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筆記對于參加公務員考試的同學來說,是一種優秀的學習習慣和良好的學習方法。好的記性不如動動爛筆頭,在記筆記的過程不也是一種復習嗎?
為了幫助吧友更好的復習,小編就將四位公考前輩的筆記分享出來,筆記的內容非常的全面,是不可多得的資料,大家可以收藏了起來,復習或者查漏補缺,相信成績會有快速的提升。(完整筆記已經上傳到咱們公務員考試吧(gwyksb)這個公眾微信了,需要的同學關注一下,回復:筆記,就可以下載了。后面我還會在公眾號里分享行測和申論各部分的答題技巧,可以關注一下,別弄錯,是微信公眾平臺哦)
南開大學 信息安全、法律雙學位
行測:74.9 申論:65.5 總分:140.4
申論備考:仔細分析考試大綱是備考的第一步。通過分析大綱可以了解評分規則、標準和試卷結構,知道考什么、怎樣考、怎樣答,了解申論備考對于今后工作的重要意義,使備考復習有章可循。轉變思維方式是備考的重要一步。要學會不同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能夠從法律、制度、政策、經濟等各種角度全盤考慮問題、化解矛盾。思考、解決問題切忌理想化、情緒化。答題時把自己當做機關一員。多動筆寫作是備考的關鍵一步。平時只看他人文章,難免眼高手低,考場上有種想寫寫不出的不快感,要想自己下筆如有神,唯一的方法是多練多寫。規范書寫是提分的不二法門。多讀多寫避免提筆忘字,切忌錯別字連篇;盡量書寫工整,切忌歪歪扭扭;不要刻意追求字體美觀,申論不是書法,干凈工整即可。
行測備考:行測主要用來考查應試者與擬任職位的匹配度,建議先參考公務員考試教材,了解題型和考點。再深入不同的模塊,結合練習題進行各個擊破,強化相應的解題方法、技巧。學會舍與得的辯證是備考的關鍵點。國考行測題量大,每個人擅長的題型不盡相同,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可以舍棄一些耗時長、分值低的題目,把精力放到自己擅長、分值高的題目上。資料分析分值較高,也較為簡單,但在實體的最后一部分,不建議放棄。計時訓練是提分的好方法:平時練習的時候,一定要養成快速解答的好習慣。做題時,把“表”擺在面前,一定要計時,看自己是否達標。
山東財經大學 金融學專業
行測:77.5 申論:68.5 總分:146
行測考察的是正確率和答題速度,許多考生曾反映時間不足,因而訓練過程中我們要刻意加快自己的答題速度,兼顧正確率。行測的題型比較固定,建議分階段復習。過完教材,對每種題型大體了解后,做模擬題,有條件的話最好把每次都當做考試來模擬,在反復練習中掌握好答題節奏,并對個人薄弱項進行專項訓練。
申論則是考察閱讀理解和表達能力,如何快速閱讀、抓住重點、精確提煉表達是我們的目標,從“讀”和“寫”入手。若開始階段感覺無從下筆或表達絮絮叨叨、邏輯不清,表明我們需加強積累,讀新聞、讀社論、讀范文公文,一定要寫真話、實話、有用的話,而不是用套話來填格充字,適當的背些儒家古典,加以運用,做到邏輯清晰、組織嚴密、文筆優雅,面試就在向你招手。
北京師范大學 金融學專業
行測:80.3 申論:65 總分:145.3
行測中有關數字計算的題目,在很大程度上考驗了速算能力,通過練習,可以在不完全計算的情況下推算出與正確答案最為相近的選項,從而極大減少計算時間,解決行測題量大考時短的問題。申論的題目相對類別少,閱讀題文章較長,而題目的答案往往分散在原文中,很大程度上可以從中提煉語句進行總結,因此我著重鍛煉自己從原文找答案的能力,先看題目再讀原文,帶著思考去捋順文章,并直接在原文中標記出來,方便之后的答題。小作文主要考察應用文的格式,為節約時間增加效率,我直接閱讀題集的參考答案,學習簡練的語言及標準的格式。大作文同高中學習的議論文非常相似,平時多關注時事熱點,積累名言警句,會很有幫助。
對于每個大題進行單獨計時,并且在做完后標明扣分,這樣可以在做完一類題型后稍做休息并分析自己的失分原因,最后將整份卷子的時間和分數加總,來評估自己當前的用時和得分水平。經過一周的練習,將總體時間控制在考試時長之內,并分析出哪些題型是自己的失分弱項。申論作文也以列提綱的方式進行練手,將規范的格式落到書寫上。考前最后一個星期,開始定時練習整張卷子,并且根據自己之前的得分情況,調整做題順序。以我為例,在常識題上我失分率較高,因此將這個題目放到答題最后,倘若時間不充裕,也可保障其他題目的正確率。考前認真做兩份真題,整理好心情,自信前往考場。
山東大學 文藝學碩士
行測:79 申論:64 總分:143
行測關鍵詞:速度+精準
行政能力測試題目量大,包羅萬象,考察能力比較全面。不妨簡單測算一下,要實現最終成績達到80分,基本意味著整套試題中90%左右的題目都會做,且會做的題目中有90%以上都做對。要在考試規定時間內完成所有題目,扣除檢查涂卡時間,每道題目的平均時間必須控制在45秒以內。對簡單有把握的題類,要一遍過、不猶豫,盡量壓縮時間;對感覺有些難度的題類,要在仔細讀題的基礎上盡量快速完成,細讀后仍然沒有思路的題目可以果斷放棄。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找準自己的知識短板,進行重點突擊完善。邏輯推理、數量關系類的題目令很多人望而生畏,但其實只要理解和掌握規律,往往豁然開朗,是短時間內迅速提高行測成績的最佳突破口。
申論關鍵詞:邏輯+表達
顧名思義,申論的要領在申而論之,考察的是考生能否依據有限材料見事見理,舉一反三。在申述立論的過程中,要立足材料而不局限于材料,既要深挖材料又要超越材料。如何拿捏其中的分寸?一曰積累,二曰體悟,三曰雕琢。積累即博聞強識,在日常閱讀中積累語匯,學習表述,儲備豐富且運用自如的“語言倉庫”。體悟即觸類旁通,養成良好的思維邏輯習慣,勤于提煉觀點,敢于剖析評論,善于自圓其說。雕琢即錦上添花,用排比、對仗等豐富的修辭方式,來展示思維邏輯的完整緊湊和語言技巧的爐火純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