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縱深戰役理論》是蘇聯五大元帥之一的圖哈切夫斯基的遺作,代表著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蘇聯一批軍事家的集體智慧,是蘇聯經典戰役理論——“大縱深戰役理論”的教科文典。
縱觀軍事史,軍事理論并不能做到一成不變沿用古今的,特別是戰役戰術理論。生產力的發展決定戰斗樣式的發展,軍事技術的發展促進武器裝備的創新,隨之帶來作戰樣式的創新和作戰理論的發展。大縱深戰役理論正是對處于由“線式作戰”向“大縱深作戰”過渡階段而產生的戰爭規律的科學總結。這一理論雖與現代作戰實際有所出入,但其中的軍事思想和研究軍事之思想仍歷久常青,值得每一軍事思考者去細細復盤。 我試以淺薄功力將其總結一番,全當自我學習了。 一、戰役法的精髓在于“大(面)縱深的多向突擊”。其主要突擊方向一般位于寬大線式正面,做持久相持,次要突擊由多方向的迂回、側擊、鍥入、縱深跳躍、后方截、堵構成。 二、勝利的關鍵在于將戰術勝利發展為決定性的戰役效果。這里的“關鍵戰術勝利”有兩種,一是在主要突擊方向上的戰術勝利擴大大全局的勝利;而是在次要突擊方向上的勝利盤活了全局的勝利。前者主要通過線式戰術和縱深面外延的戰術運用來達成,后者則在于對敵要害部位的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戰術勝利。 三、戰役的優劣在于“布勢指揮藝術”的水平。大縱深戰役的雙方實是“火力值”的對弈,如圍棋雙方各執其子,棋藝的高超在于“布勢”的水平,這里的“布勢”即戰役的兵力部署和作戰計劃,除了布開局的“初勢”還要廟算全盤,計劃好多個方向的協同效果和下幾步落子的位置——后續梯隊兵力的投入。布勢做得好則能取得以局部的幾場絞殺壓制勝利來轉化為全局的勝利。 四、強調首次突擊的打擊效果。如圍棋中的先手棋優勢,首次突擊若能達到占領敵大部,盡多地牽制敵后備力量,則戰役全局的發展將大大有利于我方。 五、幾個要點。 (一)重視做好偵察,全程掌控敵兵力要點和變化,盡早發現敵有生力量的主力才能聚而殲之。 (二)做好己方主力的虛示偽裝,避免過早暴露帶來被動,可通過佯攻、撤退、示形、等方式實現。 (三)用好“切入側擊”和“縱深跳躍”戰術。切入側擊在戰線實施,找準切口、用強大快速的突擊火力(坦克、機械化摩托化)實施切入,推進到預定優勢地域后立即向兩邊實施側擊或迂回,以達成“入萬軍取首級,攪龍潭亂敵局”的效果。縱深跳躍則在于對空中突擊集體的運用,主要是空降兵對縱深后方的“擊其要害、多點開花”,這在古代則謂之“神兵天降”了! 2019.2.25酹樽于粵西 【精彩書摘】 生產力的發展決定戰爭樣式的發展。 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同時戰爭又不意味著取消或代替政治。 無論戰爭的真實性質如何,戰爭計劃都會被資產階級國家宣布為防御性的。 國家武裝力量要根據生產力的發展水平進行建設,并至少應與戰爭第一階段提出的目標相適應。 戰爭計劃中最重要的問題是使國家在思想上做好參戰準備 在次要正面對敵人進行戰役牽制的作用不僅是消滅警戒地帶,而且在消滅警戒地帶后,軍、師應準備并巧妙地實施局部沖擊,奪取敵人基本陣地的一些地段,迫使敵人準備實施反沖擊,或至少調集預備隊。 在某些情況下,對敵人正面的戰役牽制也可能通過在一些地段且戰且退的方法達成。 空降兵必須學會使用敵人的武器,以能夠廣泛利用在敵后繳獲的武器彈藥。 突擊集團的力量不僅要用于突破,而且更大程度上要用于實施迂回。 新軍事技術對戰斗行動樣式的重大影響,認為裝備的發展影響戰斗行動樣式和戰術新樣式的發展。 在縱深作戰時,最危險的是行動遲緩、等待命令和向友鄰看齊 大縱深和殲滅性的突擊,是達成戰爭目的的最堅決的戰略手段;在現代戰役中,必須“大縱深揳入敵配置,緊隨第一次突擊實施第二次、第三次和隨后多次突擊,以使敵人被完全消滅”;正確解決戰役法發展問題,要求充分利用一切可能性,向各種條件“所能容許的最大縱深發展決定性的突擊”。 戰線就會呈現彎彎曲曲的形狀。此外,每個部隊在戰斗中都會極力向旁邊推進,以便包圍或迂回敵人翼側。這一切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戰斗中正面拉寬和正面初期密度縮小,導致突擊集團軍的分散。集團軍司令員應通過將第二梯隊師投入交戰和在戰役過程中局部變更部署,使他在將要結束戰役的方向上保持足夠的兵力密度。 為了使敵人喪失廣泛的機動預備隊,必須使首次突擊達到占領該正面的敵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兵力。 實施迂回的突擊力應當足夠強大。 單面撞擊或沿交叉方向突擊,其最主要的行動目標都是敵人的有生力量。 進攻者的藝術在于確定這些方向和這些地點,并及時和足夠迅速地將全部兵力壓過去,以前出到敵軍翼側和后方,切斷其退路,破壞敵人建立的新的兵力部署。 戰役應該從正面和后方同時發展。 沖擊梯隊在戰役外線行動,發展突破梯隊在戰役內線行動。 向全縱深發展的許多戰斗行動組成的接連不斷的鏈條。 在現代條件下,需要研究的已經不是一系列連續戰役,而是一系列連續戰略性行動,一次戰爭的一系列獨立戰局。 逐次和不間斷地增強戰役力量,以期在全縱深粉碎敵人的抵抗。 在選定的主要突擊方向上取得的戰果,應能導致戰役范圍的勝利,這就是要求正確選擇突擊方向的實質。 盡可能快地取得顯著戰果的必要性,決定了航空兵行動的堅決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