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0 清康熙 墨地素三彩劉海戲蟾四方瓶 尺寸:高50.3cm 估價:RMB 10,000-20,000 說明:“素三彩”,是指不用紅彩,而僅以綠、黃、紫、藍、白等色彩繪,效果素顏雅潔,故稱“素三彩”。此件拍品造型優美,大口外撇,長頸漸收,端莊典雅。其以黑釉為地,其上以黃、綠、褐等色,繪劉海人物紋樣,繪工線條沉著勁練,形象奇傲古拙,彩料淡雅素潔,光亮絢麗。 2471 清乾隆 粉彩松石綠地纏枝花卉開光仕女雙螭龍耳瓶 尺寸:高19cm 估價:RMB 100,000-200,000 說明:方口,長頸微內束,雙肩聳起,兩螭龍耳,扁腹,下承四方座,底部篆書“乾隆年制”單排款。器身以綠松石為地,其上粉彩描繪纏枝蓮紋,頸部一條裝飾帶,腹部開光,內繪制仕女圖。此種扁瓶紋飾繁復,設色柔麗,置于案臺賞玩或插花極為美觀,為清乾隆時期的美物。 乾隆粉彩不僅樣式多,且常與料彩、描金結合,形成多樣化的風格,這是乾隆朝粉彩瓷器的一大特征。 2472 清雍正 粉彩牡丹蒜頭瓶 尺寸:高29cm 估價:RMB 5,000-8,000 說明:此瓶口做蒜頭式,長頸,溜肩,鼓腹,向下漸收,圈足,造型輕盈柔美,胎骨細白堅致,釉質光潔瑩潤,瓶花卉紋圖案裝飾,十分雅致。 2473 清乾隆 青花山水人物瓶 尺寸:高35.5cm 估價:RMB 1,000-2,000 2474 清乾隆 茶葉末釉開光雙螭捧壽鋪首尊 尺寸:高42cm 估價:RMB 60,000-80,000 說明:茶葉末釉是鐵結晶釉中的重要品種之一,釉黃綠色相摻雜,似茶葉細末之色,故而得名。其燒制始于唐代,延至宋明時期。雍正六年唐英奉旨赴景德鎮榷陶后,致力匡復再現歷代諸色名釉,茶葉末釉遂被重新燒制出來,命之“廠官釉”。唐英撰《陶成紀事碑》記載雍正年間曾燒造茶葉末釉的具體情況為“一仿廠官釉,有鱔魚黃、蛇皮綠、黃斑點三種”。因其“黃雜綠色,嬌嬈而不俗,艷于花,美如玉,范為瓶,最養目”而深受雍干二帝喜愛和重視。此尊斂口,束頸,溜肩,圈足,頸兩側裝飾獸耳銜環,造型典雅端莊。全器內外滿施茶葉末釉,釉質肥糯細潤,釉色黃中帶青,頗具韻味。 來源:日本藏家舊藏 參閱:《廈門市博物館藏品集粹》圖160 2475 清咸豐 粉彩無雙譜玉壺春瓶 尺寸:高20.8cm 估價:RMB 5,000-8,000 說明:直口,長直頸,溜肩,曲腹狀如垂膽,圈足,周身以粉彩繪制“無雙譜”圖案。《無雙譜》彩繪瓷在道光時期大放異彩,其形式多仿照金古良《無雙譜》版畫形式,以人物畫和詩句相結合,并在所選人物以及詩畫之間的關系上進行自由發揮。這件器物粉彩設色淡雅,線圖柔美,描繪細致,形神兼備。 2476 清乾隆 青釉牡丹紋天球瓶 尺寸:高61.8cm 估價:RMB 350,000-450,000 說明:天球瓶色取龍泉豆青色,溜肩,器腹渾圓。腹部纏枝花卉紋。圈足修胎工整細膩。 天球瓶是受西亞文化影響極深的一種瓷器造型,始于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狀若天球,故名天球瓶。清雍正、乾隆兩朝時值盛世,仿古風盛行,仿造的天球瓶更屬宮廷大型陳設用瓷。此瓶規整端莊,釉色勻凈溫潤,刻劃犀利,紋飾惟妙惟肖,盡顯皇家瓷器之風范,為乾隆精品之作。 2477 清中期 青花礬紅海水龍紋天球瓶 尺寸:高52.2cm 估價:RMB 380,000-480,000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清代中期 說明:瓶撇口,束頸豐肩,腹部漸收。通體白釉地,從上至下繪青花紅彩海水云龍紋,龍以紅彩繪制,海水青花,畫面層次分明,色彩鮮艷。清代中期青花紅彩較為少見。 2478 清道光 料彩夔鳳紋撇口瓶 尺寸:高17cm 估價:RMB 60,000-80,000 “退思堂制”四字款,道光時期 說明:外壁繪夔鳳紋,肩部與脛部以綠彩繪蕉葉紋,上下呼應。全器施彩薄而淺淡,填彩精準,雅目宜人。整器端莊俊秀,堪為道光精品。 “退思堂”款識是嘉慶、道光和咸豐時期睿親王自用的堂名,除此以外,也有“養園仿古”、“友堂雅制” 、“竹韻山房”款等,或在“退思堂制”款前冠以“睿府”、“睿邸”二字者。 2479 清乾隆 粉彩御題雞缸盤 (一對) 尺寸:直徑19.8cm 估價:RMB 5,000-8,000 說明:本品以粉彩繪公雞、母雞和一群小雞,背景配以太湖石、牡丹花的組合。圖案一側書乾隆御題詩文。 2480 清道光 粉彩無雙譜蓋碗 (一對) 尺寸:直徑13cm 估價:RMB 5,000-8,000 說明:分為蓋、碗兩部分。器蓋器壁較斜直,蓋扣于碗內側。碗為敞口,上腹部較鼓,下腹部略曲內收,圈足。器蓋與碗的外壁,以及承托內底皆以粉彩繪制《無雙譜》圖案及詩文。所繪人物形象鮮明,無不濃妝重彩,色彩豐富,服飾華麗,筆觸細膩,褶皺、胡須、鎧甲等細微處都清晰可見,人物神態生動傳神,栩栩如生。 2481 清道光 青花夔鳳紋盤 尺寸:直徑19cm 估價:RMB 68,000-88,000 “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道光年制 說明:盤口沿微撇,弧腹圈足,足內以青花書“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盤內外皆以青花裝飾,盤心青花雙圈內以淡描手法繪三只夔鳳環繞一纏枝花卉,外壁繪纏枝花卉一周,線條流暢自信,紋樣繁而不亂,線描與填涂相結合,表現出羽毛草葉之陰陽向背,畫工細膩。 來源:天津藏家舊藏 2482 清道光 粉彩花卉碗 (一對) 尺寸:直徑11.9cm 估價:RMB 15,000-25,000 “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道光年制 說明:此碗制作規整,胎釉潔白細膩。內壁施透明釉,碗心及口沿繪福壽紋,寓意“福壽無疆”。外壁施通明釉為地,口沿下一周如意頭紋,腹部粉彩繪纏枝花卉,花葉卷曲繁縟,花色清雅華貴。近足處有一周變形蓮紋,圈足內落“大清道光年制”六字款,書寫工整。 2483 清道光 斗彩夔鳳紋盤 尺寸:直徑19.3cm 估價:RMB 1,000-2,000 “大清道光年制”青花六字三行篆書款道光本朝 說明:此類斗彩夔鳳紋盤是清雍正初創的紋樣,其施用的胭脂紫和明黃二彩尤為特別,為其它斗彩作品所未見,此盤體現了宮廷制器卓越的藝術水準,實為雍正官窯中的經典之作。此件斗彩鳳紋盤,是道光仿燒前代瓷器。此盤造型規整端莊,為敞口,弧壁,圈足,胎釉細潤。盤心中央繪折枝花卉,周圍環繞三只色彩各異的夔鳳,外壁飾四組夔鳳,間以折枝花卉相隔,夔鳳與周邊花卉翅蔓相繞,有條不紊。青花淡雅,紅彩純正勻凈,綠彩嬌嫩青翠,黃彩明快潤澤,填彩準確,制作精細,圖案裝飾性強。足底心青花篆書“大清道光年制”三行六字款。 2484 清光緒 礬紅彩雙龍趕珠紋蓋碗 (一對) 尺寸:直徑10.5cm 估價:RMB 30,000-40,000 “大清光緒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光緒本朝 說明:撇口,深腹,圈足,胎質細密,胎體輕薄靈透,釉色潤澤,內素,外壁以礬紅彩繪雙龍趕珠紋,云朵鋪散其間,畫筆工細,布局嚴謹,龍體矯健極為生動,其中一龍回首盼顧狀,與后一條相呼應,尤為生動。底落“大清光緒年制”六字二行紅彩楷書款。 來源:天津藏家舊藏 2485 清光緒 珊瑚紅開光粉彩花卉碗 (一對) 尺寸:直徑11.2cm 估價:RMB 1,000-2,000 “大清光緒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光緒本朝 說明:此對小碗圓口弧腹,圈足,碗形小巧,輕盈秀氣。碗胎質細膩,內壁施白釉,釉面勻凈,釉水潤澤,外壁以珊瑚紅為地,其上按西洋風格布置三組纏枝花蔓開光,內部以黃地粉彩繪制折枝牡丹紋樣。整個器物紋飾繪制細膩,具有濃郁的宮廷氣息。 2486 清光緒 珊瑚紅描金喜字蓋盒 尺寸:直徑24.6cm 估價:RMB 15,000-25,000 說明:拍品外壁均以凝膩的珊瑚紅作底,金彩書寫整齊排列的雙喜字,色彩搭配鮮艷。此類瓷器均工藝精湛,配色艷麗華貴。 2487 清光緒 粉彩九桃碗 尺寸:直徑20.8cm 估價:RMB 1,000-2,000 “大清光緒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光緒本朝 說明:敞口,弧腹,圈足,全器以粉彩飾九桃紋。以褐彩繪枝干,綠、黃彩繪桃葉,黃粉彩繪九桃,底部繪靈芝紋,寓意長壽如意,底書“大清光緒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 2488 清光緒 粉彩九桃賞瓶 尺寸:高40cm 估價:RMB 1,000-2,000 “大清光緒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光緒本朝 說明:形制屬傳統晚清官窯賞瓶之樣式,但紋飾甚為罕見,粉彩九桃圖,象征著福壽長生,曾以雍乾二朝為至鼎盛,后世均無法逾越。而此件作品用如此題材,無疑是清末官窯中不可多得的福壽佳作。 2489 清光緒 礬紅彩云蝠紋賞瓶 尺寸:高39cm 估價:RMB 8,000-12,000 2490 清光緒 粉彩云蝠紋賞瓶 尺寸:高39.3cm 估價:RMB 60,000-80,000 “大清光緒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光緒本朝 說明:撇口,長頸,圓腹,圈足,肩部突棱一周,為清代賞瓶的標準造型。周身繪粉彩云蝠紋,暗喻洪福齊天,云以黃、藍、紅、綠等色繪成靈芝狀,艷麗美觀,構圖繁密,紋樣精細,色彩明麗,肩部描金凸脊上繪纏枝蓮紋,間以描金壽字,口沿如意云頭紋,為官窯傳統品種。胎釉白凈,彩繪亮麗,畫面飽滿,寓意吉祥。 來源:國有文物商店舊藏 2491 清光緒 祭藍釉描金皮球花賞瓶 尺寸:高38.8cm 估價:RMB 120,000-180,000 “大清光緒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光緒本朝 說明:口沿撇口,溜肩,圓腹,圈足,器形優美。通身施祭藍釉,色澤亮麗,釉質肥潤。上以金彩加繪皮球花紋飾,雍容富貴。團花繪有福壽,金魚,猴子,喜鵲等各種吉鳥瑞獸,盡顯祥瑞吉慶。此賞瓶金彩保存相對艷麗,為光緒官窯佳品。類似作品收藏于南京博物院等處,可加比較。 2492 清光緒 青花松竹梅三友圖碗 尺寸:直徑13.2cm 估價:RMB 28,000-38,000 “大清光緒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光緒本朝 說明:此小碗,口微撇,弧腹,圈足。釉色青白,青花發色醇厚濃艷,碗口沿內外及足墻均飾青花雙環線。外壁滿繪松竹梅紋,松、竹、梅分別象征常青不老、君子之道和冰肌玉骨,這三種植物不畏嚴冬,故名“歲寒三友”,是瓷器裝飾的典型紋樣之一。底書“大清光緒年制”款。 2493 清 青花紅彩人物盤 尺寸:直徑21.9cm 估價:RMB 15,000-25,000 2494 清 青花釉里紅虎紋長頸瓶 尺寸:高24.5cm 估價:RMB 8,000-12,000 2495 民國 胭脂紅釉鈴鐺杯 尺寸:直徑8.8cm 估價:RMB 15,000-25,000 2496 民國 粉彩木紋釉開光山水人物瓶 (一對) 尺寸:高17.9cm 估價:RMB 300,000-400,000 說明:瓶口沿及足部均飾以描金回紋,整器仿木紋釉,瓶腹開光,內以粉彩繪人物、山水景色。畫面線條細膩,人物生動,花卉鮮艷欲滴,樹葉隨風輕擺,景色醉人。作品構圖簡潔工整,設色絢麗柔和。 2497 清康熙 豆青釉暗刻纏枝蓮碗 尺寸:直徑21cm 估價:RMB 30,000-40,000 說明:此豆青碗外壁淺暗刻花卉,其花飾疏朗有致,布局之妙,獨見匠心。剔刻精湛細致,富具立體感,所施粉青一色,溫潤厚腴,秀美天成,淡淡的豆青色,予人無限清新之感。 2498 元 鈞窯小杯及盞托 (一套) 尺寸:尺寸不一 估價:RMB 50,000-60,000 說明:本品之造型極為簡約,形制亦頗精巧,通身無紋飾,純以鈞釉之天然窯變色澤為飾,口沿處釉色薄而呈淡淡的褐黃色,足部垂釉自然明顯,釉層肥厚豐腴,內壁在青色的地子上現出不規則的紫色斑塊,色澤深沉艷麗,宋人曾以“夕陽紫翠忽成嵐”詩句來贊美,可見確是有感而發。 2499 元 青花魚藻紋盤 尺寸:直徑30cm 估價:RMB 100,000-180,000 說明:此藏品為青花魚藻紋大盤,器型碩大,較難燒制。釉色白中微閃青,瑩潤透亮,胎質較為緊實,青花花色較為自然鮮活,敞口,淺弧壁,淺圈足,盤內繪魚與水草,細密處見鱗片,用筆相當老到,實為難得一見的精品。 2500 明早期 龍泉窯青釉花卉紋蓋罐 尺寸:高29.3cm 估價:RMB 50,000-70,000 說明:圓形蓋,以瑞獸露胎工藝制作極為罕見,罐腹部刻飾一周花卉,富貴大氣,底部有勁挺蓮瓣并列裝飾,紋飾自然豪放,器形質樸穩實,具有收藏價值。 2501 明早期 龍泉窯青釉菱口大盤 尺寸:直徑52.8cm 估價:RMB 180,000-280,000 說明:本拍品器型碩大,紋樣特殊,同類品中頂級之作。盤敞口,弧壁,口沿邊細唇棱高起,內外壁作凹凸折棱,線條明快,花姿綽約,觀之寧靜清透。圈足裹釉,內有環形無釉墊燒澀圈,露火石紅胎。通體施青釉,釉質瑩潤上乘,釉面溫潤凝致,色澤淡雅細膩,典型龍泉器之特點。 2502 元 龍泉窯青釉象鈕小罐 尺寸:高14cm 估價:RMB 100,000-200,000 說明:此罐,通體施青綠色乳濁釉,釉層凝厚均勻,呈現玻璃般光澤感,口沿處由于釉層垂流隱約露出胎色,圈足足端露胎。 龍泉窯是古代重要的青瓷窯,在浙江西南部龍泉境內,燒瓷時間從宋至清,約有七八百年的歷史。這時的青瓷釉層薄而透明,釉面光澤度很強,滋潤勻凈,釉色綠中微泛黃。 2503 元 龍泉青釉龍紋荷葉蓋罐 尺寸:高27cm 估價:RMB 350,000-450,000 說明:此罐圈口、短頸、圓鼓腹、腹底下收,足圈斜切削成,蓋為手塑仿生荷葉形,造型逼真形象。整體采用劃花工藝,周身裝飾龍紋飾器形敦厚,胎體厚重,通體施青釉,釉質肥厚,釉光明亮。此類罐在元代至明代早期經常出現,其為酒器之用。 2504 元 建窯盞 尺寸:直徑12cm 估價:RMB 50,000-70,000 說明:此盞制式規整,造型小巧精致,通體施烏金釉,烏金釉在窯爐中表面結晶形成油滴,密布內外盞壁,腹下垂釉明顯,釉水光潤,烏黑亮澤,結晶斑閃爍可見,腹和圈足露胎,色如瓦灰,質如生鐵,為建窯中的茗器佳作。 2505 元 哥窯連座瓶 尺寸:高14.2cm 估價:RMB 40,000-50,000 說明:通體施哥釉,素面,胎質厚實,釉色潤澤,以釉色取勝,器身釉面滿開紋片,達到了一種獨特的裝飾效果。其釉面瑩潤肥厚,精光內斂,隱而不露,形成凝重深沉的質感,這種含蓄沉靜的美更加符合長期受儒家思想熏陶下成長起來的文人士大夫的審美情趣。 2506 清 德化窯觀音坐像 尺寸:高22cm 估價:無 底 價 說明:觀音通體施白釉,低首垂目,神情祥和,似在瞰塵世眾生。發髻高立與頭頂部飾以如意形頭飾,身披長巾,如意形配飾亦裝飾與胸前。圓肩修身,一足半露,一足屈掩,雙手隱于衣衫內,衣褶線條自然優美,將觀音的體型特征襯托得宜,將觀音之特征更加形象化,倍感親切。又根據各種神祇的不同特性,從現實生活中加以提煉,觀此件作品,可知其然。 2507 清 德化窯觀音坐像 尺寸:高23.7cm 估價:RMB 30,000-40,000 說明:尊觀音坐像胎質細密,釉質瑩潤。觀音面形長圓,飽滿豐潤,神情慈祥,低首垂目似在俯瞰塵世眾生。束發高髻,長發披肩,福耳垂掛,身穿長裙,胸佩瓔珞,精美華麗。左手執書卷,一足半露,一足屈掩。其衣褶飄逸,轉折自如,曲柔垂落。通體施白釉,中空,背后有方形篆書「林希宗印」四字戳記。明朝德化窯是南方民間著名窯廠之一,尤以瓷型造像著名,在青白瓷的基礎上進一步創燒了一種釉色白中閃牙黃或粉紅色的白釉,被譽為「象牙白」。 2508 清 德化窯和合二仙像 尺寸:高34cm 估價:RMB 30,000-40,000 說明:清代德化窯產品呈現出日益世俗化的傾向,作為民間喜聞樂見的和合二仙等題材,逐漸成為當時流行的表現主題。此件和合二仙,一站一坐,二仙相對而視,笑容滿面。寒山手持荷葉,舉其過肩,頭部微轉,笑口大開。拾得蹲坐于地,身軀扭動,雙手捧盒,盒中一只蝙蝠正欲飛出。兩人表情生動,衣角飛揚,姿態栩栩如生。 2645 清 鼻煙碟 (三十只) 尺寸:尺寸不一 估價:RMB 300,000-400,000 說明:清代著名書畫家、篆刻家趙之謙在《勇廬閑詰》記:“鼻煙碟以象齒為之,刻銘四圍。出入懷袖,久則色變如蠟,或如琥珀,亦可愛也。”并提到有友人請他在煙碟上刻銘。由此可見,清代煙碟也步入了文人雅具之列。 煙碟,指專門放置鼻煙的碟,有玻璃、瓷、紫砂、玉、虬角、翡翠等制品。鼻煙碟是古代吸煙的一種用具。鼻煙碟是與煙壺配套使用的,用時將鼻煙從煙壺中倒入煙碟,在以手拈之抹入鼻中。拍品為清代鼻煙碟一組,共三十只,囊括瓷、玉、翡翠、瑪瑙、銀、掐絲琺瑯、虬角等多種材質的鼻煙碟,其形制各異,工藝繁多,小中見大,如此數量,實屬難得可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