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做好工程資料管理員在施工的整個過程中,工程資料是施工過程中對工程施工材料、過程、質量評定等控制和檢測的依據,對工程整體進度和狀態有重要的參考作用。那么怎樣做好工程資料管理員呢?下面,勤學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工程管理辦法。 1、資料收集 對于資料的收集,必須要了解資料的時間和施工過程資料的區分。每個施工階段都相應的有工程管理資料和工程質量控制資料,清楚每個階段的資料都有哪一級別的單位組成。如,前期所需的準備資料,由勘察單位、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所形成的。建設單位所包含的有土地的使用、工程勘察設計、建設的規劃、施工許可證、施工設計圖審查等等。監理單位則由監理大綱、規劃、實施等組成。施工單位則由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準備、工程定位放線、開工報審、施工單位資質及人員資質等組成。而資料管理員要做好收集、整理每個階段的資料,以保證工程順利的進行,及建筑的使用、質量的保證。 2、資料的填寫,保證準確性與及時性 在施工過程中跟蹤施工進度進行資料的填寫,稱為承建單位的工程資料填寫。資料更新包含原材料、施工設備的檢測報告、各施工試驗檢驗以及現場工序驗收報告等資料。施工過程中,資料管理員要做到手勤、嘴勤、腳勤,以保證工程資料緊跟工程的進度和準確性。腿勤則指資料管理員勤跑施工現場,及時的了解材料的進場、設備的使用、使用規格型號、產地以及數量、檢驗報告等。工程施工進行到哪個節點,需要填寫哪些資料,并跟隨工程進度與監理、甲方以及技術負責人、質檢員對建筑進行驗收,對驗收建筑的質量與標準進行核對,驗收結果可以與標準數值有一點的偏差。嘴勤,則為資料管理員多與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建設單位等領導進行溝通,掌握各級領導對工程進度的要求與規定。也與現場技術人員多進行溝通聯系,對工程進度的變化情況進行詳細了解,使所記錄的資料準確真實。手勤,則是把所了解到的各種信息及時地記錄下來。避免在填寫報驗時有所疏漏,以保證資料的完整性。 
而在資料填寫時,必須按照當地政府相關部門統一規定的格式進行填寫。所填寫資料中原材料,必須寫明材料名稱、規格型號、產地、進場數量以及材料進場時所附有的生產廠家合格證、檢驗報告、生產許可證、質量證明文件等等,在進場后需進行復試,復試需及時填寫復試委托單,與現場監理工程師一起進行現場取樣和復試,復試合格的材料才能使用于工程中。工程建設過程中需進行檢驗批報審,要寫明工程名稱、部位外,主控項目要逐條審核是否符合驗收規范條款規定,一般項目必須寫清楚現場記錄的真實數據偏差,不能隨意填寫。所填寫的資料必須保證真實有效性。 3、資料分類歸檔整理 施工資料需按照土建、節能、采暖、電氣、消防等專業進行區分。要按管理資料、質量控制資料、安全和功能檢驗資料、環保節能、工程竣工驗收資料等分類整理。從原材料、各施工工序驗收、施工、竣工、工程交驗等跟隨施工進度進行資料的整理。各專業需按照歸檔的要求清點份數進行匯總。資料需根據專業進行分類,并一一列出資料歸檔的目錄,便于資料竣工進行驗收審核。整理的資料需跟隨工程實體一起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需各職能部門管理和本單位保管的資料交于相應保管部門進行保存。 2 工程資料管理職責(1)工程資料的形成應符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工程合同和設計文件等。 (2)工程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和審查工作應有專人負責,該人應按規定取得相應的崗位資格。 (3)工程資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應與工程進度同步。 (4)工程各參建單位應將工程資料的形成和積累納入工程建設管理各個環節和過程。 (5)工程各參建單位應確保各自所收集、整理出來的資料真實、有效、完整,嚴禁對工程資料進行隨意撕毀、換頁、修改、涂寫、偽造等。資料的原始記錄應為真實的現實原始記錄,當需要某種資料而無法取得原件時,可以采用“有效復印件”。所謂有效復印件,即使用原件復印,可以清晰加以辯認,加蓋原件有效單位公章、有效經手人簽字并注明原件存放地的復印件。 (6)工程資料移交期限規定:建設單位應在工程竣工驗收后三個月內將工程資料移交城建檔案管;監理單位應在竣工驗收后兩個月把資料移交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實行技術負責制,負責編制兩套施工資料,其中移交建設單位一套,自行存放一套,移交時間一般是在竣工后一個月內。 3 工程資料管理方法①工程資料的系統化管理。 工程資料和檔案文件材料具有數量大、種類繁多、涉及面廣等特點,同時國家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工程資料編制和檔案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高層次的、多樣化的管理要求,傳統的管理方式已經很難滿足工程技術人員對資料編制和檔案管理的要求,這就需要在工程實施中充分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全面實現資料檔案編制、管理、統計、編目、檢索和歸檔等工作的自動化,推動傳統的資料檔案管理技術和方法的變革,提高施工技術資料編制及管理水平。例如,我們可以采用基于J2EE技術的工程資料管理軟件開發項目。 它通過對基于WEB的辦公、項目、文檔管理等活動進行具體、詳細的需求分析,從高效、安全、穩定、實用的角度出發進行系統設計,在分析和設計的基礎上組織開發,達到良好的資料分類及整理工作。系統分為遠程辦公、項目管理、文檔管理三大功能模塊,集辦公、管理和資源建設于一體,各個模塊的功能相對獨立,但是在整個系統中的關系又十分緊密。該系統采用UML方法進行系統分析,建立系統的功能模型和對象模型,采用Java、Servlet、JsP、JavaBeans組件等技術進行系統開發,在充分發揮這些技術特點的基礎上,結合J2EE平臺對它們強有力的支持,提高了開發效率和開發質量,縮短了開發周期,提高了代碼的復重用性,減少了維護工作量,而且,通過J2EE和CORBA技術(具有開放性、跨平臺、跨語言的特性)的結合,很好地解決了企業應用中各種分布式對象的互操作,方便了各個不同單位資料及信息采集后的集成。 
②工程資料的網絡化整理。 技術資料信息的匯總、歸檔和管理應根據建設單位檔案管理的具體要求,參照國家和省市、建設單位對檔案管理的實施辦法,并結合工程特點進行整理、分類、造冊、歸檔,科學系統地整理合同文件和各種技術檔案資料,確保工程綜合信息檔案分類清楚、合理、完整,法律性文件手續齊備,做到技術檔案、圖紙資料和工程實物同步,以實現施工技術資料的動態整理。這項任務可以通過WEB方式實施現代工程資料管理,例如通過一個完整地支持基于WEB工程資料管理的系統,通過基于WEB的檔案管理系統可以從網頁開發工具和網站建設角度出發,進行項目管理和資料分析,實現對工程資料的網絡化管理。 由于施工資料管理系統與辦公自動化中,收、發文處理的對象都是文件,收、發文拓展了施工資料管理系統工程OA(工程辦公自動化)的功能,而施工資料管理系統為收、發文直接提供文件編輯、傳送與歸檔的功能。這項網絡化的優勢在于:系統網絡化的實現采用C/S與B/S組合結構,支持多用戶并行操作,能夠滿足公路建設項目管理模式的需要;OOP技術、COM技術、數據庫技術、WEB技術和GIS(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等是提高工程管理方面軟件開發水平的主要手段,實現工程資料的網絡化管理。 ③加強工程資料的歸檔管理。 在系統化和網絡化的基礎上,我們應同時加強工程資料中紙質文檔的歸檔管理。工程技術資料的歸檔質量和時效直接影響單位工程的資科交接和竣工決算,所以施工資料必須嚴格按照文件歸檔標準進行歸檔。歸檔文件必須完整、準確、系統,能夠反映工程建設活動的全過程。歸檔的文件必須經過分類整理,并應組成符合要求的案卷。 在工程資料的歸檔中,立卷應遵循工程文件的自然形成規律,保持卷內文件的有機聯系,便于檔案的管理和利用。施工文件可按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專業、階段等組卷;竣工圖按單位工程、專業組卷、竣工驗收文件按單位工程、專業等組卷,通過以上方式,我們可以實現工程資料保管和查找中的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