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萬物之靈,人步路蹣跚地從是前期走來,腳印越走越清澈了。 黃河長江流域的腳印格外讓人心醉,這是中國人老祖先留下的印痕,這是小小寰球上四分之一人類走出的最原始的軌跡。 早年的足跡是稚拙的,顯示著中國文明起步的艱難。但也分明越來越堅定和深刻了,印證著這一族生命創造力量的堅韌和頑強。 從800萬年前的云南臘瑪古猿化石,到300萬年前湖北南方古猿的牙齒化石,直到120萬年前的元謀人化石,證明著中國這塊土地上早期人類進化的遺跡。此后170萬年的時間里,由舊石器時代,到中石器時代,再到新石器時代,豐富多彩的石器文明遺跡勾畫出夏王朝以前中國先民的文化過程 80萬年前的陜西藍田人是最早的直立起來行走的人類之一。50萬年前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猿人,已經具備了蒙古人種的體質特點。舊石器時代前期的人類,用打擊制造的石器捕獵動物,同時擷植物的果實來喂養自己的生命,就這樣茹毛飲血地創造出最初的文明。從周口店到天安門,這是一個多么耐人尋味的宇宙奇跡和文明的碩果!我們華夏文明的初蕾就這樣萌動的成長著。 10萬年前的大荔人和許家窯人,完成了向智人的過度。到了眼眶低扁,鼻孔寬闊的廣西柳江人就已經是晚期的智人。山西,河北,內蒙,寧夏,都出土了舊石器時代的石器,山西丁村的三棱尖狀器,是最經典的舊石器文化的代表。 細小的石器,是中國石器時代的象征,時間約在公元前1萬到前5500年。比起舊石器時代的直接打擊法細小的石器的特殊間接打擊和琢磨法,是歷史的一大進步。山西懷仁出土了最早的農具,標志著人類正從采擷和漁獵生活向農耕和畜牧生活過度。 新石器時代從公元前6000年到前4000年間,農耕畜牧比漁獵采擷變得更為重要。而花紋斑瀾的彩陶和黑陶成為文明前進的符號。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像黃河和長江一樣成為貫穿中國史前文化的兩大干流。仰韶文化東到河南,西達甘肅,青海,南到湖北,北達河套地區。發掘出的乎制泥質紅陶和夾砂紅陶制作精美,上面繪畫者植物,動物與幾何圖案。山東和江蘇地區的龍山文化則以黑陶為特征,精致的蛋殼陶,烏漆一般亮光閃爍,上面有巧妙的花紋圖樣,標志著一個新的文化高度。 中華文明的早期基礎,在母系氏族社會為主調的新石器時代已經逐漸奠定。房屋建筑的規制,墓葬的方法,儀式,鬼魂,祖先和生殖崇拜的原始宗教的萌芽,各種工具的制造,逐漸勾勒出中華文明的組線條輪廓。構木為巢,鉆木取火,伏羲,女媧,炎帝,皇帝,種種神話傳說都是文明前進的象征。 炎黃子孫,即將創造出光輝燦爛的華夏文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