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 小編為你們定制的24節氣養生日歷 都收藏好了嗎? 今天,答應你們的秋冬篇也來啦! 一起學習下吧! 秋 秋季是人體陽氣收斂,肺氣清肅的季節,養生應順養收氣。應做到早睡早起,注意添加衣物,防止因受涼而傷及肺部。同時,秋季也是運動鍛煉的大好時機。 而在飲食上,宜多吃酸性食物,如蘋果、橘子、獼猴桃、白蘿卜、白梨等,以收斂肺氣,滋養陰液;少吃辛辣食物,如蔥、姜等,可避免發散瀉肺。此外,秋季主養肺,可適當喝些雞湯、骨湯等。銀耳、豆腐、百合、蜂蜜、糯米、粳米、豆芽等有潤肺作用,也宜常吃。 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盡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果蔬??蛇m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 適宜的膳食有生地粥、黃精煨肘、五彩蜜珠果、醋椒魚等,有滋陰益胃、涼血生津、補脾潤肺的功效。 秋天雨水漸少,天氣逐漸干燥,在飲食上有所禁忌也可預防秋燥。首先多喝開水、淡茶、果汁飲料、牛奶等;秋燥最容易傷人的津液,多數蔬菜、水果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水分,能補充人體的津液,有生津潤燥、消熱通便之功效。熱性食物如韭菜、大蒜、蔥、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調味品多食皆會助燥傷陰,加重秋燥。 宜食清熱安神之品,適宜的膳食有芝麻菠菜、青椒拌豆腐、百合蓮子湯、百合脯等,有補肝益腎、開胸潤燥、益氣寬中、安神養心的功效。 白露節氣,早晚氣溫低,一早一晚要多添衣服。預防秋燥的方法最好是適當地多服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品,也可選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參、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對緩解秋燥多有良效。 秋分以后,氣候漸涼,是胃病的多發與復發季節,胃腸道對寒冷敏感,如防護不當、不注意飲食和生活規律,就會引發胃腸道疾病,所以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注意胃部保暖,以防腹部著涼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 古代醫者把烏雞、羊肉、驢皮、蔥、姜、棗等視為陰陽氣血之用,或調補胃氣之用;枸杞、淮山、茯苓、丁香、豆蔻、桂皮之類,當藥食調配得當時,也可提高食品保健強身和防止疾病的功效。 自古秋為金秋,肺在五行中屬金。寒露節氣的飲食調養應以滋陰潤燥(肺)為宜,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潤燥,此時應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潤食物,同時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藥等以增加體質;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蔥、蒜類。 霜降節氣是秋天的最后一個節氣,按中醫理論,此節氣為脾臟功能處于旺盛時期,由于脾胃功能過于旺盛,易導致胃病的發生。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在四季五補(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的相互關系上,則應以平補為原則。飲食要多樣,粗細要搭配,宜多食甘薯、鮮果、豆制品及海藻類食品。 此節氣適宜的水果膳食有梨、蘋果、橄欖、白果、洋蔥、芥菜、白果蘿卜粥等,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止咳平喘、固腎補肺的功效。 冬 冬季是人體陽氣閉藏,腎氣內藏的季節,養生應順應藏氣。從精神調攝而言,要精神內守,含蓄寧靜,愉快充實,使神氣內藏。從生活起居而言,要早臥晚起,避免外寒侵襲。 從飲食而言,冬天收藏,陽氣都在里面藏著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可以吃點補益的東西。冬天要吃一些苦溫的東西,苦是一種讓人閉藏的東西,辛讓人散,咸讓人多欲,興奮血壓升高。 立冬是人們進補的最佳時期,民間有“入冬日補冬”的食俗,補充身體營養食人參、鹿茸、羊肉及雞鴨燉八珍等。 立冬后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二字。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 小雪節氣后天氣一般常是陰冷晦暗的,要適當減少戶外活動,避免陽氣的消耗。適宜的水果膳食有香蕉、革莽、芹菜炒香菇、玫瑰烤羊心、芝麻兔等,有補心解郁、清肺止咳的功效。 從中醫養生學的角度看,大雪已到了“進補”的大好時節。在進行調養時應采取動靜結合、勞逸結合、補瀉結合、形神共養的方法。大雪時節多食羊肉、牛肉、雞肉、鵪鶉、大蒜、辣椒、生姜、香菜、洋蔥、花山藥、桂圓、栗子及杏脯等性屬溫熱的食物,也有助于御寒。 按照傳統的中醫理論,滋補通??煞譃樗念悾杭囱a氣、補血、補陰、補陽。人體冬季進補的時候要順應自然,注意養陽,以滋補為主,可根據中醫“虛則補之,寒則溫之”的原則,多吃溫熱類的食物,以提高身體的耐寒能力。 ![]() 在冬令進補時應食補、藥補相結合,以溫補為宜。常用補藥有人參、黃芪 、阿膠、冬蟲夏草、首烏、枸杞、當歸等。適宜的膳食有山藥羊肉湯、強腎狗肉湯、素炒三絲、絲瓜西紅柿粥等,有補脾胃、溫腎陽、健脾化滯、化痰止咳的功效。 ![]() 古有:“大寒大寒,防風御寒,早喝人參、黃芪酒,晚服杞菊地黃丸”。大寒時節適宜的膳食有當歸生姜羊肉湯、紅杞田七雞、糖醋胡蘿卜絲、牛奶粥等,有溫中散寒、補虛益血、潤肺通腸的功效。 滿滿的干貨, 趕緊收藏吧! (文/鐘偉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