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字的五體字形及詞解: 一日一字一圖五體字形「本」字 本 běn,漢語常用字。 本字米字格 本字筆順動畫演示(圖片源于百度) 本字筆順靜圖 文言版《説文解字》:本,木下曰本。從木,一在其下。 白話版《說文解字》:本,樹的下部叫“本”。字形采用“木”作邊旁,指事符號“一”表示位置在樹的下部。 注:甲骨文字形本字和末字在于樹的根部與樹梢的區別。 本字:“本”是指事字,金文在樹的根部加三點指事符號,表示樹在地下的營養器官。 本字圖形文字 末字:“末”是指事字,金文在樹梢部位加一點指事符號,表示尾端; 末字圖形文字 本字基本信息: 拼音:běn 部首:木 筆畫:5 部外筆畫:1 筆順:橫、豎、撇、捺、橫 筆順編號:12341 五行:木 五筆:SGD 倉頡:DM 四角號碼:50230 統一碼:U+672C 漢字拆分:木 一 字體:獨體字 本字演變與異字源緣: 本字: 本:“本”是指事字,金文在樹的根部加三點指事符號,表示樹在地下的營養器官。 本字: 本,造字本義:樹的根部。籀文在樹的下方加倒三角,表示扎入地下的根系。 本字: 本,篆文將根部的三點簡寫成一橫。 本字: 本,隸書將篆文字形中的樹枝形狀簡化成十。 木字: 木:“木”是象形字,甲骨文像一株樹,上部是枝下部是根 末字: 末:“末”是指事字,金文在樹梢部位加一點指事符號,表示尾端; 未字: 未:未”是象形字,甲骨文像樹上枝椏重重,表示枝葉茂盛; 果字: 果:“果”是象形字,甲骨文像樹上結滿球狀實籽; 朱字: 朱:“朱”是指事字,甲骨文在主桿部位加一點指事符號,表示樹干; 林字: 林:“林”是會義字,甲骨文像樹連樹的樣子; 森字: 森:“森”是會義字,甲骨文比“林”多一“木”,表示“森”為“大林”。 本,戰國文字 本字綜合 本字綜合2 本字戰國文字 附錄文字:文字來源網絡,書法賞析網編輯整理 本字釋義:本,是漢語詞匯。本可以解釋為原來的、基礎的、根源的,可以解釋為自己的、現在的,也可以是名詞,解釋為根基等。其語義豐富多樣。本字,由一木一橫 組成。一木泛指樹木;一橫指土地,這一橫被木字之干(豎)向下穿越。本,其音通奔,所以,本字之意為:樹木通過主干向地下奔放的規律。因此,可與根組成根本。 據甲骨文、金文資料分析,“不”本義指花柎,《說文》所釋不是本義。今作否定詞用,是假借字。 詞匯分類:本 ,běn 。 1、本義,名詞,樹根。指事。小篆字形,從“木”,下面的一橫是加上的符號,指明樹根之所在。本義,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莖干。 如:本草 本末 本草綱目 本固枝榮 本末倒置 草本 木本 本,木下曰本。——《說文》 本實先撥。——《詩 · 大雅 · 蕩》 木水之有本原。——《左傳 · 昭公元年》 伐木不自其本,必復生。——《國語 · 晉語》 是歲,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莖九穗。——《論衡 · 吉驗》 搖其本以觀其疏密。——唐 · 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 事物發展的源頭、基礎、老底。 本部 本底 本源 本科 本金 本利 本錢 本息 本埠 本紀 本領 本事 / 資本 夠本 賠本 大本營 吃老本 舍本逐末 君子務本。——《論語 · 學而》 蓋亦反其本矣。——《孟子 · 梁惠王上》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禮記 · 大學》 人窮則反本。——《史記 · 屈原賈生列傳》 今毆民而歸之農,皆著于本。——漢 · 賈誼《論積貯疏》 今背本而趨末。——漢 · 賈誼《論積貯疏》 為是者有本有原。——唐 · 韓愈《原毀》 子本相侔。(子:利息,侔:相等)——韓愈《柳子厚墓志銘》 今俗謂受業為師,同學為相資,語蓋有本。——清 · 王士禛《池北偶談 · 談異五 · 師資》 2、副詞:起初,原來。【副】 原先,本來〖originally;atfirst〗 臣本布衣。——諸葛亮《出師表》 本在冀州之南。——《列子·湯問》 自言本是京城女。——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本初 本來 本原 本名 本字 本能 本心 本性 本色 本真 本質 本義 本意 本愿 本該 本來面目 本性難移 忘本 原本 本支百世。——《詩 · 大雅 · 文王》 本在冀州之南。——《列子 · 湯問》 臣本布衣。——諸葛亮《出師表》 自言本是京城女。——唐 ·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名詞。所依據的經典、冊子。如: 本本 本子 本本主義 / 版本 標本 稿本 話本 抄本 底本 腳本 劇本 書本 帳本 日記本 作文本 照本宣科 3、動詞。根據,遵循。如:本著 今陛下昭至德,開大明,配天地,本人倫,勸學修禮,崇化厲賢,以風四方,太平之原也。——《史記 · 儒林列傳》 執掌,統轄。如:本司(分管事務的官署),本次(指本人管轄的地方),本兵(執掌兵權,本部軍隊) 推究,推原。抑本其成敗之跡。——宋.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序》又如:本原(推究,推本溯源),本察(推究,探究) 4、量詞,冊。 用于書籍簿冊,如:幾本書 一本帳。 用于植物。如:株,棵 一邊種幾本大芭蕉。——《紅樓夢》 又如:二十本蔥 5、形容詞。屬于當事人的。原來的;本來的 。如:本班 本家 本校 本朝 本國 本地 本土 本鄉 本壘 本分 本行 本務 本業 本職 本人 本身 本體 本位 本題 本文 本章 本命年 本本分分 本位主義 此之謂失其本心。——《孟子 · 告子上》 處于當前的。如: 本次 本屆 本年 本日 本月 本年度 本世紀 本星期 本學期 本,是漢語詞匯。本可以解釋為原來的、基礎的、根源的,可以解釋為自己的、現在的,也可以是名詞,解釋為根基等。其語義豐富多樣。本字,由一木一橫組成。一木泛指樹木,一橫指土地,這一橫被木字之干(豎)向下穿越。本,其音通奔,所以,本字之意為:樹木通過主干向地下奔放的規律。因此,可與根組成根本。 據甲骨文、金文資料分析,“不”本義指花柎,《說文》所釋不是本義。今作否定詞用,是假借字。 6、代詞。自己或自己方面的。 本姓曹。——清·黃宗羲《柳敬亭傳》。 又如:本里(自己的鄉里),本宅(自己的住宅,自己的墓穴),本鄉,本市,本埠,本省,本隊。 現今的。如:本日(當天);本月(現時所在的月份;當月) 這,那。 用芽者自從本說。——宋·沈括《夢溪筆談》 又如:本山(此山);本法(這項法律);本處(此地,此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