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轉載需注明處出,版權所有,雪球ID:孥孥的大樹 ID:股城墻 文中涉及案例多為作者跟蹤觀者個股實際案例】 最重要的技術面指標——量價關系(基礎篇) 在前面寫的文章中,也多次提到自己在技術面上的應用,但一直沒有詳細闡述。量價關系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可用于波段性操作的買入與賣出之中,屬于技術面判斷的一種,而且是最關鍵的指標。因為短期的量價可以騙人,長期的量價關系則很難做出來。你可以輕大盤,重個股。但是如若要判斷大盤,基本面則是宏觀政策等,而技術面則需要量價。作投資的人,研究基本面無可厚菲,那是對企業基本情況的摸底,而我們在投資的時候往往強調,好行業,好企業,好價格。對于好價格的精確瞄準,則恰恰是研究完基本面后落地投資的關鍵。 正所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關于成交量,一直認為是投資市場的“糧草”,而價格則是因為成交量之后的體現。量價是技術面的根本。在市場經濟周期中,量價關系也是規律的體現。就拿我自己所處的行業房地產行業來作例子,需要經歷衰退、蕭條、復蘇、繁榮四個階段,分別對應每個階段的關系則是量縮價平(衰退)、量縮價跌(蕭條)、量平價穩(復蘇)、量價齊升(繁榮)。而股市,作為經濟的“晴雨表”——股市,同樣有此規律。如若,將量價之間的關系進行詳細分類,則共有如下六種形式,分別為量增價跌、量增價平、量增價漲、量縮價跌、量縮價平、量縮價漲、此外,還有六種特殊的情況,如無量漲停(一字板),無量跌停,底部放量、地量地價、天量天價等情況。簡單畫個圖,一目了然。

后期,我將結合個股的實際情況給大家講講對應的具體情況。在講解實例之前,就需要跟大家先解釋一下多空雙方,究竟是什么?關于多方,是指投資者對股市看好,預計股價將會看漲,于是趁低價時買進股票,待股票上漲至某一價位時再賣出,以獲取差額收益。關于空頭,是投資者認為現時股價雖然較高,但對股市前景看壞,預計股價將會下跌,于是股票及時賣出,待股價跌至某一價位時再買進,以獲取差額收益。這樣看起來,多頭跟空頭事實上不是具體的人或者機構,而是泛指一群志向道合的,有同樣預期的人。明白此定義,那么咱們就開講吧。 (一)量增價跌 量增價跌是指是指個股在股價下跌的情況下成交量反而增加的一種量價配合現象,它意味著多、空雙方意見發生較大的分岐,顯示出空頭占據了上風。 情形一:股價處于階段性底部。量增價跌往往是空方繼續發力的表現,它表明市場買賣者雖然發生了分岐,但空方力量較大,導致多方買盤力度不如空方賣盤力度,因而出現了量增價跌的現象。此類現象的出現,往往意味著真正的底部即將來臨,只要盡一步消耗空方的能量,則會出現跌無可跌的現象,即地量地價的特殊情況,則往往意味著股價反轉的拐點來臨。此時的量增價跌也說明,多方有出現接盤的動機,主力資金開始進場接盤,但還不是價格的階段性底部。如下圖所示,中聯重科在2014年5月份至7月份的表現。

情形二:股價處于階段性頂部。量增價跌說明主力開始出貨了,空方加大了拋售的力度。由于前期股票價格的不斷走高,吸引了眾多不明真相的小散積極介入追漲模式,所以此時的成交量往往較前期出理放量。當空方機構開始出貨后,股價必然會出現階段性跌勢。如下圖,中聯重科出現階段性頂部的形態。

(二)量增價平 量增價平是指成交量放大的情況下,股價維持在一定的價位水平上下波動。它意味著多、空雙方意見分岐較大,沒有出現絕對的控盤情況,此類現象往往出現橫盤震蕩。 情形一:股價處于階段性底部。長期的量增價平,意味著多方開始進場的表現,主要為了吸收籌碼。由于處于建倉初期階段,所以主力在吃貨的速度并不明顯,沒有引起過多的漲幅。同時,也承接了空多的大部分拋單,導致成交量增大而價格不漲的現象。但這不意味著主力會迅速拉升,而是讓股價長期一段時間在一個區間內橫盤震蕩,同時也不排除某些天主力會借利空消息恐慌性下跌,同時讓小散乖乖交出籌碼。如下圖,大族激光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份的情況。

情形二:股價處于階段性頂部。量增價平往往是空頭開始發力的表現。當股價有了較大的漲幅后,空方為了套現需要開始出貨,而多方則熱情依舊高漲樂于買入籌碼,導致股票會出現成交量增大而價格沒有大幅上揚的現象。如下圖,2013年7月份前后歌爾聲學走勢形態。

(三)量增價漲 量增價漲是指個股在成交量增加的同時股價也同步上漲的一種量價配合現象。意味著多、空雙方意見發生較大的分岐,但多方仍占上風。 情形一:股價處于階段性底部。量增價漲往往是是多方開始進攻,也是多方看好后期走勢的表現。由于主力急需籌碼而散戶不看好后市,于是在價格一路上漲的情況下,中間伴隨著洗籌的過程,小散則急于交出籌碼,從而出現成交量增大而價格同步上漲的情況。如下圖,康美藥業底部形態的量增價漲。

情形二:股價處于階段性頂部。量增價漲則往往是主力對敲出貨的前兆。當股價在高位運行的時候,只有主力才有大量的籌碼,形定拋單,而在高位小散很難承接這些籌碼,必然會導致股價下跌。可是現在股價卻反而上漲,所以主力的對敲拉升是合理的解釋。如下圖,日出東方量增價漲頂部形態,放了巨量。

(四)量縮價跌 量縮價跌是指個股在成交量減少的同時個股股價也同步下跌的一種量價配合的對象。它意味著多、空雙方沒有分岐,一致看跌,即接盤者甚少。 情形一:股價處于階段性底部。此類情況表明,多、空雙方集體看跌,拋者多,但卻沒有多少接盤者。出現此類情況,說明空方能量還沒有得到釋放,股價繼續下跌的可能性很大,需要繼續觀察,等到價格明顯在量的支撐下企穩為止。如下圖,廣發證券在去年券商瘋狂時的情形就是這樣。

情形二:股價處于階段性頂部。出現此類情況,說明個股已被主力高度控盤,不是主力不想賣,而是主力找不到人接盤。于是主力任由少量散戶左右行情,或者見一個買家就往下面賣一點籌碼,因此就出現了量縮價跌的現象。如下圖,大族激光的情況。

(五)量縮價平 量縮價平是指股價少有漲跌幅度,但在交量卻減少的情形。此類情形的出現,多為主力橫盤洗籌以尋求股價支撐位。 情形一:股價處于階段性底部。代表股價將繼續往下探底,或是量已經見底將有機會反轉。當出現股價止跌現象時,反彈的初期如果就呈現量縮價平的現象,代表漲勢尚未確立,多頭必須設法補量上攻,否則漲幅不會太大。谷底的量縮價還意味著另一層含義,即賣無可賣,有可能會發生反轉。如下圖為中聯重科此輪牛市啟動前的形態。

情形二:股價處于上升階段形態。出現此類情形,主力機構要在合適的支撐處以量縮價平方式測試支撐位,支撐位測試可以均線為主。如下圖,中聯重科近期的表現橫盤整理后尋找支撐位后,繼續往上揚。

(六)量縮價漲 量縮價漲是提個股在成交量減少的情況下,其股價出現較大漲幅的現象,它意味著多、空雙方對后期上漲預期持意見一致的態度。 情形一:股價處于階段性底部。量縮價漲說明多、空雙方集體看漲,導致拋單不易出現。也可以說明籌碼早集中在主力手中,主力已高度控盤,市面上流通籌碼很少,主力只要輕輕一推,股價就開始上揚。如下圖,銀河投資2014年6月份的情形。

情形二:股價處于階段性頂部。此類情形出現說明主力高度控盤,但不是主力不想賣,而是沒有人愿意以這么高的價格接貨,于是主力自己演戲,繼續維持股票上漲。主力在此階段的目的就是出貨,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接貨的小散。如下圖,近期非常聞名的全通教育,出現量價嚴重背離的現象。

(七)地量地價 地量地價是指股票在成交量非常少的情況下,其股價也創出了階段性的新低形象。這意味著股票買賣仍不活躍,是股票達到底部的一個重要標志。地量,意味著成交量已是階段性以來的最少成交量,地價亦指股票階段性的新氏。 如果股價一直在持續下跌的過程中,沒有再出現過持續的帶量下跌或者階段性的帶量下跌過程,那么即使是出現了所謂的地量地價,也并不意味著市場出現了底部,因為空頭的下跌能量還沒有釋放出來,市場后續下跌的可能性很大。一般來說,市場要一直跌到多頭徹底喪失信心,跌勢才可能會停止,地量地價才會出現。地量出現后,可能出馬上出現地價,也有可能在后續的時候再出現地價。如下圖,中聯重科的地量地價出現過程剖析圖。

(八)天量天價 天量天價則是指個股成交放出巨量時股價往往處在相對的高位,此類情況是量增價漲的極端情況。這意味著股價處于上漲的末期。天量,則是階段性上漲以來最大的成交量;天價,則對應著上漲以來的最高價位。天量天價其對應地量地價的情況而言。 天量天價經常出現在上漲的末期,說明市場極度瘋狂。有人賣,同時亦有人大量接盤,從而創出歷史性新高的現象。多數情況屬于不理性行為搶購籌碼而影響,這也意味著天量之后,階段性的市場恢復理性,則可能股價會下跌,進入調整階段。創天量之后,伴隨而來的可能會是天價,亦有可能天量天價同時出現。見到此類情況,小散最好多回避。但也存在著回調之后,股價繼續創新高的可能。

(九)無量漲停 無量漲停是指個股成交量很少的情況下,股價出現漲停的現象。它是量縮價漲的一種極端情形,意味著基本沒有拋壓,同時又出現巨大的封單。此類情況經常出現在某企業有重大利好的情形,特別是中小盤股,莊家猶為偏好。如下圖,隆平高科去年獲得中信集團入主的情況,復牌后無量漲停。

(十)無量跌停 無量跌停是指個股在成交量很少的情況下,其股價出現跌停的現象,它是量縮價跌的極端形式,經常出現在重大利空消息的個股中。主要是由于在一些個股出現重大利空消息后,資金會不計成本的出逃,而卻沒有人接盤,造成賣盤大買盤少的現象。如下圖,近期臭名遠揚的ST博元,看看也是醉了。

(十一) 底部放量 底部放量是指個股在一個相對較低的底部突然放出巨量的現象,此時的股價有可能上漲,也有可能下跌。因為底部往往是一個比較平和的地方,此時多、空雙方卻產生了巨大的意見分岐,因為底部巨量也是一種特殊的現象。 出現這類現象,往往是在股票的跌勢還沒有完全消化的時候,卻突然出現了重大的消息影響,于是多、空雙方產生了巨大的意見分岐,導致有的人看多后市,有的人看跌后市。如果進場承接的多數為散戶,那么個股后期仍將繼續下跌;如果進場承接的是主力機構,那么后期可能一路上漲。對于此類情況,情況不確定性較大,如果你不是短線手,作為小散戶的我們,最好避而遠之。
 當然,以上講的量價關系是最基本的關系,量與價之間的關系演變起來非常多樣,具體的應用案例請接下來繼續看文章。
以下是雪球球友@股城墻 提供的經驗文章——《主力建倉的幾個信號》,是以上量價關系之后的對主力建倉一只股票思路觀察的總結,屬于量價進階篇章,特別感謝!內容如下: 主力建倉的幾個信號(進階篇) 主力建倉有三種方式,我下面一一結合案例來說明。 第一種,順勢砸盤洗盤。這種方式有兩種情況,第一是主力在建倉的過程中,市場突然暴跌或者有重大利空,要么個股有大的利空出現的時候,主力順勢用已經收集的部分籌碼大幅砸盤,將該股票中其他的資金恐慌性的嚇走,以達到低位吸籌的目的。第二是個股中有兩個以上的主力,尤其是實力相當或者自認為比對方牛逼。這種時候勢必要有一方主力退出,什么時候只剩下一個大主力的時候,才是股票啟動的時候。作為主力而言,需要防備對手盤,如果你拉高某只股票的時候,有其他大資金撤退,你要么就得接盤,要么就任由其砸盤,無論哪種情況都難以接受。甚至于主力如果意在長遠還要和大股東進行溝通,否則拉升了他減持個5%主力也受不了。所以,作為散戶不要在抱怨,主力通常不是在和你作對,而是在跟別的主力進行戰斗,而散戶不過是城門失火而殃及的小魚而已。 案例一:遠東傳動。該股的主力在建倉的時候,突遇中小創大幅殺跌,主力順勢砸盤。那么我們該如何來判斷這是主力砸盤而非主力撤退呢?這里有兩個小技巧提供給大家。第一個是均線。股價能夠撐在重要均線附近則一般無憂。第二個是換手率。只要換手率不高,那么就不是主力出貨。2014年12月22日,遠東傳動跌停,換手率只有6%,第二天股價大幅震蕩,振幅高達6%以上,而換手率只有4%多。

案例二:博匯紙業。

第二種,橫盤震蕩建倉。這個比較簡單,不解釋,直接上案例。 案例一:龍馬環衛。漲停打開有資金賣出,放量跌停,換手率極高。問題在于是誰接盤了。隨后股價橫盤,成交量間歇性的放大,主力開始逐步建倉。

案例二:永藝股份。

案例三:銀河投資。沿著重要均線橫盤窄幅震蕩,量能為何放大,洗盤在盤中完成。然后快速的拉升股價脫離成本區間,并放出大量,即打樁,隨后最后一跌后逐步開始拉升。

第三種,拉高搶籌建倉。這種方式并不常見,一般是主力提前得知某些消息,趕在消息出來之前搶籌碼。但是這種建倉一般不會持續太長的時間,多見于游資操作。華鵬飛這個案例可以自己去看,這里不再解釋。 總結一:主力建倉都是反人性的。越是沒人要的時候,越是主力喜歡的對象。越是熱門的,越是賣出的時候。 總結二:主力的操盤過程并非涇渭分明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比如邊建倉邊洗盤。 總結三:主力建倉的信號。 1、 紅肥綠瘦。陽線多,陰線少。 2、 成交量陽線放量陰線縮量(糧草先行) 3、 股價的收盤價窄幅橫盤震蕩,盤中震蕩較大,洗盤在盤中完成。 4、 盤口輕,拋壓不重,主力高度控盤,或獨往獨來(獨立行情,與市場無關),或出人意料,逆勢而動(主力具有極強的計劃性) 5、 盤中有較多的對敲盤,人為的制造成交量和資金流向。一天兩天的成交量是可以作假的,通過對敲就可以完成。這個時候需要拉長周期來看,在長周期上,主力是無法控制的,想要買入股票,必然會出現量能。而資金流向就比較簡單,想要流入,則在賣盤掛上大單,用錢主動去買即可,反之則流出。 6、 通過對敲,主力還可以做出漂亮的技術圖,比如放量突破就是自己大單壓在賣盤上,自己買起來后,就是放量突破。 7、 控制開盤價高開,然后大幅震蕩,股價低走,從容建倉。案例有福建金森在2015年2月到3月的走勢。 總結四:按照主力的思路,我不再追求買在起漲點上,而是追求買在跌不動的地方;也不再追求買錯后就止損,而是追求盡量不買錯,盡量買在低位。一只股票的買入,可以有三次,第一次在跌不動的時候,第二次在最后一跌的時候,第三次是在突破的時候,這就需要我們在實戰中逐漸的去體會其中的奧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