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跑步,不是因為跑步真的有什么好處,而是我們是在太喜歡跑步而無法不去跑......我們的生活和工作越是憋悶、束縛、無趣,我們就越得找點“渠道”發(fā)泄我們的不滿、放逐我們渴望自由的心情。沒人會說,“你不能跑得比這再快了”或者“你可別跳得比這高了”。人類能生存繁衍進化到現(xiàn)在,靠的就是不服輸、思進取的本能。 ——羅杰(把每英里的速度帶進4分鐘之內的第一人) 我們需要跑步,哪怕是發(fā)泄! 現(xiàn)代人由于工作、生活節(jié)奏加快,不少人只得利用周末的雙休日進行集中式的健身,以彌補平時鍛煉的不足。但是健身專家指出,周末盡管時間充裕,集中式的時間卻不是健身運動的最佳時間,這種“暴飲暴食”式的健身鍛煉方式無益于健康。所以,對于健身運動,千萬不要寄希望于周末,做一個“周末戰(zhàn)士”,而應該將功夫均勻地用在平時。 為了追求生理和肌體的平衡,我們需要在平時跑步! 慢跑,那些堅持的人,最后都怎么樣了?自省 自律 自信 自由 所以, 請準備慢跑 跑步前做好準備活動,以使身體各部位都能活動開。切記不能出門就跑,更不能開始就跑的很快,因為這樣容易損傷下肢關節(jié)和肌肉; 選擇在相對平坦或松軟的路上跑,最好選擇帶有海綿墊的膠鞋,緩沖力大,可以有效緩沖對下肢的沖擊; 注意跑步時兩腳的落地動作,要用前2/3的腳掌著地。這樣就可以利用腳弓的彈力緩沖落地時的震動; 開始跑步時,往往會感覺到膝關節(jié)有些疼痛,這時可以減小運動量,慢慢適應跑步帶給膝關節(jié)的負擔; 跑步前喝一些溫水; 跑步的最佳時間是下午3點到晚上9點之間。 慢跑時請注意 結合自身的條件,強調三個重要的慢跑原則: 步幅要小。步幅要小,動作要均衡。采用小步幅的目的是為了主動降低肌肉在每跑一步中的用力強度,以盡可能延長跑步的時間。有很多人在跑步中過多地腳腕用力,結果沒跑多遠就出現(xiàn)局部疲勞,往往使人放棄慢跑。 速度要慢。不同的跑速對人心血管的刺激程度是不同的,慢速跑對心臟的刺激比較溫和。一般來說每一個人的基礎脈搏都是不一樣二蛋,可以用自己每分鐘的晨脈*1.4~1.8,再用得到的脈搏次數(shù)控制初期的慢跑強度。 路程要長。跑步的路程要長,當然這要在時間允許的前提下來完成。因為,這樣,才能更好地將人體血液中的血糖充分消耗掉,同時也能將人體內集聚的多余熱量消耗掉。這種主動消耗是降低血脂、血糖,緩解血壓的最好方法。 請這樣跑 著重介紹三種簡單易行、具有針對性的慢跑方式: 定時跑 定時跑有兩種,一種是每天都要堅持跑一段時間,而不限制速度和距離,如開始時每周3次,每次20分鐘,以后逐漸增加至每周4~6次,每次時間也延長至30~60分鐘等。另一種定時跑則是在限定的時間內跑完一段距離。如開始可以用5分鐘跑完500米,以后隨著自身耐力的提高可相應地縮短時間,并加快速度,或加長距離來加快速度,以提高耐力,并最終改善自己的體質。 迂回跑 這種跑步鍛煉方式,是要在有許多障礙物的道路上進行慢跑,而且要求障礙物與障礙物之間有一定的距離,跑步時交替性地從障礙物的左右側跑過。跑步之后,還可以再跑回來。這種跑步方法,非常適合年輕人,這是一種游戲式的跑步,可增加跑步的趣味性,并能夠鍛煉身體的靈活性。 常規(guī)健身跑 這是一種適合大多數(shù)人的慢跑方式。開始可以以1000米的慢跑作為最初的訓練起點,在鍛煉一定時間后再增加1000米,直至增至5000米便可把跑步的距離固定下來。在速度上,開始以6~8分鐘跑完1000米為宜,之后可以逐漸提高速度。 請注意最佳運動量 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個限度,達不到限度,則實現(xiàn)不了預期的效果,而如果超過了限度,就會過猶不及。慢跑也是如此,如果運動量過小,對身體形成不了太大的刺激,也就得不到明顯的鍛煉效果。如果運動量過大,就容易造成身體的過渡疲勞,損傷機體,同樣達不到鍛煉效果。 那么究竟多大的運動量才是最佳的呢?對此,有氧運動專家在進行了大量的實驗與研究之后得出了下面的結論: 對于每周進行2次跑步鍛煉,每次跑步時間為20分鐘的受試者,其鍛煉后的身體素質與鍛煉前相比,幾乎沒有差別; 對于每周參加3次跑步鍛煉,每次持續(xù)時間為30分鐘或者每周鍛煉4次,每次持續(xù)運動20分鐘的受試者,其鍛煉后的身體素質則比鍛煉前有了明顯的提高; 而對于那些每周鍛煉5次、每次持續(xù)運動30分鐘以上的人,其鍛煉后的身體素質提高的程度最大。 當你超越了身體的極限疲勞和痛苦之后,會迎來一種從未感受過的力量和自在。我們其實沒有真正“用盡全力”,因為前方似乎總是障礙重重,而借口又總是用不完。 跑步,你能堅持多久,生活就有多積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