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腎病(DKD)是糖尿病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也是終末期腎病的重要病因。合理的血糖控制可延緩糖尿病患者蛋白尿、腎功能減退的發生和進展。那么,臨床管理時該如何選擇降糖藥呢? 血糖控制目標 ? 糖化血紅蛋白(HbA1c)〈 7%; ? eGFR<60 ml/min/1.73 m2的DKD患者HbA1c≤8%; ? 對老年患者,HbA1c控制目標可適當放寬至8.5%。 由于CKD患者的紅細胞壽命縮短,HbA1c可能被低估。在CKD 4-5期的患者中,可用果糖胺或糖化血清白蛋白反映血糖控制水平。 抗高血糖藥物的選擇 抗高血糖藥物包括雙胍類、磺脲類、格列奈類、α-糖苷酶抑制劑、噻唑烷二酮類、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劑、胰高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 (SGLT2)抑制劑以及胰島素。 研究顯示,SGLT2抑制劑具有降糖以外的腎臟保護作用。GLP-1受體激動劑亦有初步證據顯示可改善腎臟結局。因此,對于合并CKD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考慮優選有腎臟額外保護的降糖藥物。2018年美國和歐洲糖尿病學會關于2型糖尿病高血糖管理的共識推薦:合并CKD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雙胍后血糖不達標,且eGFR在合適水平,可優選SGLT2抑制劑;如SGLT2抑制劑不耐受或有禁忌,宜選擇GLP-1受體激動劑。 不同慢性腎臟疾病分期時抗高血糖藥物的應用 粗實線:正常劑量使用;細實線:調整劑量;虛線:慎用 二甲雙胍 二甲雙胍主要以原形經腎小管排泄。作為2型糖尿病控制血糖的首選藥物,二甲雙胍本身不會對腎功能有影響,但在腎功能不全時,二甲雙胍可能在體內蓄積,甚至引起乳酸性酸中毒。 臨床上需根據患者eGFR水平決定二甲雙胍是否使用以及用藥劑量:eGFR 45-59 ml/min/1.73 m2減量,eGFR<45 ml/min/1.73 m2禁用。美國/歐洲糖尿病學會聯合建議放寬二甲雙胍用于中度腎功能不全2型糖尿病患者的限制,僅在eGFR<30 ml/min/1.73 m2患者中禁用,eGFR在30-45 ml/min/1.73 m2的患者依然安全,但應減少藥物劑量。 蛋白尿并非使用二甲雙胍的禁忌。患者應激狀態時(如嚴重感染、急性心衰、呼吸衰竭等)應停用二甲雙胍,特別是當患者有急性腎損傷時。 碘化造影劑或全身麻醉術可能對二甲雙胍的腎臟排泄有一定影響,對于eGFR>60 ml/min/1.73 m2的糖尿病患者,造影或全身麻醉術前不必停用二甲雙胍。對于eGFR在45-60 ml/min/1.73 m2的DKD患者,使用造影劑前或全身麻醉術前48 h應當暫時停用二甲雙胍,完成至少48 h后復查腎功能無惡化可繼續用藥。 胰島素促分泌劑 大部分磺脲類藥物(如格列美脲、格列齊特、格列吡嗪等)由肝臟代謝,原形及代謝物主要經腎臟排泄,因此在腎功能受損的患者中可能蓄積。由于磺脲類藥物促進胰島素分泌,eGFR下降患者接受磺脲類藥物治療的低血糖風險增加,應加強血糖監測。 一般情況下多數磺脲類藥物在CKD 1-2期無需調整劑量,3期減量,4-5期禁用。格列喹酮通過膽汁在糞便中排出,僅有5%通過腎臟排出,用于CKD 1-3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時無需調整劑量,4期需謹慎用藥,5期禁用。 瑞格列奈及其代謝產物主要經肝臟代謝,通過膽汁排泄,少部分經腎排泄,因此瑞格列奈可應用于腎功能不全患者,但CKD 4、5期或腎臟移植、透析者,建議減少劑量,以降低低血糖風險。那格列奈主要在肝臟代謝,83%經過尿液排泄,但在eGFR 15-50 ml/min/1.73 m2的糖尿病患者中生物利用度和半衰期與健康人相比差別不大;輕中度腎臟損害無需調整劑量,在CKD 5期患者,其活性代謝產物水平蓄積,應謹慎使用。 α-糖苷酶抑制劑 α-糖苷酶抑制劑(如阿卡波糖、米格列醇、伏格列波糖等)口服后被胃腸道吸收不到1%,故一般認為對腎功能無影響。但隨著腎功能降低,α-糖苷酶抑制劑及其代謝產物的血藥濃度顯著增加,eGFR< 25 ml/min/1.73 m2患者應禁用阿卡波糖,eGFR<30 ml/min/1.73 m2患者慎用伏格列波糖。 噻唑烷二酮類(TZD) 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如吡格列酮和羅格列酮)主要經過肝臟代謝,大部分吡格列酮經膽汁由糞便清除。羅格列酮可被完全代謝,無原形藥物從尿中排出,其代謝產物從尿液(64%)、糞便(23%)排出,腎功能下降的患者無需調整劑量。嚴重腎功能障礙應禁用吡格列酮。 需要注意的是,TZD可增加水鈉潴留風險,對于紐約心臟學會標準心功能Ⅲ-Ⅳ級的患者,不宜使用。 GLP-1受體激動劑 GLP-1受體激動劑包括利拉魯肽、艾塞那肽、利司那肽等。利拉魯肽代謝產物可通過尿液或糞便排泄;艾塞那肽經蛋白水解酶降解后,主要通過腎小球濾過消除;利司那肽通過腎小球濾過清除,然后經過腎小管重吸收及后續的代謝降解,產生更小的肽和氨基酸,再次進入蛋白質代謝過程。這類藥物均可應用于CKD 1-3期患者,ESRD患者不建議使用。 DPP-4抑制劑 DDP-4抑制劑包括利格列汀、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維格列汀以及阿格列汀等。利格列汀主要以原形通過腸肝系統排泄,腎排泄低于給藥劑量的5%,因此使用不受腎功能降低的影響,用于CKD 1-5期的患者均無需調整劑量。西格列汀主要以原形從尿中排泄,eGFR>50 ml/min/1.73 m2不需要調整劑量,eGFR在30-50 ml/min/1.73 m2之間劑量減半,eGFR<30 ml/min/1.73 m2減為1/4劑量。沙格列汀在肝臟代謝,通過腎和肝排泄,eGFR<45 ml/min/1.73 m2劑量減半。維格列汀代謝后約85%通過尿液排泄,中度或重度腎功能不全患者中劑量減半。阿格列汀主要以原形通過尿液排泄,中度腎功能受損患者劑量減半,重度患者使用1/4劑量。 SGLT2抑制劑 SGLT2抑制劑包括達格列凈、恩格列凈和卡格列凈等。達格列凈及相關代謝產物主要經腎臟清除,一般eGFR<60 ml/min/1.73 m2時不推薦使用,但有研究顯示在45-60 ml/min/1.73 m2時使用達格列凈是安全有效的[63]。恩格列凈經糞便(41.2%)和尿液(54.4%)消除,eGFR<45 ml/min/1.73 m2禁用。卡格列凈經糞便(51.7%)和經尿液(33%)排泄,eGFR在45-60 ml/min/1.73 m2時限制使用劑量為每日100 mg,eGFR<45 ml/min/1.73 m2的患者不建議使用。SGLT2抑制劑的降糖作用隨腎功能減退而下降,直至無明顯療效。應注意的是,SGLT2抑制劑可能增加尿路及生殖道感染風險,患者應適量增加飲水,保持外陰清潔,必要時給予監測和治療。 此類藥物除通過抑制SGLT2降糖外,還具有降壓、減重、降低尿酸等額外獲益,上述作用可能與管球反饋、腎臟局部血流動力學改善以及某些代謝效應有關。 胰島素 沒有確鑿證據表明胰島素治療有降糖之外的腎臟獲益,胰島素治療的目的是改善血糖控制。在DKD的早期階段,由于胰島素抵抗增加,胰島素需求可能增加。對于中晚期DKD患者,特別是CKD3b期及以下者,腎臟對胰島素的清除減少,胰島素需求量可能下降。對于CKD 3-5期患者在聯合應用胰島素和胰島素促泌劑時應小心,因為低血糖的風險很高。對于老年患者應盡量優先選擇基礎胰島素,從而避免低血糖發生。 來源:中國糖尿病腎臟疾病防治臨床指南. 中華糖尿病雜志. 2019,11(1) : 15-28. |
|
來自: 浪跡天涯soyxqc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