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一些太宰治的作品, 不能說是很多, 但也有了一些對太宰的想法, 或許有些是錯誤的, 但還是想說一下我個人的見解。 看過我師兄的讀后感, 稍感害怕。 但 好奇心害死貓 看完他的書評之后, 居然特想讀一下這部極其致郁的 《人間失格》 寫的不好,請見諒! 也或許成為你們讀此書的原動力(謎之自信) Whatever 后果。。。自負! 我讀的第一步日本作品是夏目漱石的《我是貓》。除了夏目漱石以外,間斷地讀了一些其他日本作家所寫的作品,在接觸太宰治之前,有幸讀了他的文學偶像——芥川龍之介的作品。 客觀得講,大多數人認為太宰治的作品充滿了頹廢悲觀,我不太不認同,但芥川卻配得上這四個字。 《羅生門》中的絕望不說,在《侏儒警語》中芥川多次也直接表達了對人的不信任。 “世上沒有絕對坦誠的人,縱使如古代管鮑之交,要是坦誠相見,感情連一天也維持不下去。”“我不具有良心,我具有的僅僅是神經。” 應該說芥川的這些思想很明顯影響了太宰治,也可以說太宰治早年的經歷契合了芥川龍之介對人的看法。 后來慢慢接觸一些稍正的作品,比如東野的探案系列,原想探案的東東不會給個人的三觀有啥影響,只不過增加點膽量,在和朋友聚會飯后多點談資而已,但是看完《白夜行》后居然也郁悶了(心大,一時半會兒抑郁不了)。 中間一度沒怎么接觸同類作品,直到師兄的書評出來! 太宰治 《人間失格》寫的不只是葉藏,也不只是太宰治,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這句話在有些時候,對于我們也是很適用的。 偽裝成一副笑臉去迎合別人,對于別人的要求無法拒絕; 即使讓自己受傷也不想給別人增添麻煩; 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缺乏激情,進而對于人生一切事物都失去了興趣,仿佛抑郁癥; 沒有主見,隨波逐流,甘心做一個犬儒; 不敢正視眼前的苦難,只是想著逃避,甚至不敢正視自己內心的需求。 這一切難道我們能說我們絕對沒有嗎? 我們匍匐于某種外在強加的道德與價值標準之下,一邊受著它的壓迫,事實上自己心里也清楚它對自己的壓迫,一邊卻又不斷地扭曲自己,懷疑自己,終于人間失格。 《人間失格》有它的特殊性,它不能反映一個時代更不能反映大多數人,它只是太宰治自我解剖后的醫療報告表,所以不要對號入座,而且不可避免地具有夸大的成分。 然而,這樣一部作品竟然在文學史上如此重要,同時也深入人心。 魯迅說:精神的潔癖,讓像太宰治一樣的人容不得半點的傷害,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卑微而自由。他想要打破什么,卻又沒有方向,他的痛苦在于他用心看著漆黑的世界。 雖然太宰治,被稱為無賴派文學大師,這本《人間失格》也是一本飽受爭議的破滅之術。但我卻想把“無賴”二字轉換為”無奈”,深深嘆息這個獨一無二的人。 何為大師?何為偉大之人?兩者共同點是做了一些別人沒有做的事。 所以還不如把他叫做一個獨一無二的人。太宰治的一生充滿傳奇,五次自殺,四度殉情未遂。 (1948年6月13日,太宰治先生在位于三鷹市的玉川上水與仰慕他的讀者投河自盡,他的尸體于19日被人發現。) 很多人可能認為他這樣做是荒繆的、是有點神經質的。但是我卻同情他內心的脆弱,同情他明明不敢面對這個世界,但卻用很諷刺自己的話語去修飾外在、去努力的迎合社會。每一次的自殺都是孤獨的解放,而每一次的“殉情”都是陪伴的自由。 很多人在評價《人間失格》時都強調這本書的特殊性,即它并不具有閱讀性和推廣性,但于我看,《人間失格》除了太宰治魔力般的文筆外,同時也塑造了一個典型人格,這大概就是這本書如此受關注的原因。 而這種典型人格是什么呢? 不太準確地描述,比較接近犬儒主義。 正如我上文所說, 匍匐于某種外在強加的道德與價值標準之下,一邊受著它的壓迫,事實上自己心里也清楚它對自己的壓迫,一邊卻又不斷地扭曲自己。 葉藏是個奴隸,他身上有著無與倫比的溫柔,同時亦有著令人震驚的奴性。 這種人完完全全是現代文明的產物,這種人實在太多。關于葉藏,你說他人渣也好軟弱也好這也好那也好,說白了造成葉藏整個一生悲劇的,就是他那骨子里的奴性。 太宰治更有勇氣,也更溫柔,因為和那些自以為漂亮干凈的人不同,他知道自己是“丑陋骯臟”的,所以他干脆把自己放在手術臺上向世人解剖自己,自覺地把自己釘上恥辱柱。然而,被釘上十字架的不僅有罪大惡極之人,也有耶穌。 所以我并不認為太宰治是一個奴隸,他是一個真正的革命家,正如他在《斜陽》里期待著那樣,他進行了一場偉大的革命。(沒看過,聽說的)正如《跑吧!梅樂斯》里的梅樂斯,他也曾有過放棄逃避自我安慰的時候,但他仍然堅持了下來。 最后的《人間失格》,不是對人類最后的求愛,而是對人類偉大的超越;不是太宰治絕望的遺書,而是太宰治溫柔的救贖。 讀完這本書的第一遍我的心情是壓抑的。 硬說太宰治頹廢消極,是非常不公平的,他其實是很可愛,很溫柔的人。不知道各位怎樣,反正我從這位“厭世者”寫下的文章中,看到了對生命的贊美,看到了對美的追求。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人間失格》之于我的意義,也可能和別人不同。 然而這位“偽小人”太宰治先生對世界和自己的愛,卻是不容置疑的。 現實中, 有的人把吃飯看成重要的事兒,寧可餓一頓,也絕不將就吃一口。 有些人把愛情當成神圣的事兒,寧可孤獨終老,也絕不將就找個人結婚。 有些人把生命的體驗當成至高無上,既然不能忠于自我去生活,莫不如在虛空中沉淪。 或許,這就是活在我們中間那些“人間失格者”的邏輯,而我們很早就會被教育到,如果秉承這樣的態度去生活,在現實的生活中你將毫無立錐之地。 我們應該學會容忍生活的不完美,寬容自己的言不由衷,拋棄忠于自我的生活理想,我們才能夠過得更好。 友情提示并重申,不要輕易嘗試《人間失格》 如果本文給您帶來不適,見諒! 開心最重要! 其實,悲劇作品的初衷不是讓人抑郁, 而是告訴我們, “希望苦難和悲劇只存在你的書中,而不是你的身邊” 希望大家都能笑口常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