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古代詩詞,我們會發現有一種詩句中,詩人幾乎將全部的心力傾注在一兩個字上面,在高考中,詩歌鑒賞是一個重要的部分,其中“煉字”題目是詩歌鑒賞中的一個常見的題型,很多學生看到這種煉字題,總會不知所措,很容易丟分。接下來,小船就會給大家總結一下在詩歌鑒賞中“煉字”題型的答題步驟和技巧,希望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 一、“煉字”題常見問題類型 1.詩中某個字用得好(歷來為人們所稱道),簡要分析它好在哪里。 2.某一聯中哪一個字用得最好?說出你的理由。 3.本詩中的某字,在其他的版本中作某字,你認為哪一個好,為什么? 4.賞析本詩中某字的妙處或者分析某字的表達效果。 …… 二、答題技巧 在進行煉字題的解答中,我們首先要弄清楚讓我們賞析的這個字是哪一類型。在高考題目中,常見的煉字的類型有動詞、形容詞和虛詞(副詞、連詞等),此外,數詞、疊詞等也常有涉及。 (一)動詞 動詞是在煉字題目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動詞具有凝練、形象生動、傳神的特點。一些動詞有著一詞多用或者是活用的情況,在不同的情境中表達著不同的意境。所以在煉動詞的時候不僅要強調用的準確,還應該強調用的巧妙。比如,“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作者用一個“鬧”字不僅使人覺得杏花綻放的熱烈,甚至能夠讓人聯想到花叢中的蝶蝶飛舞的熱鬧景象,完美地將春天這種生機盎然的景象展現出來。 (二)形容詞 在古詩詞中,少不了對各種景物進行描寫,詩人在描寫的時候就需要運用一些形容詞來將抽象的景物具體化形象化。比如:“玉階空佇立,速鳥歸飛急。”其中“空”字表達白白地、孤獨地意思。一個空字將詩人苦苦等待而沒有結果的孤寂和惆悵表現出來,使主題更加鮮明。 另一種情況是,形容詞也可以活用作動詞,比如:“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其中“紅”和“綠”本是形容詞,但是在本詩中被用作動詞,既能夠表示鮮明的色彩,又能夠體現出一個動態的過程。 (三)數詞 經過精心選擇提煉的數量詞,在詩人的筆下能夠產生豐富雋永的詩情。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鄭谷《早梅》)中“一枝”原作“數枝”,何以最后改作“一枝”呢?因為題為“早梅”,言“數枝”不如“一枝”準確,更能體現節令之早,突出詩人對“凌寒獨自開”的早梅的喜愛之情。 (四)疊詞 在古詩中詩人運用疊詞一方面強調自己的情感,另一方面增加古詩的韻律,使詩歌更加生動形象。比如:“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王維《積雨輞川作》)句中的“漠漠”與“陰陰”這兩個疊詞分別寫出了水田廣漠空蒙,夏木濃蔭茂密的特點,前者開闊,后者幽深,形容貼切。 三、答題步驟 在回答古詩鑒賞這種題目的時候,我們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驟,這樣才不至于缺少得分點。 第一步:解釋該字或者該詞在詩句中的含義。 第二步:指出該字所運用的表現手法(比喻、擬人、對比襯托……) 第三步:結合古詩的背景,分析這個字所傳達出的情感、主題等。 四、題目演練 詠柳 宋·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依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問:請分析鑒賞“依”字的藝術效果。 解析:(第一步)“依”字有倚仗,依靠之意。(第二步)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柳條依靠東風飛舞地狂放之態。(第三步)不僅寫柳,更形象地諷刺了倚勢猖狂得志的小人。 以上是小船總結的高考詩歌鑒賞煉字題型的解題思路和技巧,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拿高分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