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稅】中國第一家專業化稅法律師事務所,5A級稅務師事務所集團,成立于2006年,總部位于北京,專注于稅務爭議解決、稅務稽查應對、稅務籌劃、稅務審計、公司法等領域的專業服務。 【網址】www.huashui.com ◎ 華稅稅務爭議組 整理/評論 廢舊物資行業在經歷稅收政策變更后,面臨最大的障礙是增值稅進項抵扣不足,由此產生了虛開問題。國家稅務總局、各地稅務局對此問題尤為重視,一方面繼續研究與完善現行廢舊物資行業稅收政策,另一方面對打擊虛開問題毫不手軟,在打虛打騙專項活動中依托稅務大數據云平臺進行精準分析研判、精準打擊。知己知彼,才能防患于未然。我們從稅務機關關于廢舊物資行業稅收檢查的文件中總結出以下內容,以便為廢舊物資回收經營企業做好稅務管理、合法合規經營提供借鑒。 廢舊物資行業有哪些經營模式? (一)自營購銷模式。采用這種模式的一般都是專業廢舊物資回收企業,這類企業大多具備一般納稅人資格,可自行開具收購發票作為購貨憑證。經營方式主要是由派駐各地的業務員聯系客戶,發生廢舊物資購銷業務時,由企業統一接收或發出貨物,統一支付或收取貨款,并統一開具收購憑證和銷售發票。 (二)受控經營模式。該模式特點是由用廢企業投資成立一家廢舊物資回收企業,只為本用廢企業服務,故該模式又被稱為“一對一”模式。兩者之間實質上是關聯企業,相互之間存在絕對的控制與被控制關系。 (三)“兩頭在外”模式。這類廢舊物資經營單位,一般無傳統意義上的自營業務,即自己不負責廢舊物資收購,也不負責廢舊物資銷售。主要業務是以自己的名義為社會人員銷售廢舊物資開具銷售發票、收取貨款,再將貨款轉付銷售廢舊物資的社會人員,并將開票銷售額作為自己的廢舊物資銷售額核實銷售,同時自行開具收購憑證作為成本核算依據。 風險隱藏在哪些環節? 廢舊物資產生、流通、再利用各環節都存在一定的稅收風險,主要存在于: (一)產廢環節。存在的主要稅收風險是產廢企業通過隱瞞廢舊物品和下腳料的銷售收入逃避稅收。 (二)流通環節。個體經營者而言,主要稅收風險也是通過隱瞞銷售額逃避稅收。就從事廢舊物資經營的企業而言,雖然不同經營模式的企業存在的涉稅風險程度有差異,但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是主要稅收風險,其中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一般是廢舊物資經營企業與下游企業串謀實施的。風險程度最大的當屬“兩頭在外”模式的廢舊物資經營企業以及采取受控經營模式、但對應的生產企業無實質性生產能力的廢舊物資經營企業。 (三)用廢環節。該環節普遍存在的稅收風險是用廢企業通過與廢舊物資經營企業串謀,取得廢舊物資經營企業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達到逃避稅收的目的。這一環節納稅人對虛假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需求,是廢舊物資經營環節長期存在大量虛開的誘因,也是該行業稅收風險轉化為稅收損失的核心環節。 稅局檢查方法是什么? STEP 1:圍繞流程,核查資金,鎖定證據
STEP 2:圍繞貨物,核實真相,突破案件
STEP 3:購銷對應,稽查票流,查找證據 STEP 4:抓住線索,追蹤人員,揭示真相
稽查經驗有哪些? (一)回收企業和用廢企業聯動檢查 廢舊物資企業包括多個環節,設計人多面廣,檢查工作量大,單獨從一個環節入手很難發現問題。在稅務檢查中,稅務機關多通過物回企業尋找線索,再到用廢企業固定證據,實現聯動檢查。同時,由于物回企業在各地的操作模式基本一致,一個中間人可能會牽扯多地、多家用廢企業,因而跨區域的聯動檢查也是虛開案件集中爆發的原因。 (二)深入挖掘資金流向固定證據 涉案企業在虛開發票的同時,必定要虛構資金流轉的事實,虛構的資金流轉需要通過一定的渠道實現回流。稅務機關大都通過查找資金流向,固定企業資金回流的證據,進而確定虛開發票的犯罪事實。 (三)稅警聯查取得第一手言證 廢舊物資涉票案件的檢查往往涉及眾多當事人及復雜的經營關系,在案件檢查中,通過公安機關的介入,運用偵查和強制手段,對涉案當事人及時進行控制,并獲取和固定言證。 廢舊物資涉票案件的檢查往往涉及眾多當事人及復雜的經營關系,在案件檢查中,通過公安機關的介入,運用偵查和強制手段,對涉案當事人及時進行控制,并獲取和固定言證。(來源:國家稅務總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