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安徽等地的醫藥企業主動或被動歇業、停產甚至注銷的新聞時有發生。有媒體報道,因“兩票制”推行等原因,在全國1.19萬家藥品商業企業中,2017年有1000多家停止了經營。藥品生產企業面臨的形勢也很嚴峻。稅務風險高,已成為掣肘醫藥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藥企必須及早應對。 合規要求更高 一方面,營改增全面推開后,所有增值稅專用發票均通過全國聯網的增值稅系統開具,交易的票、賬、貨須一一對應;同時,增值稅的抵扣鏈條更加完整,貨物進出記錄清晰可查。另一方面,“兩票制”的執行,使得藥品生產企業從之前以較低的出廠價將藥品賣給經銷商的“低開票”模式,轉變為直接向流通企業開具增值稅發票的“高開票”模式,企業的賬務處理和經營模式也面臨挑戰。而在流通領域,藥品代理商、經銷商和配送商的角色被壓縮成一個,多票、過票、掛靠、避稅行為大大減少,利潤更加透明。“兩票制”,就是國家要求藥品從出廠到進入醫院,只能開具兩次發票。其中,生產企業向流通企業開具的發票為第一票,流通企業到醫療機構開具的發票為第二票。 不論是藥品生產企業,還是流通企業,稅務處理的合規性都成了其目前面對的很大問題。 稅收監管更嚴 實務中,大數據技術的廣泛運用,讓稅務機關可以通過多渠道獲取案源信息,案件稽查的效率也越來越高。一般情況下,稅務機關通過涉稅情報信息庫,比對和分析企業的涉稅信息,找出稅務風險突出的納稅人,將其確定為待查對象。不僅如此,稅務機關逐漸與公安、檢察、審計和紀檢監察等部門實現了數據共享,這也為稅務機關稽查案件提供了很大幫助。如2016年國家稅務總局通報的河南益康藥業有限公司虛開發票案,就是由洛陽市紀檢部門移交了涉稅線索,最終破獲的。 此外,從2015年開始,國家稅務總局推行稅務稽查隨機抽查制度,將其作為主要的稽查選案的手段之一。國家稅務總局和各地稅務機關在參考納稅人的納稅規模、所屬行業、分布區域等因素的基礎上,分別建立隨機抽查對象名錄庫,確定了重點稽查對象和非重點稽查對象。按照要求,對各級稅務機關確定的重點稽查對象,每五年須輪查一次。“兩票制”后,醫藥生產企業改“低開”為“高開”,銷售收入大幅增加,必然成為稽查關注重點;一旦被列為重點稽查對象,檢查不可避免。 不僅如此,稅務機關每年還會制定稅收專項檢查計劃,對重點行業、重點區域和重點稅源企業開展專項檢查。例如,今年,稅務總局已確定醫藥為檢查行業,各地稽查局將醫藥行業列入了檢查計劃。筆者認為,稅收專項檢查計劃很有可能揭露涉案企業存在的稅務問題。 打擊虛開發票和騙取出口退稅專項行動,也加大了稅務機關對涉稅案件的稽核力度。作為行政執法的常態工作,各級稅務機關與公安、海關和人民銀行都已建立了部門協作機制,每年都會對打擊虛開騙稅違法活動作出部署。醫藥行業作為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重災區,每年都被確定為打虛打騙的重點行業。國家稅務總局近年公布的打虛打騙典型案例中,就有不少醫藥企業的身影,例如在2016年公布的10個典型案例中,醫藥企業就占了4個。 受檢查的醫藥企業,一旦被認定為有稅收違法行為,將面臨一系列懲戒措施。2014年,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重大稅收違法案件信息公布辦法》,建立了稅收違法黑名單公布制度,對嚴重涉稅違法行為予以懲戒。此外,國家稅務總局還與21個中央部委聯合簽署了《關于對重大稅收違法案件當事人實施聯合懲戒措施的合作備忘錄》。被納入稅收違法黑名單的納稅人,將面臨向社會公布違法信息、納稅信用等級降為D級、阻止出境、任職限制、融資參考、禁止高消費、限制甚至禁止多項經營行為和多部門從嚴監管等懲戒措施。醫藥企業一旦被稅務局認定有虛開騙稅行為,企業和相關責任人都將寸步難行。 需要積極應對 做好事前預警。良好的財稅處理能力關乎企業生存和長遠發展。醫藥企業需要加強稅收風險的事前管控,實現經營業務與財稅處理的無縫對接。 醫藥企業的稅務處理主要涉及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增值稅方面,企業要盡量擴大取得增值稅發票的范圍,并嚴格審核所取得發票的真實性;同時,建議企業對購進的貨物和服務實施跟蹤管理,對不符合抵扣條件的進項稅額,要及時轉出。此外,企業開展營銷活動,應與服務提供機構簽訂協議,要求其按服務項目提供合規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并保留完整的營銷活動紀錄。企業所得稅方面,企業應利用好稅收優惠政策,如高新技術企業優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 建立合規運營模式。醫藥行業的營銷過程決定了中間代理環節不可或缺,但企業的運營模式必須符合監管的要求。據了解,許多醫藥企業正在探索合同銷售模式,建立專業辦事處或招聘醫藥代表管理公司負責藥品的推廣工作。但是,與傳統的銷售提成模式一樣,這一模式也面臨營銷費用的變現及成本控制問題。因此,企業應積極取得地方政府和行政管理部門的理解和支持,確保醫藥行業的改革有序前行,健康發展。 實踐中,部分省市的政府對此持支持態度。今年4月,黑龍江省發布的行業發展計劃中,鼓勵藥企通過自建營銷網絡、銷售外包等方式,建立現代營銷模式。山西省大同市政府也給予了財政幫扶,允許藥企成立相應的小規模納稅咨詢公司,通過咨詢公司代開發票,緩解其銷售成本壓力。 引入專業服務機構支持。醫藥企業的涉稅案件往往涉及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刑事風險較大,企業應及早了解相關法律規定,避免案件檢查和偵查過程中出現自證其罪的情形。同時,處理涉稅案件,既要熟悉行業運營模式,還要有較高的法律素養,特別是稅法分析能力,因此,建議企業及時尋求專業協助。 (作者:北京華稅律師事務所主任、全國律協財稅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