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在秦之前是沒有被納入中華版圖的,也正是因為如此,其先秦的歷史很難考證,但這并不意味著廣西在先秦時期沒有歷史。根據史書記載,早在4000多年前,廣西西北一與云貴接壤一帶曾出現過一個古老的國家“句町國”。這個國家延續的時間非常長,特別是在漢代時期得到了非常好的發展以及壯大,這是怎么回事呢? 眾所周知,在漢代時期,西南一帶有著三個方國,分別是夜郎、滇以及句町。前兩個因為不聽話,被大漢王朝踏平,王國制度不復存在,而句町國國王因協助漢王朝平定姑繒、葉榆的反叛,有功于漢王室,因而享受著國縣并置的特殊待遇;西漢末年時期已經成為西南一帶非常強大的國家。但是這個國家似乎是在一瞬間消失的,留下的遺跡幾乎沒有。 直到1969年12月15日,廣西西林縣馱娘江邊普馱寨的村民在修路時,無意間挖到了一個金黃的大硬物。村民的鐵鍬下去,撞擊這黃色的東西,發出了鐺鐺的聲音,村民大呼這是黃金。但經過全部的挖掘,村村民發現這并不是黃金,而是一具巨型的銅棺。這村民可不是好欺騙的,他們直接砸開了這件巨型銅棺,發現里面全是稀世文物,根據當事人回憶,里面有黃金,有銅器、有玉器;村民知道這東西值錢,一頓哄搶后,棺內的稀世文物全部被洗劫一空。 當時負責修路的專家知道后立馬驅趕了人群,哄搶才結束。但此時棺內的文物已經所剩無幾,只剩下6塊厚重的板壁。但專家也不知道除了棺中的文物是重要文物外,這件銅棺也是一件稀世文物。就算截止今日,我國出土的古代銅棺也只有兩件,更何況這是2000多年前句町國的遺物。 更氣人的是,發現文物的專家告訴他的上級后,老專家認為“”這是四舊,要趕緊熔掉,不應該留下世間”。但因為銅在當時比較珍貴,直接丟棄太浪費,便將棺材拉到農機廠熔化,打成了各種各樣的銅鍋、銅碗和銅盆子。直到2年后,西林挖出了句町國的遺物以及很多稀世珍寶才被傳到北京,當時北京表示非常的可惜,下令追查文物,但文物早已無影無蹤,只追回了西漢鎏金銅面具、銅鼓、銅馬等幾件。 文物專家表示這具被專家認為是“四舊”的銅棺才是最重要的國寶級文物,可惜文物不復存在,因為過于重要,考古家根據當事人的描述仿造了一件。而追回的幾件文物基本都藏于廣西博物館,其中銅鼓還是該館的鎮館之寶,也是我國的國家遺跡甲等文物,也就是國寶級文物。 |
|
來自: 品謀圖書館館藏 > 《毀于“破四舊”的文物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