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PS,PEG,PB四種相對估值法,對應四種不同類型的公司。而不是把四種方法綜合起來,不然就亂了。具體如下:
一、現金牛企業用PE估值
現金牛企業,經營現金流超過凈利潤或者接近凈利潤,高ROE,擁有市場競爭壁壘,比如茅臺,伊利,美的格力之類的股票,適合用PE來估值。合理PE水平是國債利率的倒數。比如目前國債利率5%,合理的PE就是1/5%=20倍。如果是競爭壁壘低一些,則要打個折,比如五糧液,九陽,15倍左右就相對合理。
二、PS有兩種用法
縱向對比:用于衡量高利潤率波動的周期性企業,產品需求穩定,但價格隨著供給的變化而發生較大的波動。比如化工股,原材料廠商。分析方法一般是和股票自身歷史PS相對比。PS在低位,說明產品利潤率在低位,這時候介入賠率就很高。如果在高位,即使PE很低,也可能面臨風險,記住大宗商品類企業是強周期波動的。
PS也適合用于橫行對比:高研發投入的企業,經營產生的利潤需要大量地拿去用于研發支出,所以用PE估值就不準確了。因此對生物科技公司,投入期的互聯網公司,可以用PS來橫行進行估值對比。
三、PEG適用于保持穩定增長的成長股。比如過去十年中國的大部分行業,處于一個年化30%以上的增速,所以A股長期在30倍PE,比成熟市場高很多,也是有道理的。
四、PB適用于強周期的資源,鋼鐵和重化工企業以及金融。PB回到歷史底部位的這些企業,實際上買的是一個行業反轉期權,在戴維斯的谷底等待雙擊,具備較高的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