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注釋 參考資料: 1、余恕誠.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250 2、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26-980 詩人不直述戰事的進展,而將讀者置身于險象環生的局勢,感受緊迫的態勢。 首句“百戰沙場碎鐵衣”,詩人用平直敘起的筆法寫出了征戰環境之“苦”。“百戰”,意謂戰事頻繁。“碎鐵衣”,形容氣候惡劣,斗爭嚴酷。其中,“碎”字下得絕妙,頗值玩味。將士的愷甲都已凍碎難著,令人宛見“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的塞外荒寒景象。此外,唐軍將士因長期作戰,來不及休整,給養十分困難的情形,也可由此一“碎”字思而得之。 “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這里指敵軍的一員悍將。我方這位身經百戰的英雄,正是選中他作為目標,在突營闖陣的時候,首先將他射殺,使敵軍陷于慌亂 盛唐時期,國力強盛,君主銳意進取、衛邊拓土。詩人則為偉大的時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壯的豪情、譜寫了一曲曲雄渾磅礴、瑰麗壯美而又哀婉動人的詩篇。 賞析二 這是一首用樂府古題寫的邊塞詩,其內容已基本失去專寫“軍旅苦辛”的古義,也無法合樂歌唱,因而,有別于漢魏樂府曲辭中的(從軍行》。唐人以“從軍行”為詩題,一般來說,旨在標明詩歌題材屬“邊塞”一類而已。盛唐邊塞詩,從總體上看,大多氣勢磅礴,極富悲壯崇高之美。李白的這首詩就寫得辭健氣壯,慷慨激昂,有撼人心族的藝術魅力。 首句“百戰沙場碎鐵衣”,詩人用平直敘起的筆法寫出了征戰環境之“苦”。“百戰”,意謂戰事頻繁。“碎鐵衣”,形容氣候惡劣,斗爭嚴酷。其中,“碎”字下得絕妙,頗值玩味。將士的愷甲都已凍碎難著,令人宛見“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的塞外荒寒景象。此外,唐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1180篇詩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