比較悲慘的是從南京(現商丘)移至泉州的南外宗正司。建炎三年,移遷至泉州的宗室有339人,其中宗子122人、宗女126人、宗婦78人、所生母(妾)13人。到南宋末年時,這批人已經增加到了三千多人。泉州因此成為南宋最大的宗室聚居地,也成為事實上的宗室事務中心。
蒲壽庚蠟像 1276年(景炎元年)十一月,元軍攻入福建,陳宜中、張世杰奉趙昰從福州入海南下,抵泉州南郊法石下輦村,希望移都泉州。但是被把守泉州的蒲壽庚拒于門外,缺少補給的宋軍搶掠了蒲壽庚的二千艘貨船后繼續南撤。大怒的蒲壽庚在降元之后,于泉州城中發難,盡殺泉州的南外宗室三千多人。規模宏大的南外宗正司及睦宗院等建筑也被付之一炬。 這場屠殺之后,泉州的宗室后裔只余下八九支。幸存者逃至遠郊鄰縣,四處避難。其中有一個宗室小官趙必曄,被泉州知州田真子派兵追捕,雖然殺了七個人,但還是被俘。抓回泉州正要被殺時,卻被元軍阻止,得以在泉州平安度過余生。
泉州南外宗正司遺址 南宋滅亡之時,宗室成員顯現出一邊倒的懦弱降服姿態,似乎這個國家的滅亡跟他們沒有任何關系。只有很偶爾的幾個人會起來反抗。就如在1283年時,趙良駖率萬人起兵,但很快失敗喪命。 如綿羊般的趙宋宗室,似乎除了投降,就是排著隊乖乖挨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