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案明示:胡老“方證辨證”是辨證論治的核心。方證示人以規矩,是辨證的尖端。醫案無華麗的博引廣據,也無教條的論經說典。唯有“有是證必用是方”“一方可以治多病”“善用合方”,療效卓著。 《傷寒論》第317條末尾有“病皆與方相應者,乃服之”。 病者,即《傷寒論》目錄“辨太陽病脈證并治等六經病的證候(《傷寒例》第三,錄其證候診脈聲色)。 方者,即經方之方證。“病皆與方相應”即后世“方證相應”或“方證相對”之說。也就是說,“方證辨證”正確,就可以放心“乃服之”,肯定有療效。 醫者開處方,只要在陰陽、表里、虛實寒熱的辨證上,不出大的偏差,就有一定的療效。宋仁宗時,林億等校《金匱要略方論?序》謂:“嘗以對方證對者,施之于人,其效如神。”即是佐證。 在230個病案中,胡老看病處方,用柴胡者約占50%,以大柴胡湯合方者約占20%。縱觀古今中外(日漢方醫),胡老用大柴胡湯乃爐火純青,同學美名胡老雅號“大柴胡”,真是不虛。 研讀胡老醫案,猶如臨證見習。研讀大師方證辨證,您將略知端倪。 4月3日起我們將連載“胡希恕臨證醫案實錄”。 01 大柴胡合大黃牡丹湯 治痔瘡便血 蒲某,男,34歲,病歷號030093。 1964年3月9日初診:素患慢性肝炎,背痛已近愈,大便干燥甚,因而痔瘡又發作,肛門疼痛,服西藥緩下劑,大便帶血,肝區則隱痛,夜不能向右側臥睡已三四個月,食納尚佳,小便黃,睡眠多夢,舌苔白薄膩,脈細弦。 柴胡四錢,白芍四錢,半夏三錢,黃芩三錢,枳實三錢,桃仁三錢,牡丹皮三錢,冬瓜子三錢,大黃二錢,芒硝二錢(分沖),生姜三錢,大棗四枚,炙甘草二錢。 三付。 3月12日復診:藥后大便排出如水泡胖大海樣黏物,脅痛減輕,痔瘡疼痛已瘥,再與上方去芒硝以消息之,三付。 按 痔瘡疼痛便血,治以大柴胡合大黃牡丹湯。 02 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 治小便失禁 竇某,男,44歲,病歷號061817。 1964年7月16日初診:患慢性肝炎,肝區及腰背痛。近日咳嗽痰多,臥時則喘甚。自5月14日起,頭痛頭暈,咳喘甚則昏憒不知人。曾服苓甘五味姜辛夏仁湯、半夏厚樸湯、柴胡桂姜湯、小青龍加石膏湯,上癥時好時發。現癥:咳嗽吐白稠痰,并伴有胸痛,喉中痰鳴,活動則氣短。近因咳嗽較重又暈倒一次,失去知覺,片刻蘇醒,同時小便失禁(先后共有小便失禁四次),頭有時刺痛感,食谷尚可,二便自調,舌苔黃膩,舌質絳,脈弦滑數。 柴胡四錢,白芍四錢,半夏三錢,黃芩三錢,桂枝三錢,桃仁三錢(打碎),牡丹皮三錢,枳實三錢,大黃二錢,生姜三錢,大棗三枚,炙甘草二錢。 三付。 7月23日復診:服第一付頭煎藥后,便下膠紅狀物,頗黏,咳明顯減輕,頭暈好轉,沒有暈倒過,小便失禁已,脈數解,方既有效,仍宜繼服為佳,三付。 8月13日三診:半月余未服藥,眩暈瘥,前日晚小便又有失禁,咳又作并感氣短,再以前法加減治之。 柴胡四錢,半夏三錢,干姜二錢,細辛二錢,五味子三錢,杏仁三錢,白芍三錢,桂枝三錢,桃仁三錢,茯苓三錢,黃芩三錢,大黃二錢,大棗三枚,炙甘草二錢,枳實三錢。 三付。 按 肝炎,肝區及腰背痛,咳喘,暈厥,小便失禁。服辛溫止咳化痰藥,效不明顯。以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湯下之,取效為佳。藥后,排出棕色膠黏大便,可知瘀血已去。 03 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 治外感月經不調 王某,女,17歲。 1963年8月3日初診:月經不調,一月再見,有白帶,經常頭暈,昨夜發燒,大便三日未見,脈弦數,苔白厚,證屬外感月經不調。 柴胡四錢,黃芩三錢,生姜二錢,半夏二錢,大棗二枚,白芍二錢,枳實二錢,桃仁三錢,牡丹皮二錢,炙甘草一錢,桂枝三錢,茯苓二錢,大黃二錢。 二付。 按 外感發熱,月經不調,便秘苔白厚,予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 04 大柴胡合木防己及 桂枝茯苓丸化裁治肝硬化 劉某,男,54歲,病歷號118318。 1964年2月10日初診:慢性肝炎,肝硬化,仿茯苓導水法三付(未記錄)。 2月18日復診:面腫消減,余無進退,小便赤少,時有惡心,肝區時痛。 柴胡四錢,半夏三錢,黃芩三錢,白芍三錢,枳實三錢,桂枝三錢?桃仁三錢,茯苓三錢,椒目三錢,葶藶子二錢,木防己三線,大黃三錢,生姜三錢,大棗四枚。 三付。 2月21日三診:服藥后諸癥減輕,偶爾仍覺肝區痛,或微欲嘔,口干不欲飲,食納正常,大便稍軟,小便色黃,睡眠尚佳,舌苔根黃,脈弦細。 生黃芪五錢,桂枝三錢,茯苓四錢,木防己三錢,生姜三錢,大棗四枚,蒼術三錢,炙甘草二錢。 三付。 2月26日四診:服藥后,肝區未痛,已不欲嘔,只是大便數,小便黃赤量少,腹微脹,上方加砂仁二錢、蔻仁二錢、橘皮三錢、澤瀉三錢。三付。 3月3日五診:藥后面腫時有減輕,腹尚微脹,小便略增,但色仍黃,仍宗前意加減治之。 生黃芪五錢,桂枝三錢,黨參三錢,砂仁二錢,蔻仁二錢,橘皮五錢,蒼術三錢,澤瀉三錢,木防己三錢,茯苓三錢,生姜三錢,豬苓三錢,大棗四枚。 六付。 3月13日六診:面腫脹,下肢沉重,仍不了了,為仿越婢湯法以治其水。 大麻黃三錢,生姜三錢,大棗四枚,生石膏一兩半,蒼術四錢,茯苓皮三錢,炙甘草二錢。 三付。 3月17日七診:浮腫明顯減退,但尚未已,仍宜原方消息之,三付。 按 慢性肝炎肝硬化先予大柴胡合木防己及桂枝茯苓丸化裁治之。后因面目及下肢浮腫,給越婢加苓術湯,消其腫。 廈門胡希恕經方傳承授受班課程安排 |
|
來自: 彼案 > 《胡希恕-傷寒雜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