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組建了一支高效的創業團隊之后,如何管理好創業團隊將是創業者的一門必修課。單個團隊成員本身也許都很優秀,然而一旦真正成為團隊一員時,他們可能會發現自己無法成功地融入團隊。進行有效的創業團隊管理,如選擇股權架構、解決團隊沖突、安排團隊激勵以及創業團隊企業家精神的傳承等,成為創業管理者必須認真加以思考的現實問題。 在管理創業團隊時需要考慮以下這些潛在的風險因素: 一、創業團隊的股權問題 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其決定了公司話語權的分配,決定了公司的領導層和治理模式直接影響企業價值。股權結構過于分散導致的“搭便車”和過于集中形成的“一股獨大”都不利于企業價值的提升,合理的股權結構對企業價值的提高至關重要。 股權平分的陷阱 真功夫是國內首家實現全國連鎖發展的中式快餐企業,其創始人為潘宇海、蔡達標、潘敏峰三人,潘敏峰是潘宇海的姐姐,是蔡達標的妻子。公司最初的股權結構為潘宇海占50%,蔡達標、潘敏峰夫妻二人占50%。后來蔡達標夫婦離婚,兩家對立、爭奪公司的股權和控制權,最終蔡達標鋃鐺入獄、潘宇海掌權。真功夫卻因內斗而融資不暢,估值縮水,上市遇挫,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創業伊始股權架構不合理所埋下的隱患。 無獨有偶,張勇夫婦和施永宏夫婦在創立海底撈時也采取均分股權的形式,四人各占25%股份。隨著企業的發展,張勇認為另外三個股東已經跟不上企業的發展步伐,于是先后讓他們離開海底撈,并從施永宏手中以原始出資的價格購買其18%的股權,以實現絕對控股,完成了股權架構的調整,保證了公司的順利發展。2018年9月,海底撈在香港上市。 二、創業團隊的沖突管理 創業團隊的成員在創業過程中總會發生矛盾,總的來說,由此引發的沖突可以分成: 01 認知性沖突 ● 團隊成員對有關企業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出現的與問題相關的意見、觀點和看法所形成的不一致。 ● 一般情況下,認知性沖突將有助于改善團隊決策質量和提高組織績效。認知性沖突能夠促進決策本身在團隊成員中的接受程度。 02 情感性沖突 ● 人格化、關系到個人導向的不一致。 ● 情感性沖突會阻止人們參與到影響團隊有效性的關鍵性活動,團隊成員普遍不愿意就問題背后的假設進行探討,從而降低了團隊績效。 在創業中,發生沖突幾乎是必然的。發生沖突的原因有很多:員工個性差異、信息溝通不暢、利益分配不均以及個人價值觀與企業價值觀不協調等。過多的沖突會破壞組織功能,過少的沖突則會使組織僵化,而不同的沖突對企業發展來說影響也會不同。在創業企業中,適當的認知性沖突對企業績效產生正面的影響,而情感性沖突大都是負面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對沖突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 處理團隊沖突——托馬斯-基爾曼模型 ● 按武斷性程度和合作性程度可以畫出一個矩陣: ● 可以看出,處理團隊沖突有五種方式:競爭、合作、回避、遷就和妥協。合作的方式無疑是解決沖突的最好辦法。 紅孩子“兄弟義氣”埋下隱患 2004年,徐沛欣、李陽、楊濤和馬建陽幾個好兄弟一起創辦了紅孩子,形成了CEO+3的管理格局,四人性格互補,徐、李、楊、馬四人組成的紅孩子核心團隊的協同作戰能力也成為風險投資人相信紅孩子的一個重要條件。從2006年開始,徐沛欣的話語權在引入多輪融資后逐步增強,紅孩子創始人之間的矛盾開始萌發。此時,李陽、徐沛欣的戰略分歧也在日益凸顯。是繼續專注于母嬰用品,還是引入化妝品、3C等品類做綜合B2C?李陽堅持前者,而徐沛欣堅持后者。 在二人矛盾無法調和后,風險投資人支持徐沛欣,楊濤也選擇站在徐沛欣一邊,董事會決定讓李陽離開。另外兩位創始人也因為內部原因而離開后,創始人團隊只剩下被認為代表資本意志的徐沛欣。2012年9月,蘇寧宣布以6600萬美元收購紅孩子。 三、創業團隊的激勵問題 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始終都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是:如何更合理地激勵創業團隊?這是創業團隊成員極為關注的話題,畢竟取得合理的收益是創業收獲的具體表征。能否解決好這個問題直接關系到創業企業的存亡。 四、團隊企業家精神的傳承 創業團隊的企業家精神并非將創業團隊內部的每一位成員看成個體意義上的企業家,而是看成集體意義上的企業家。通過分享認知與合作行動的方式,創業團隊創造性地識別、開發和利用創業機會,進而實現創建新企業和推動企業成長的管理活動。 1、創業團隊的企業家精神可以從四個方面加以衡量: ● 集體創新 創新是企業家精神的內核。具有集體創新意識的創業團隊成員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共同分析創業機會、共同探討創業資源獲取、共同研究化解企業成長危機的創造性方案中,來尋求快速成長。 ● 分享認知 相對于個體創業來說,采用團隊方式可以極大地提高對創業機會的認知水平。 ● 共擔風險 高風險往往與創業高收益相伴隨。個體創業者需要獨自面對外部不確定性,而創業團隊對風險不確定性的感知可以由團隊成員共同完成,以減緩由個體成員獨自承擔風險所帶來的巨大精神壓力和經濟損失壓力。 ● 協作進取 只有那些創業團隊內成員不但能夠認識到在一定范圍內堅持自治原則的重要性,而且還能夠充分相信采用協作方式以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的創業團隊,才稱得上真正的創業團隊企業家精神。 2、創業團隊的企業家精神傳承沿著兩條不同的路徑進行: ● 積極的組織承諾 當創業團隊成員得到了一種內在性的報酬 , 即他們的期望得以實現時,創業團隊所在的工作環境、工作效率以及協作精神使他們獲得了一種滿足感 , 在這種情況下,個體成員目標的實現引發了創業團隊成員以一種更為充沛的活力去參與創業決策活動,共同分擔風險,實踐創業行動方案。這方面的再次成功又會促使創業團隊成員尋找更高的目標,并激發起更大的活力。這樣,創業團隊成員與創業團隊組織之間就進入一種良性循環的軌道,不斷形成的組織承諾必然會極大地促進創業團隊企業家精神的強化,而這種創業團隊企業家精神的強化效應又會進一步提高團隊凝聚力,促使企業成長加速。 ● 心理契約破裂 心理契約破裂是指“個體對組織未能按照與個體貢獻相等的方式履行個體心理契約中一項或多項義務的認知”。它代表關于契約實現的認知評價,而這種認知評價是個體對其實際收獲的東西和許諾得到的東西進行心理上對比運算的結果。如果忽視創業團隊成員與創業團隊之間的心理契約關系,任其走向心理契約破裂,那么,將會導致創業團隊的瓦解和創業團隊企業家精神的退化。 作者:劉志陽,系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創業學院執行副院長、中國社會創業研究中心主任 |
|
來自: caiwei5416 > 《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