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世界總是天真爛漫童趣盎然的,在《皇帝的新裝》這個故事里,第一個敢于說出實話的,也是干不出弄虛作假之事的小孩子。在孩子們的眼里,如果世界呈現出來的是一個大大的圓形,那他們就絕對不會自欺欺人地說世界是一個方形。同理,若是他們不喜歡一個人,那他們表現出來的言行舉止也一定不會悖逆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因此,“童言無忌”永遠是小孩子獨有的特權,相反,成人就沒有那么幸運了,說出的話一旦不得人心,就會被毫不留情地冠上“口無遮攔”的稱號。其實,反觀我們成年以來的歲月,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說過一些讓別人感覺不怎么中聽的話,有時候若是不走運,說不定還會“因言獲罪”,得罪了和我們打交道的那個人,從此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有的人或許會說,得罪了就得罪了唄,反正我和他又沒什么利益關系,別說以后不用求他辦事,就是現在,我也未必要他幫什么忙!不可否認,對于一些于己并沒有多大作用的人,我們確實沒有必要對其阿諛奉承,說一些言不由衷的客套話。 話雖如此,可我們怎么能夠保證,對方不會因為我們的冷漠無禮而心生怨恨報復的念頭呢?在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如果我們只是因為沒有把話說得更好聽一點,而給自己樹立了一些莫名其妙的敵人,這未免也太不劃算了吧! 《快樂大本營》的主持人何炅曾說:“你中意穿平底鞋,可是你的節目卻要你必須在七寸高跟鞋上一站十個小時;你今天不想多說,可是你的觀眾偏偏最期待的就是你巧舌如簧,口若懸河;你不喜歡今天的嘉賓,可是你的職業要求你成全甚至是添油加醋他最光彩的一面。”對于一個綜藝節目的主持人來講,面對有些自己不喜歡的嘉賓,他們為了讓節目能夠順利地進行下去,有時候確實不得不暫時藏好自己內心的反感和厭惡,滿嘴跑火車似地說一些言不由衷的客套話,給嘉賓戴高帽唱贊歌的事兒早就習以為常了。 雖然心里明明不喜歡,但嘴上卻一定要客套,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主持人的工作性質太過獨特。大多數時候,一檔綜藝節目之所以能夠博得觀眾的眼球,除了節目的主持人要有一定的魅力外,所請的明星嘉賓更是撐起這檔節目的半邊天。正是基于這層利益關系的考量,主持人在和嘉賓的交流過程中,才必須時刻控制好自己的愛憎情緒,謹守必要的禮儀和禮節,以免損傷對方的顏面,破壞彼此的熒屏互動,毀掉自己的大好事業。 其實,何炅的這番話不僅適用于主持人這個職業,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同樣也頗具借鑒意義。在平時的人際交往中,不管我們喜不喜歡對方,嘴上說出來的話必須客套有禮,一方面,這是我們對一個人起碼應有的禮貌和尊重,另一方面,這也是我們為建立彼此良好人際關系所做的一種長遠打算。 所謂的客套話,左不過就是一些禮貌用語,最常見的莫過于“你好”、“對不起”、”沒關系“、“謝謝”以及”不用謝“等等。在平時的工作或是生活中,語言是聯系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最好紐帶,俗話說,人要衣裝,佛要金裝,語言自然也離不開客套的包裝。 客套話就像三月的春風,讓人聞之則喜,如果我們基于內心的厭惡,不愿意對別人寒暄溫暖或是禮貌相待,那別人肯定會覺得自己的面子掛不住,從此對我們敬而遠之。既然如此,那我們不說話總行了吧,這也行不通,因為如果我們連一句最為普通的客套話都不肯給別人,那難免會在對方的心目中留下一種冷酷的感覺,長此以往,只怕會人心盡失。 老程和老王在同一家單位工作,兩個人都非常不喜歡單位領導的官僚作風,老程每次都會在背后亂嚼領導的舌根,罵罵咧咧,過過嘴癮。 而老王呢,因為深諳“誰人背后無是非”的道理,所以從來不在背后說領導的閑話,不僅如此,他也從來沒有人前人后批評過任何一位同事。 有一次,單位領導生病住院,大伙兒結伴去醫院探望。老王最先走進病房,一見到領導,他就立馬沖到病床前,緊緊地握住領導的說,關切地問道:“老領導,您的身體好些了嗎?有什么需要我幫助的,您盡管開口,我愿意隨時為您效勞!得之您生病住院后,我心里真的非常難過,真心盼望您快點康復!” 末了,他還加上一句:“等您身體好了,我一定要請您打一場高爾夫球啊!”老領導聽到屬下這么一說,精神立馬為之一振,滿臉的病色竟然還減了三分。 其他的同事眼見老王把客套話都說盡了,一個個只好在老領導面前強顏歡笑,半天也擠不出一個字,尤其是老程,總覺得老王在拍領導的馬屁。 一個月后,老領導終于身體痊愈出院了,他回到單位后,立馬找老王打了一場高爾夫球,兩個人邊打球,邊聊天,真是談笑風生,好不開心!老王原先還覺得老領導作風有些官僚,可認識深了之后,才發現他其實是一個閱歷豐富十分有趣的人。 老領導對老王也越來越刮目相看,他非常欣賞老王的與人為善,而單位正好缺一個擅長處理人際關系的主管,老王絕對是該職位的不二人選。 老程覺得客套是低三下四和虛偽的表現,這種理解其實過于片面和狹隘,眾所周知,人類是一種情感動物,出于情感交流的需求,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才屢見不鮮。因此,為了維持這種良好的互動,我們必須借助客套話來叩響對方的心扉,從而加深彼此的了解,增近雙方的友誼。從這個角度看,客套就是禮貌和尊重的代言詞,它就像一劑潤滑油,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得融洽友善,不再那么輕易地就催生出誤會和隔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