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社保+工資個稅新政實施,你準備好了嗎?節后上班,大家最關心的莫過于今年社保到底該怎么繳?個稅怎么扣?對我們影響又有多大? 2019年,社保新規全面實施一、征管力度空前,不繳社保違法 2019年社保歸稅,象征著社保征管力度加大。而社保黑名單制度的建立,更是讓征管力度更上一個臺階,不依法繳納社保,將會受到聯合懲戒。 二、社保轉移接續變得更簡單 長期以來,流動就業人員跨地區就業后,社保轉移接續的手續往往比較繁瑣,費時費力,成為反映突出的一大難點痛點。2019年優化了相關流程,社保轉移接續將更加簡便,個人來回奔波跑腿的麻煩將大大減少。減少了社保經辦需要的證明,實現了社保信息共享,方便了我們老百姓。 三、國企出10%的股權,發社保福利 國務院印發《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饘嵤┓桨浮?/strong>,截止目前三家試點國有企業已劃轉資金超200億,后期將持續劃轉中央和地方國有企業及國有控股企業10%的股權充實社?;稹I绫<t利將進一步提升。 目前社保已然成為繼房子、教育之后的第三大剛需了,除去老了能養老,病了能治療,現實中許多事情都跟社保掛鉤。 如果我們的社保斷繳了,會像傳言說的那樣,全部資格清零嗎? 社保斷繳對個人存在一定的影響,有些資格會清零,但重新繳納達到一定時間后就能恢復資格,有些資格是不會清零的,比如對于職工養老/醫療的繳納年限都是累計計算的,中斷前后繳納過的都算,不存在清零或作廢。 社保斷繳,哪些資格清零?但是,秀財君還是提醒一下大家,社保最好不要斷繳,為什么? 社保一旦斷了,真的很麻煩,因為它跟很多政策直接掛鉤! 社保入稅,這5種籌劃方式行不通!大家都知道,目前不繳、少繳社保已經成為很多企業特別是私企的“潛規則”,今年社保入稅,對一直合規據實申報社保的企業并沒有大的影響,但是對于一些不規范的私企來講,確實可能不是一個“好消息”! 資深的HR和財務人知道,企業職工繳費基數申報,是按照職工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資據實申報。 新手們請注意,“本人月平均工資”的統計,是本人上年度也就是2018年度,月應發工資的平均數。應發工資,不是工資組成中的某一部分工資,是按照工資總額(國家統計局1號令)計算的。包含:
以下申報方法都是錯誤的,違法!
一些財務人員會想方設法來對社保進行“籌劃”,鄭重提醒:以下5種籌劃社保方式不可取! 不按規定進行繳費基數申報,企業風險大,職工損失多。 社保繳費基數的準確性直接關系到參保人員的社保待遇狀況。瞞報、漏報、少報社保繳費基數,將降低參保人員享受待遇水平,損害參保人員社保權益。 所以,企業職工社保繳費基數申報,請一定要合法、合規、不碰紅線。 2019年,這10種人不用交社保! 2019工資低于這個數,公司違法!2019年1月,人社部公布全國各地區月最低工資標準情況(截至2018年12月),上海、廣東、北京、天津、江蘇、浙江這6個省份,月最低工資標準超過2000元。 一、什么是最低工資標準? 最低工資標準 :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支付的最低金額的勞動報酬。 注意!最低工資標準不包括這些 :加班加點的工資;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等。 根據《最低工資規定》,最低工資標準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資標準和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的形式。月最低工資標準適用于全日制就業勞動者,小時最低工資標準適用于非全日制就業勞動者。 二、最低工資標準對勞動者的影響 如果最低工資標準沒有上調或者上漲緩慢,會影響員工的哪些利益?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加班費: 隨著最低工資的提高,加班工資的最低計算基數、社保費的最低計算基數也要提高。加班工資的計算至少應該以最低工資為基數計算,平時、休息日、法定節假日的加班工資,至少是最低工資標準按照小時或者天數折算后的1.5倍、2倍、3倍。 到手工資: 對于部分基層勞動者及銷售人員來說,如果最低工資標準沒有上調或上漲緩慢,也就意味著他們的到手工資有可能也會原地不動或增長得特別慢,這也是最直接的影響。 休帶薪假: 正常情況下,公司都會有一些帶薪假期,比如年假、病假、產假、工傷假等,如果你的基本工資是按照最低工資標準設定的話,那么你休帶薪假的時候就只能拿最低工資。 三、最低工資包含“五險一金”嗎? 對于最低工資標準是否包含個人繳納的“五險一金”,各地規定不盡一致。 多數地方明確包含在內。如:四川,最低工資標準包含個人應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貴州,最低工資是包括五險一金的。 有的地方明確不包含。如,北京、上海,勞動者個人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不作為最低工資標準的組成部分,用人單位應按規定另行支付。 四、工資低于最低工資標準怎么辦? 根據《最低工資規定》,在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應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在剔除下列各項以后,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一)延長工作時間工資; (二)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 (三)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等。 也就是說,你的工資在剔除上述各項后,不能低于當地最低工資。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可向當地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投訴, 也可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五、哪些情況可以低于最低工資? 在某些情況下,企業可以按照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水平進行支付。具體情況可以查看當地的工資支付條例及最低工資相關規定。 以北京為例: 1. 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的,在病休期間,用人單位支付病假工資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80%。員工休病假比較常見,病假期間不是不發工資,這一點HR要特別注意。 2. 用人單位沒有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應當按照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70%支付勞動者基本生活費。這種主要是員工待崗的情況,工資結構中崗位工資(固定部分)為什么要設置成最低工資的情況,主要是節省企業成本。 3. 勞動者在事假期間,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其工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