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三高疾病肆虐橫行。 正當人們努力對抗三高時,第四高又橫空出世,它就是'高尿酸'。 高尿酸在古代是王侯將相的'專利',主要是因為他們飲食條件較好,運動量少,易得痛風青睞。 而今,這種疾病越來越呈現'平民化'的趨勢,如果不能正確對待,很容易引發痛風等多種并發癥。 尿酸多高才算高呢? 醫學上把血尿酸的正常值按性別不同做了區分。 對成年人來說,男性:149~416μmol/L;女性:89~357μmol/L; 超過420μmol/L,就可以稱為'高尿酸血癥'。 這時,就算沒有出現明顯不適,也要接受降酸治療。 辟謠:喝堿性水能降尿酸嗎? 很多人認為尿酸高就喝點堿性水,可以達到酸堿平衡的效果,以達到降血酸的目的。 以蘇打水為例,市面上出售的蘇打水雖仍然打著弱堿性的旗號,但是所含的碳酸氫鈉含量是極少的,它并不足以堿化血液中的尿酸。 而且蘇打水在制作的過程中,大多會加入一些添加劑或香精,大量食用,不僅達不到降酸的效果,還會加重身體的代謝負擔,很可能導致體內的鈉鹽濃度升高,誘發高血壓。 所以,高尿酸患者千萬不要單純的依靠堿性水降酸,沒有明顯的效果。 醫生建議:日常降酸,早晚堅持5件事,尿酸蹭蹭往下掉。 白天 第1件:忌貪吃 中國是世界上最會吃的國家,沒有之一。 不管是南方的婉約派小炒,還是北方的豪放派亂燉,各有各的風味,都讓人流連忘返。但是對于高尿酸患者來說,卻不是什么食物都能往嘴里塞的。 肉類食物:動物內臟、肥肉等; 海鮮類食物:干貝、蛤蜊、牡蠣、小魚干等; 湯類:濃肉湯、高湯等。 這類食物含有大量嘌呤,長期食用,會導致嘌呤代謝尿酸增多,加速尿酸結晶的生成,誘發痛風來臨。 一旦確診尿酸高,盡量控制嘌呤攝入,減輕身體負擔。 大部分人分不清楚食物的嘌呤含量,給大家做了一張嘌呤含量圖,可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選擇。 第2件:不宜劇烈運動 眾所周知,運動可以提高身體代謝速度,減少尿酸沉淀。 但是劇烈運動對于高尿酸患者來說,卻是不合時宜的。 劇烈運動后,身體會代謝出乳酸,乳酸抑制尿酸排泄,導致血液尿酸值直線上升,易發痛風。 另外,運動強度較大身體的排汗量也越多,水分流失嚴重,也會影響尿酸水平。 第3件:勞逸結合莫勞累 社會的飛速發展,要求人們也要不斷進步。 但是忙碌的生活、高強度的工作節奏都會導致疾病多發,血脂粘稠心血管疾病上身,也會影響尿酸的含量。 建議,工作時一心一意,休息時盡量勞逸結合,身心愉悅,對于減少尿酸升高也有一定益處。 晚上 第1件:少喝咖啡 熬夜似乎成為社會普遍的通病,特別是上班族,熬夜時喝杯咖啡是提神的好方法。 但是咖啡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堿,長期食用會影響體內嘌呤代謝紊亂,不利于尿酸的排泄。 特別是高尿酸患者,建議少喝咖啡。 第2件:睡前泡腳 泡腳不僅是一種愛干凈的體現,還可以加速血液循環,代謝血液垃圾,對于高尿酸患者來說,有助于尿酸結晶的溶解。 每天熱水泡腳10分鐘,還可以緩解痛風發作的疼痛。 除此之外,這3個時間段利用好,尿酸不高,痛風不來。 喝水時,補充黃酮類化合物 補充黃酮類化合物,減少痛風發作 黃酮類化合物,是一種抗炎鎮痛的元素,也是人體必需的元素;還是目前,痛風病人缺乏最嚴重的元素。 研究發現,黃酮類化合物有助于減少嘌呤的合成、平衡血尿酸值、溶解尿酸結晶,提高免疫力,調節尿酸代謝,防痛風,從而減少痛風石形成,預防關節疾病。 根據2019年《GOVT痛風健康膳食金字塔》得知,食物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含量排名如下: 睡覺時,少打呼嚕 打呼嚕是一件非常常見的事情,很多人認為這些無關緊要,也是控制不了的事情。 但是常年打呼嚕,容易患上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血氧含量降低明顯。當機體長期處于缺氧狀態下時,細胞的核苷酸代謝增加了,會產生大量嘌呤物質,加大痛風發作幾率。 建議,打呼嚕人群盡量盡早就醫,最大程度的降低對身體的傷害。 ![]() 吃藥時,謹慎一點 控制尿酸,食療固然重要,但并不能代替藥物治療。 建議,高尿酸患者謹遵醫囑,適量服用阿司匹林、利尿劑、青霉素等藥物。一旦尿酸長期穩定在正常值內,可咨詢醫生后停藥,避免長期服藥對肝臟造成負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