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講一講中藥材:槐花 槐花:涼血 明目 清肝 瀉火 止血 別名:槐蕊、槐米、槐花炭 性味:味苦,性微寒。 歸經:歸肝、大腸經。 槐花的功效與作用:清肝、明目、涼血、止血、瀉火。 1.涼血止血(血熱出血證)用治下部血熱出血證。用治新久痔血,常配伍黃連、地榆等同用;用治血熱便血,常與地榆、梔子等配伍共用。本品善于清泄大腸之熱而達止血之功。 2.清肝瀉火(目赤,頭痛證)用治肝火上炎所致的頭脹頭痛、目赤眩暈等癥。可單味煎湯代茶飲用,或與夏枯草、菊花等配伍同用。 槐花主治 用于便血、痔血、尿血、崩漏、咯血、衄血等,以及肝熱目赤、頭脹頭痛、眩暈與癰腫瘡瘍之癥。亦可廣泛用于血熱出血諸證,尤善治腸道出血證。 有報道可用于銀屑病、暑癤、頸淋巴結核、急性乳腺炎、潰瘍性結腸炎、高脂血癥、高血壓等。清炒可緩和苦寒之性,增強止血作用。 炒炭主要用于止血。 槐花成分及現代藥理研究 主含蕓香苷、槲皮素、鞣質等。具有抗炎、抑菌、解接、抗潰瘍及降壓、擴張冠狀血管、改善心肌循環、降血脂等作用。 現代藥理研究,能明顯縮短出血和凝血時間,炒炭后作用增強;其水煎液有減少心肌耗氧量,保護心功能的作用;有抗真菌、抗炎、解痙作用、抗胃潰瘍等作用。 1.槐花具有凝血作用,能縮短凝血時間和縮短出血時間。 2.槐花炭能縮短出血時間,減少出血量。 3.槐花能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所含活性成分蘆丁能使毛細血管的脆性及異常的通透性恢復正常。 4.槐花具有抗炎作用,可抑制皮膚和關節過敏性炎癥。 5.槐花的成分蘆丁和槲皮素有解痙和抗潰瘍作用。 6.槐花液對離體蛙心有輕度興奮作用,可阻滯心臟傳導系統。槐花有短時降壓作用。 7.槐花對實驗性動脈硬化癥有預防及治療效果。 8.槐花所含成分蘆丁有抗輻射作用。 9.蘆丁有預防凍傷作用。 10.槐花水浸液有抗真菌作用。槐花具有祛痰止咳、平喘、抗過敏、降血脂、利膽、利尿等作用。 槐花禁忌 脾胃虛寒及陰虛發熱而無實火者慎服。 糖尿病人最好不要多吃。 粉蒸槐花不易消化,消化系統不好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不宜多食。 過敏性體質的人也應謹慎食用槐花。 槐花食用方法日常用量:8~12g,水煎服;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或研末撒。 槐花選方 1、清熱涼血、抗癌止血:槐花25g,地榆50g,水煎槐花和地榆,去渣取汁,待其溫熱時,放入適量蜂蜜調味。早、晚兩次分服。 2、消脂化積:陳皮、荷葉、山楂各12g,生槐花5g。所有材料裝到紗布袋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先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熬煮30分鐘,代茶飲用。 3、治脫發、頭痛:槐花20,側柏葉、丹皮各10g,大米50g,槐花、側柏葉、丹皮加水適量煮30分鐘,去渣取汁,再入太米,待粥半熟時加入冰糖調味,至熟食用。每日1次。 4、治大腸下血:槐花、荊芥穗各等分。將以上中藥研成細末。每服6,溫水送服。每日早、晚各1次。 5、治赤白痢疾:槐花10g,白芍6g,枳殼3g,甘草1.5g。水煎,去渣,取汁,溫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