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公司的內在價值是價值投資的基礎。做價值投資肯定是要研究一個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的,從而更好的判斷一個公司的內在價值,做出值不值得投、什么時候投的投資決策。所謂“謀定而后動”,在做投資前做好研究才會笑對波動,淡看喧鬧。 很多人認同價值投資理念,但對單個公司研究卻無從下手,而研究公司的內在價值又是價值投資的基礎。 感謝大家的支持!另外,雪球賬號深見股市被永久禁言(無故受害),大家轉到新號“深見股市1”,深見將努力分享更多精彩內容! 1、收入 (1)我們先從收入規模上了解下行業情況,看看伊利股份在所處行業中處于什么地位。 我們在收集其它上市乳企的信息時候,發現除了伊利股份公布了2018年度業績情況外,其它乳企都沒有 公布2018年度報告。(不礙事,我們就以2017年度收入規模看看行業情況) 通過下圖選取的乳企行業內代表公司,我們發現伊利股份從收入規模上來看,無疑是行業龍頭,蒙牛乳業緊隨其后,光明乳業第三,但與伊利和蒙牛收入差距較大,其它一些乳企更是收入規模非常小。 可見,中國乳企呈現的是雙寡頭格局,伊利股份處于龍頭地位。 (2)我們再來看看近幾年伊利股份的收入增長情況 在每年年報中查詢收入相關數據就行了。(非常簡單)先去巨潮資訊網搜索伊利股份,然后查詢公告(可以按條件查詢年報),在每年年報中查詢相關數據就好了(這里也可以按ctrl+f進行關鍵詞搜索,直接搜索收入即可),至此伊利股份每年的收入數據就出來了。【不會的朋友一定要記下來,能幫你提高很多效率】 于是,從下表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伊利股份2010-2018年收入復合增長較好,除了2016年基本無增長外,其它年度增長都不錯,2018年更是取得較好增長。 至此,我們有理由相信:伊利股份未來幾年收入依然保持較好增長。(當然從行業背景也能得到驗證,反正深見我是相信的) (3)收入細分情況—按產品、量價、地區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知道,伊利股份收入增長是不錯,但是伊利股份收入到底是如何構成的?又是哪塊業務主要推動其增長的?未來能否繼續推動下去?有沒有可能出現新的收入推動點? 按產品: 這時,我們就需要拆分伊利股份收入構成來看了。 從2018年年報中我們可以看出,伊利主營業務主要分三大塊:液體乳、奶粉及奶制品、冷飲。其中液體乳業務占比高達84%。 翻看歷史數據,縱向來看的話,也是液體乳業務增速最快,可見伊利股份收入增長主要是靠液體乳業務的拉動。 2011-2018年液體乳業務保持穩定較快增長,除了2016年保持個位數增長外,其它年份都保持雙位數增長。 而奶粉及奶制品增長波動最大,有時候保持兩位數增長,有時又是兩位數負增長。 冷飲業務相對保持穩定,近幾年有慢慢加快增長趨勢。 按銷量、價格 近年公司收入增長主要是靠銷量增長以及結構升級帶動。 按地區: 公司業務按地區分為三塊:華南、華北、其它。其它地區占比最大,華北占比高于華南,但總體各地區收入相對均衡,體現了伊利全國性乳企龍頭的地位和實力。 從歷史發展情況來看,各地區業務保持穩定均衡發展。 伊利的銷售模式基本是經銷模式,直銷占比很小很小。 2、營業成本和毛利率 (1)營業成本 伊利2009-2018年營業成本復合增速為11.41%,營業成本隨收入增長而不斷增長,但是成本復合增速略低于收入增速。 成本細分—直接材料占比近90%,絕對的大頭 直接材料也就是原奶、包裝材料等。我們知道了原奶價格走勢對成本的影響很大,也就是對公司業績情況影響很大。(原奶走勢這里就不展開了) (2)毛利率 橫向來看,跟同行業相比,伊利股份的毛利率最高,體現了行業龍頭的優勢和地位,盈利能力更強。 縱向來看,伊利毛利率從2013年后整體處于不斷爬升狀態,在2016年達到近年最高,2017、2018年毛利率沒有高過2016年。 毛利率細分來看,奶粉及奶制品毛利率最高,高達近55%,冷飲產品次之,45%左右。 小結—隨著消費升級與市占率提升,伊利毛利率有望不斷提升。(變成事實的話也要看成本端是不是增速較慢了) 3、期間費用 2010-2018年伊利三費費率(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在2013年達到最低后總體不斷攀升,2018年達到29.05%,近年來最高。 2018年伊利三項費用中,銷售費用占大頭,占比達85%,其次為管理費用占比15%,財務費用是負的,也就是帶來收益0.6億。 銷售費用中,廣告營銷費占比達55%,其次裝卸運輸費占比22%,銷售員工薪酬占比19%。 費用細分—銷售費率從2013年后攀升明顯,增速比前面說的三費費率整體增長更快。主要是廣告宣傳費明顯增加,導致銷售費用率高企。 費用細分—管理費率(研發開支包括在內)下降明顯,在2012年達到最高后不斷下降 小結—伊利三費費率在2013年達到最低后總體不斷攀升,主要是銷售費用增長較快,而其中廣告營銷費用較快增長是主要原因。考慮到蒙牛乳業對于伊利的不斷追趕,預計短期內伊利銷售費用率仍不會出現明顯下降。 4、營業外收支-占比很少,可以忽略不計
5、所得稅和所得稅率—所得稅率15%左右。這跟國際西部大開發政策適用地區適用15%的優惠稅率有關。
6、凈利潤 橫向對比同行業來看,伊利股份2017年凈利潤遠高于其它公司,就是跟蒙牛乳業比也是蒙牛的3倍。(大家如果還記得前面收入那塊的話,應該知道兩者收入差距并不是太大,但是為什么凈利潤缺差別這么大呢?大家如果感興趣可以試著自己去找找答案) 縱向來看,2010-2018年凈利潤取得較好增長,年復合增速達30.26%,明顯高于收入的復合增速。從圖中看,除了2012年凈利潤回落外,其他年度均取得較好增長。 每年收入和凈利潤具體增速是這樣的—收入增長比較穩定,凈利潤增長波動比較大。 結尾: 至此,我們在這里對伊利股份從收入到凈利潤的每個項目都有個總體的了解,發現伊利股份相比同行業來說,收入、毛利率、凈利潤都遙遙領先,龍頭優勢非常明顯。伊利股份收入年年取得穩定增長,凈利潤雖然早幾年波動較大,但凈利潤近年來也趨于比較穩定的增長,近9年凈利潤復合增速更是遠高于收入增速。未來,隨著渠道下沉、市場份額提升和結構升級,伊利股份收入有望繼續穩定增長,如果等到競爭格局相對穩定,銷售費用端下降,那么伊利股份凈利潤有望取得更快發展。 |
|
來自: 昵稱58786575 > 《深見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