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柏林! 戰爭到了收官階段,蘇聯五路大軍直搗柏林。1945年4月5日,朱可夫宣布了斯大林的命令,4月16日發動對德最后一戰,攻克柏林。 在取得一些列重大勝利,敵我兵力對比發生了根本變化的時候,朱可夫提醒自己,也提醒廣大指戰員,決不能掉以輕心,決不能輕敵。一是蘇軍在二戰期間,還沒有攻克過像面積達到90平方公里的柏林這樣的大城市。二是此時此刻,柏林已經變成了一座堡壘,也聚集了很大的軍事力量,德軍在這兒還有:214個師,100多萬人,3300架飛機,1.04萬門大炮和火箭炮,1500輛坦克和自動大炮;此外還有8個師的預備隊和200多個由市民組成的人民沖鋒隊營,總數超過20萬人。柏林的防御是兵力密集的縱深防御,包括兩個部分奧得河—尼斯河地區和柏林防御地域。奧得河—尼斯河地區構筑有縱深20~40公里的三道防御地帶;柏林防御地域包括外層、內層和市區三道環形防線。在重要地帶,如屈斯特林登陸場和科特布斯,每3公里正面就有1個師,每1公里正面就有60門火炮、17輛坦克。 蘇軍最高統帥部為此,準備了包括162個師250萬兵力,和比德軍多3.1倍的坦克和自行火炮,多1.3倍的飛機。朱可夫進一步決定采取密集突擊的戰術,在作為突破口的比較狹窄地段上,部署了68個步兵師、2.2萬門大炮和火箭炮、3155輛坦克,1公里戰線大炮和火箭炮的密度超過了300門。 4月16日凌晨3點,萬炮齊射,可能是人類戰爭史上規模最強大的炮擊開始,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在第一天就消耗了高達123.6萬發炮彈,其中50萬發炮彈用在了一開始對柏林的25分鐘的炮擊中。第一天,空軍也出動了6000多架次,柏林上空就沒有停止過蘇軍飛機的轟鳴。朱可夫的目的就是先發制人、先聲奪人,要從意志上先摧毀德軍。 但在納粹的宣傳和動員下,德軍仍繼續效忠希特勒,堅決遵照希特勒的戰令,頑強的保衛柏林。蘇軍不得不陷入艱苦的巷戰,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為了避免這一狀況,蘇軍決定繼續以炮火開路,在接下來的4月21日至5月2日,1.1萬門大炮同時向柏林開火,整整發射了80萬發炮彈,把筑有戰爭堡壘的街道幾乎夷為平地。 5月1日夜,紅旗在國會大廈上升起,希特勒自殺。朱可夫宣布,德國要在早晨10點鐘以前無條件投降,但沒有得到戈培爾的回應。于是,對柏林的猛攻一波一波的持續,蘇德軍人的血肉之軀不停的倒在對方的炮火之下……終于, 5月2日1點50分,柏林城防司令部宣布停止軍事行動。5月2日早晨,已經被俘虜的柏林城防司令官魏德林格,命令德國軍隊停止抵抗。到15時,德軍全部放下了武器。 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了,二戰結束了! 斯大林決定舉行一次盛大的閱兵式,來慶賀這一偉大的勝利。同時,斯大林把閱兵首長這一無上榮光的榮譽給了朱可夫——這位為二戰的勝利做出了卓越貢獻的紅軍元帥。1945年6月27日,朱可夫騎著高頭大馬,走過莫斯科紅場,走過跟他一起浴血奮戰的兒男,心潮澎湃,浮想聯翩。這時的朱可夫,也走到了他人生的巔峰時刻。 
鳥盡弓藏的文化,不止是東方所特有的。1946年4月10日,朱可夫被從柏林召回,就任蘇聯陸軍總司令。到了7月份,《真理報》刊登了一則消息:“朱可夫被調到敖德薩軍區,擔任一個不重要的職位?!币粫r流言四起。真相據說有三個:一是功高蓋主,斯大林作為最高統帥,在二戰中作用和地位是絕對不能受到威脅,有一次會議上,會議主席就曾粗暴地朱可夫嚷道:“我們勝利的功勞不屬于你,而屬于黨及其領袖!”;二是朱可夫對斯大林不滿和厭惡,主要是他認為斯大林貪天功為己有,把戰爭的勝利完全歸功于他自己的天才。三是朱可夫歷來主張軍事優先,輕視黨和政治工作在軍隊中的地位和作用。另外,撤去朱可夫的重要職務,還能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 斯大林這時對朱可夫的態度非常惡劣,對他極盡貶低嘲笑之能事。赫魯曉夫在1956年的蘇共第20次代表大會上,描述了斯大林對朱可夫的攻擊和謾罵,他說:“你曾經贊揚過朱可夫,但是他不值得贊揚。據說在每次戰役開始之前,朱可夫總是做出這樣的動作:他取一把泥土,嗅一嗅,然后說——我們可以開始攻擊,或者相反地說——原來計劃的戰役不能進行?!贝撕?,朱可夫一路下行,直至成為蘇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物。這樣的日子一直到斯大林于1953年3月去世才結束。 1953年3月6日,斯大林去世的第二天,朱可夫擔任國防部副部長,1955年2月,擔任國防部長。其間,朱可夫極力推行他的軍事一長制,政工干部成為軍事首長的副職,并得到有效的貫徹,朱可夫本人也逐漸獲得了權力和威望。盡管赫魯曉夫也完全贊成朱可夫的這一思想,但這個時期他的權力還沒有得到鞏固,需要朱可夫的而支持,因此選擇了沉默。 但是隨著赫魯曉夫權力穩固后,對朱可夫的打壓再次來臨。赫魯曉夫為了剝奪朱可夫對軍隊的控制權,用了明升暗降的策略,把他提升到部長會議副主席的崗位。在會議室, 朱可夫得知赫魯曉夫的打算后,氣得面紅脖子粗,死死地盯著赫魯曉夫那張臉,猛然間有種受騙上當的恥辱感。就在4個月前,赫魯曉夫的滅頂之災,正是由于他的保護和支持,才得以免除。然而,事情并沒有結束。有關方面,甚至朱可夫的下屬等,開展了對朱可夫的有組織的、大范圍的批判,指責朱可夫失去了黨員應有的謙虛,辜負了黨對他的信任……直到朱可夫被宣布退休。 1965年,赫魯曉夫下臺,朱可夫被恢復名譽。5月8日,勃列日涅夫在擔任蘇共中央書記,并在克里姆林宮發表重要演說中提到朱可夫的名字時,聽眾席上掀起了暴風雨般的熱烈掌聲,整整持續了5分鐘,這反映出人民的意志和心聲。1966年12月,朱可夫70歲生日,被授予國家最高勛章——列寧勛章,朱可夫受到了應有的尊敬和愛戴。 朱可夫元帥蘇軍歷史上,也是世界軍史上榮獲勛章、獎章和光榮稱號最多的人,連同帥星總計42枚。包括蘇軍的15枚最高級勛章和11枚獎章,世界各國政府授予的15勛章和獎章。這些充分展現了他杰出的軍事才能和無與倫比的貢獻,折射了他偉大與輝煌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