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用藥除須參考文獻記載外,還須結合實際經驗。現就個人對大黃的臨床應用,介紹如下: 大黃的應用范圍 1、攻下:大黃味苦性寒,走而不守,能清陽明熱,滌宿食,推陳致新。適用于內熱屬實而大便燥結者,但體弱虛寒者禁用。 2.、清熱:大黃苦能泄火,寒能清熱。對溫邪化熱,壯熱神昏,甚或譫語,肺胃火熾,鼻瘡唇腫,牙痛口糜;濕熱下痢,便血腸風,肝熱風火上擾,目赤腫痛,以及熱迫陽絡之吐血、衄血、溺血等,實于實火蘊熱者,都可選用。 3、解毒:凡濕熱蘊毒,深入血分,發為瘡癬;膽火盛,耳中流膿;郁火內蘊,內藏生癰;及一切血分郁熱,皮膚瘡瘍,都可用以泄火解毒。 4.通瘀:大黃性善行走而人血分,故有活血通瘀功能。如因血瘀絡脈引起胸痛、脅痛、腰痛等而屬于實痛者,可用大黃通瘀,每能痛隨利減。 5.外用:大黃磨汁或硏粉外敷,可用于血分郁熱而生瘡疔癰瘍、燙傷及因濕熱而起的皮膚癢瘡。 總的說來,大黃味苦氣寒,走氣分兼入血分,所以具有清勢、解毒、通瘀的功能。 版權聲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