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雨水節氣以后外濕越來越大,很多艾友咨詢關于祛濕的艾灸方法,同時也有很多艾友反饋目前通過艾灸治療胃病或者祛濕的效果不明顯。《黃帝內經》說:“諸濕腫滿,皆屬于脾”意思是身體痰濕重,水腫都是因為脾虛。 所以我們經常說:濕重是標,脾虛是本!就是這個原因。 因此你濕重和肥胖都是因為脾失健運造成的!要祛濕得健脾!要減肥得健脾! 但是為什么很多艾友反應開春以后按照健脾祛濕的穴位或者減肥的穴位施灸效果并不理想,包括治療胃痛胃脹。 這是為什么呢? 在中醫五行說里有:肝木克脾土;肝和脾是相克又相依的關系。 “肝失疏泄,脾失健運”,我們在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壓力,如果不懂得自我調節,都會出現“肝郁”,從而影響脾的運化功能。當然脾失健運也會影響肝,但大多數情況是因為肝影響脾,特別是春天! 春屬木應肝,隨著驚蟄節氣的到來,肝木之氣升發漸旺自然而然的會克脾,處理不好則損脾胃。 所以春天要健脾胃,必須同時做好疏肝解郁!當然也不僅僅局限于春天。 春主生發,隨著肝膽之氣的生發,體內的“虛火”都會上來,所以很多艾友反應:睡眠不好了,耳鳴嚴重了,口干口苦,胃里反酸,眼睛模糊...... 下面選取幾個艾友的留言: 1,有慢性胃炎,有點反酸,這段時間夜里睡覺總是口苦,可以艾灸嗎? 2,老師好,肩胛骨上近腋窩的地方很大的脂肪瘤怎么灸,頭發很油,眼睛有時模糊。 從這2個艾友的留言看,明顯是因為肝火大引起的癥狀。 3,每天下午開始,肚子就有脹氣,頂的很難受該怎么辦,這個現象有一個多月了。 因為這個艾友是下午才出現脹氣,我認為是因為心火大造成的,但春天還是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如果心火太過也傷脾胃! 4,我嘴唇最近青紫,說話和笑就加重,補氣尤其是中氣如何做,說話都沒有力氣。 這個艾友排除了心臟問題,也是因為肝郁造成脾腎虛。 如何疏肝解郁? 我們前面關于立春、雨水、驚蟄的文章一直講的都是如何疏肝解郁,比如十指梳頭,推腹、搓肋骨、敲打腋窩、敲打大腿外側段、大腿內側段..... 這里就不再贅述了,感興趣的新來艾友自己去看。 疏肝解郁的穴位是:三陰交左右各20分鐘;合谷穴、太沖穴,左右各10分鐘。 春天如何健脾祛濕灸? 健脾胃的2大要穴:中脘穴、足三里 要祛濕就要加上:陰陵泉、承山穴 所以春天健脾祛濕的穴位:中脘穴、足三里、陰陵泉、承山穴、三陰交、太沖穴 艾灸時間:中脘穴艾灸30分鐘,太沖穴左右各10分鐘,其它穴位左右各灸20分鐘。艾灸2天休一天。 春天減肥的穴位:中脘穴、足三里、豐隆穴、三陰交、太沖穴;艾灸時間同上。 春天來了對中年女性艾友最好的艾灸方法就是隔姜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