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今年的雨水節氣是2月19日,也是傳統元宵佳節。 雖然稱為“雨水”,但并不是就要在這一天降雨,只是從雨水之后,降水開始增多。不到一個月,我們的天氣就會變暖了。 雨水過后,降水量增多,天氣就會變得長期潮濕,體質虛弱、或者關注健康的人難免會遇到一種難題,就是濕氣會越來越重! 今日雨水,又逢元宵節,多喝二茶一粥,解春困健脾胃,祛濕不上火 我國大部分地區是季風氣候,春溫、夏熱、秋涼、冬寒,四季極為分明。在春天的日子里,萬物生機勃勃,然而人卻普遍感到困倦乏力,表現為春困現象。人喝花茶,能緩解春困帶來的不良影響。 一、蒲公英三花茶 取蒲公英3.3g,菊花0.3g,金銀花0.3g,桂花0.1g,搭配做成蒲公英三花茶包,每日一包,可以去火、解乏。 蒲公英善清肝熱,即可清肝又可疏肝。因肝火引起的急躁易怒、口苦口干口臭、咽喉疼痛、小便短赤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菊花能清肝火,又能散風熱、清熱解毒。改善口臭癥狀,對肝、眼都有很好的作用! 金銀花可以疏熱散邪、清解血毒,對于火氣大引起的口干、口苦、口臭等有改善作用。 桂花性質溫和,味道清香,不僅起到中和寒性之效,還可以溫補陽氣、美白肌膚、排解體內毒素,凈化身心,平衡神經系統! 四者搭配,對于改善上火效果顯著,是春天不錯的花茶! 二、龍須薏仁茶 龍須薏仁茶:有祛濕、健脾胃的作用。 其主要材料有:龍須、薏苡仁、蒲公英根、蒲公英葉、赤小豆、芡實、山楂、淡竹葉、五方草 龍須,具有利水、消腫、泄熱的功效,不僅能排水祛濕,也能開胃止瀉,預防腎病。 薏仁,是祛濕中常用到的材料,具有利濕健脾、祛風勝濕的功效。與赤小豆搭配后,祛濕效果更突出。 馬齒莧,具有清熱解毒、利水祛濕的功效,還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蒲公英,是清熱解毒、利尿利濕的佳品,可改善濕熱所致惡心、舌苔發黃等癥,還可以養胃護胃,改善胃病。芡實,淡竹葉,以滲濕泄熱見長。芡實,歸脾、腎經,能健脾祛濕、固腎止瀉。 山楂,歸脾經,有很好的消食健胃的功效,可改善胃脘脹滿、不思飲食等病癥。 三、百合蓮子粥 春天也可以多喝粥,選擇合適的趨勢材料,喝粥也有很大的健脾胃效果: 可以選擇百合、芡實、蓮子、山藥這四樣食材煮粥,健脾利濕。 芡實固腎澀精,補脾止瀉,止帶,是“嬰兒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糧菜佳品。 蓮子心具有顯著的強心作用,能擴張外周血管,降低血壓。蓮子心還有很好的去心火的功效,可用于治療口舌生瘡,助益睡眠。 山藥性平味甘,具有健脾養胃助消化的功效,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能促進消化、改善胃腸功能。 百合具有清火、潤肺、安神的功效,是滋補佳品。 除此之外,想要健康,雨水節氣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做好保暖工作 雖然氣溫開始回暖,但由于北方冷空氣活動頻繁,所以這個階段天氣變化無常,易引起人的情緒波動,影響人的身心健康,對高血壓、心臟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 為了消除這些不利的因素,雨水時節,一定要觀察好天氣預報,尤其是年老體弱者,要根據天氣狀況適當增減衣物,盡量勿用冷水洗臉、洗手,遇到特別的天氣時,也可以減少出行,總之,做好保暖工作是必要的。 二、心情舒適 除了“春捂”外,保持情緒穩定對身心健康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今已是春天,春天有一個樂觀向上的心態,是極其重要的! 中醫講“春屬木”與肝相應,春天養肝,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在情緒上。 春天是“發陳”之時,在這個陽氣上升、萬物萌生的時候,人們的新陳代謝也會加快,肝臟代謝功能也會受到好的影響,肝臟健康了,代謝快,身體就會更健康。 控制好情緒,不但肝臟好,還能讓豬年有一個愉快的開始,一整年都會很順心。 三、注意好睡眠 春天是晝夜時間差變換的季節,最好不要有熬夜、睡眠不足的現象出現。 熬夜可能熬出肝病,睡眠是一個自我修復的過程,經常熬夜身體得不到修復,免疫力就會下降。 免疫力下降,在春天這個流感高發的季節,就容易生病。 因此,春天保持睡眠充足,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不熬夜,每晚11點之前要睡著,保持7-8小時的睡眠時間。 四、多運動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 然而,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控制住自己,讓自己多鍛煉,不運動會導致血液循環慢,精神萎靡,“春困”現象更嚴重! 春季天氣漸暖,可以多去戶外運動,適量進行一些健身鍛煉,幫助改善生理機能,是身體呼吸代謝功能增大,加速體內循環,提高大腦的供氧量,春困就能得到緩解。 散步、跑步,都是不錯的運動方式,春季戶外運動,要選擇空氣稍好的地方,對肺部健康也是很重要的! 五、調節飲食 春天新陳代謝旺盛,飲食需要注意的是:少吃生冷、油膩、重口味的食物,最好吃一些溫性食物,可以健脾扶陽。 參、茸、烈酒等食物,容易導致上火,要少吃,吃的時候也最好與寒性食物搭配。 春天宜多吃含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特別是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品,最好的方法就是可以多喝牛奶豆漿,多吃水果蔬菜。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