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珍玉 A 艾葉 常用量能溫經止血, 大劑量可使肝細胞損害, 出現中毒性肝炎 3~ 5g 可開胃,8g 左右溫經止血、止痛,大量則引起胃腸道炎癥。 痛經:艾葉,小茴香,經期冒雨或貪涼,使寒客胞中,另外, 陽虛體質,陰寒內盛,這些都可導致血行凝滯,而致痛經,西醫 認為有的女性子宮受 前列腺素等刺激而過度收縮,壓迫血管導 致缺血,即發生痛經,這與寒主收引,主痛的認識基本一致,艾 葉,小茴香可以入下焦,暖肝腎,散宮寒,效果比較穩捷,我多 加用肉桂,紫石英等增強散寒之力。 阿膠 功血(崩漏):阿膠,當歸,阿膠善于補血養陰止血,當歸 善于補血活血,此 2 藥為我治療此病的常用藥,女子屬陰,以 血為用,當歸,阿膠在黃芪等補氣藥的協同下,可氣血相互化 生,相互增力,共同濡養五臟。 B 補骨脂 慢性腹瀉:補骨脂,命門火衰而陰寒內盛,五更時陽氣未復, 陰寒盛極,令人洞瀉不止,此為五更瀉,補骨脂溫補脾腎,釜 底加薪,使水谷腐熟,從而泄瀉自止;腎開竅于 2 陰,腎虛不 固見泄瀉可用五味子補之斂之,脾虛用白術等等等等,泄瀉因 虛而起者,補法為其治也。 檳榔 用以消積、行氣、利水,常用劑量為 6~15g;而用以殺姜片蟲、 絳蟲時,即須用到 60~120g。 白果 定喘湯白果用量在 21 枚(約為 25g 左右) ,動物實驗證實,定喘 湯中白果重用的定喘效果優于常規劑量,邪實體壯,脾胃不虛者 方可。 浙貝母 9~15 g,有清肺熱、潤肺躁、清熱化痰之功。用于外感及內熱 咳嗽。18~30 g 有解毒散結之功,用于治療肺癰、乳癰、瘰癘、 發背及一切癰瘍腫毒。 半夏 止嘔、除濕 10~15g 開胃 15~30g 安神 大于 30g 半夏,胃不和則臥不安,有胃脘不適而不易入睡者,半夏可以和 胃助眠。半夏能和陰陽通表里,使陽入陰而令安眠。 《醫學秘旨》 中記載用此藥與夏枯草合用,交通陰陽,半夏得至陰之氣而生, 夏枯草得至陽之氣而長,二藥伍用,平衡陰陽,交通季節,引陽 入陰而治失眠。另外對痰熱擾心引起的失眠需加黃連為妥。 子宮肌瘤:半夏,嗜食肥甘厚味,或素體肥胖病人,多為痰濕內 盛,痰濕與氣血相搏,發為子宮肌瘤,故治療當燥濕化痰,行氣 活血,補脾助運, 針對痰濕,我喜用半夏,它不僅善于燥濕化痰, 也善于消腫散結,尤其痰核,被視為要藥。 薄荷 在逍遙散中僅用 3g, 以疏達肝木; 而在蒼耳子散中就重用至 15g, 以發散風熱,清利頭目。 白術 常用量能健脾止瀉,大劑量用至 30~60g,則能益氣通便,則可 通瀉。 習慣性便秘:生白術,習慣性便秘并非熱盛或寒極等引 起,我一般不主張用硝,黃之類,硝黃駿下耗氣傷陰,不適用習 慣性便秘,一般我多從氣虛津少考慮用藥,盡量避免辛燥,少用 利濕,收澀等品,脾虛不能為胃行津,腸道失潤,又氣虛升降無 力,腸道傳到滯澀,生白術質潤,補脾力勝,使津能布腸潤腸, 又能使腸道運行有力,臨床以此藥 60g 為君,效果的確顯著。 慢性腹瀉:白術,白芍,有的病人因情志引發,為肝旺乘脾,屬 于腸易激綜合征的多,治療自當以痛瀉藥方抑木扶土,然當脾虛 漸愈后,需要酌情遞減白芍用量,可使柔肝不礙脾而肝脾調和。 白芍 白芍性味苦酸而微寒,入肝脾經,常用量 6~30g。有養血斂 陰、柔肝止痛、平抑肝陽之功效。30~45g 有利尿作用,用于熱 病后期,陰液耗損,小便不利等癥。白芍長于養血斂陰,雖有 利尿作用而不傷陰。白芍,偏頭痛以女性多見,與情緒波動密 切,多為肝陽頭痛,白芍可以平肝緩急;在病機復雜的血管神 經性頭痛里,有以肝虛為主的(如頭痛有遺傳者),脈管為肝 所主,肝血不足,則血不容絡,繼而內生痰瘀,加之外風或肝 風引動,頭痛即發作,白芍可以養陰補血,從而濡養絡脈;脈 管舒縮失調引起頭痛,與柴胡伍用,可以調肝,使肝所主的脈 管舒縮功能恢復正常;瘀血頭痛病人,瘀血多為死血,枯血, 因為它的產生與絡脈枯滯有關,白芍可以潤其絡脈,使瘀血容 易化祛;此藥的運用更可以減輕川芎等藥的燥烈之性。 帕金森病:白芍,此病多見于老年人,肝腎不足,水不涵木, 肝風內動,因肝主筋脈,筋脈失養,加之內風引動,故而筋脈 失控見顫動,白芍善養肝柔肝,熄風止顫,多與龜板,鉤藤同 用,以滋養肝腎,平息肝風。感覺重用效果才顯著。 帶狀皰疹及愈后神經痛:白芍,甘草,火邪久郁,導致津傷血 瘀。津液不足,則絡干而澀,再受火燒灼,故而灼痛難忍;血 瘀于絡,被火灼成干血,更滯于經絡,不通則痛,故而刺痛難 忍,白芍,甘草酸甘化陰,滋陰生津,潤絡止痛,干血得潤則 瘀易祛,五臟得潤則火易清,且甘草又為解毒良藥,白芍又為 涼肝良藥,合用又為止痛良藥,以之治療此病,甚為合適。 白礬 張錫純白礬化痰熱 白芥子, 乳腺增生:肝郁日久,化熱生痰凝淤,形成結節,又皮里膜 外,非白芥子莫能達,此結節恰恰就在皮里膜外,而白芥子又 擅長消痰散結,豈能舍而不用。 不孕:輸卵管阻塞或盆腔炎癥屬于慢性的,從病理看應該屬 于痰淤互結,我經常以痰淤論治,化痰通絡我喜歡用白芥子, 白僵蠶,它們可以化痰散結通絡,使之暢通,還有石菖蒲化痰 開竅(這里的竅是指輸卵管)此幾味藥為我的精選,一般不予 其它藥代替。 風濕性關節炎:白芥子,有風濕結節的,白芥子為首選,白芥子 可以消痰結,因其性銳利,走皮里膜外,故用之,多與白僵蠶, 半夏為伍。 支氣管哮喘:白芥子,痰阻氣道,氣流受阻,祛痰通氣道,當先 別寒熱,寒痰我喜用白芥子,它善搜剔內外痰結及胸膈寒痰,為 治寒痰中之竣品,我常配伍蘇子,半夏等。 慢性腹瀉:白芥子,慢性腸炎大便有粘液,腹痛,時瀉時止,痰 也,此痰非白芥子搜利不能除,大便有不消化食物,食積也,可 用山楂消之化之,腹脹納呆,口膩喜臥,濕阻也,厚樸燥之行之 等等等等,痰凝氣滯,食積水停皆可令人瀉,實者瀉之,通因通 用亦為治瀉之法。 鱉甲, 乳腺增生,幾年前曾治療一個纖維化增生病人,當時考慮鱉甲可 以治療肝纖維化,對此病也該有效,于是以此一味研細末吞服 2 月,后經西醫檢查,完全治愈。 慢性前列腺炎:鱉甲,此病陰虛最多,陰虛火旺,熱擾精室可為 病,濕熱久留可傷陰,久用清利濕濁藥亦可傷陰,鱉甲能養陰, 不助濕,又善清熱,另外,它善于軟堅散結,對久病腺體纖維化 者亦為首選,常與海藻,荔枝核同用,此藥不僅解決了治療陰虛 與濕熱的矛盾,同時也充分的發揮了它的治療作用,是我很喜歡 用的一味藥。 萆薢 30 以上可消尿蛋白 C 川芎 外感頭痛,用量宜輕:最多不超過 4 克, 高血壓肝陽頭痛,用 量宜重:習用 9~12 克,瘀血頭痛,宜重劑量:可用至 30~40 克, 歷代認為是治療頭痛之要藥。前人有謂“頭痛必用川芎”。然頭痛 一癥,病因殊多,川芎性味辛溫,功能活血行氣、祛風止痛,臨 床常用以治療血瘀頭痛。 用王清任血府逐瘀湯治療血瘀頭痛, 方中川芎常重用 15~30g。清陳士鐸《百病辨證錄》散偏湯治偏 頭痛,療效明顯,方中亦重用川芎,用量達 30g 之多,若減少川 芎的用量,則療效不佳。若用川芎治高血壓頭痛時,亦應大劑量 使用,可用 10~15g。無論高血壓或低血壓所引起的頭痛,只要 是血中有滯,放膽使用川芎,不但止痛效果良好,同時對血壓也 有相應的調節作用。 據近代藥理研究認為,大劑量使用川芎能降低血壓,小劑 量使用能使血壓上升。有人認為川芎辛溫香竄,上行頭目,高血 壓患者宜慎用。但中醫認為本品有上行頭目,下行血海的雙向性 作用。 川芎 15 克 桑葉 45 克,這樣的劑量與配伍治療血管性頭痛有奇 效。----來自一位紹興的老中醫 風濕性關節炎:川芎,外邪雜至,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經絡阻滯, 川芎善于行氣血,氣血運行通暢,滯留于關節等處的風寒濕熱等 邪自會隨之消散,我多用乳沒為伍,共同行氣血,治痹痛。此亦 為血行風自滅之意。 蟬蛻 常用量為 5~6g,治破傷風時需用 25~30g; 癲癇:蟬蛻,曾經治療一病人,由于家庭貧困,不肯服湯劑,又 恐西藥副作用, 求我治療, 我以蟬蛻一味研細末, 每服一平湯匙, 病人反映效果很好,此藥鎮靜安神,熄風止痙,亦為我治療此病 的必用藥。 周慎經驗 蟬蛻擅長緩解肌肉痙攣 蟬蛻甘咸性涼,有疏散風熱、息風 定痙作用。筆者認為本品小量應用(1~6g)則重在疏風散熱 柴胡 仲景'大\小柴胡湯'每劑用柴胡用半斤(折合約 112 克),一劑分 三服,每服約 37 克,我用柴胡湯每按此量用,沒見有什么不良反應. 前提條件是有柴胡證.多用解表,少用疏肝。 2~5g 用于升舉陽氣,適用于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或中氣下 陷之病證; 5~10g 用于疏肝解郁,如情志不暢、 肝氣郁滯所致的胸脅脹 痛等癥; 10~30g,主要用于解肌退熱,臨床用于治療外感六淫之邪而 致的發熱惡寒、周身疼痛等癥。 柴胡 6 克解肝郁,柴胡 10 克可清熱, 30~45 解砒霜毒。 克升舉陽氣,柴胡 20---30 柴胡兩錢以內升陽、四五錢入少陽透邪,六錢以上解太陽之表 證,罕有一兩以上用者。 柴胡在小柴胡湯中為君藥,用量大于其他 藥味一倍有余,意在透邪外出;而在逍遙散中為臣藥,用量與各藥相 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補中益氣湯中為佐藥,用量極小,意在取其 升舉清陽的功能。 郝萬山老師說:柴胡解熱 20 克以上,解郁 10 克左右,升陽 5 克 6 克左右. 柴胡之大量運用還可通大便及行月經。詳見章次公醫案。如 柴胡與白芍為 6 克比 9 克,柴胡,瘀血頭痛,除了活血外,我也比較 重視疏肝,肝主疏泄,可調暢氣機,疏泄營血;此病瘀血的形成也多 與情志引起的肝郁有關,故欲想化瘀,先當疏肝。 慢性膽囊炎:柴胡,濕熱痰瘀等邪阻滯于膽,或情志不遂,使肝 郁氣滯,柴胡重劑可疏膽利膽,亦可引藥入膽,不論新病久病, 皆為必選。 慢性盆腔炎:柴胡,此病有時多因情緒引發,肝失疏泄當然要用 柴胡,再者盆腔走肝經,肝經有瘀滯,疏肝亦可散其瘀滯,最后, 以它引藥入肝經,再用牛膝引藥下行,2 個引經藥聯合在一起, 最終就容易引藥到盆腔處了。 痛經:柴胡,元胡,肝以血為本,氣為用,藏血養其體,疏泄遂 其用,若情志郁悶導致肝失疏泄,勢必導致氣血瘀滯沖任,發生 痛經,疏肝理氣,我首選柴胡,元胡,柴胡為疏肝要藥,元胡更 善理氣活血止痛,常與香附,川芎等伍用。 慢性胰腺炎:柴胡,枳殼,此病急性發作多屬肝膽脾胃濕熱,緩 解期多屬脾虛血瘀, 有濕熱瘀毒等邪滯留, 氣機怎能調和, 柴胡, 枳殼能疏肝理氣,調和氣機,對腹脹痛明顯病人加用元胡,木香 等,同時此 2 藥可以利膽,因為此病有很多與膽囊炎關系密切。 當氣機得暢,則瘀血易祛,濕熱易退,濁氣易降,諸癥易消。 子宮肌瘤:柴胡,長期情志不遂,善抑郁的易患此病,此為肝氣 郁結引起,少腹胞中為肝經所循,肝郁日久,氣滯血停于胞中, 故發為子宮肌瘤,柴胡入肝經,可疏肝理氣,宣暢氣血,并引諸 藥直達病所,為我必用之品,為加強引經,常加牛膝。 蒼耳子 少量則輕而上至顛頂,重用則通下走足膝。 赤芍 京城名醫汪承柏用 300 克赤芍治療重癥淤膽 磁石 (代赭石) ,缺鐵性貧血言外之意就是體內缺鐵,所以我們在治 療此病時,可以適當加點原料,比從食物獲取要快多了,不妨試 試。 穿山甲, 西醫檢查為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者,可能與癌前病變有關, 中藥可以使其吸收,而此功非草木所能勝任,所以我用穿山甲, 配伍五靈脂,蒲黃活血化瘀,去舊生新,同時加白花蛇舌草解 毒防癌。此型胃炎一般胃液分泌不足,加烏梅酸甘化陰,促進 胃液分泌。 乳腺增生此病結節多屬痰淤互結,祛瘀藥里,功居首位的當屬 此藥,通乳大家都知道,更何況破瘀節,我經常遇到因勞動用 力過度牽拉而引起乳痛發作的,我按外傷加土鱉蟲祛瘀療傷, 至今為止,未見無效者。如果有人閑穿山甲太貴,土鱉蟲為最 佳代替品 有輸卵管阻塞或內異癥等證屬瘀血的,它的功效很好,我多與 皂角刺聯用,通過化瘀通絡來疏通輸卵管,臨床也可以配伍王 不留行 ,路路通等。 蠶沙, 還是針對再障, 龜鹿二仙膠是治療再障的首選藥, 但很滋膩, 不利于久服,而蠶沙可以補脾化濕,巧妙的解決了問題,用它 的另一原因是蠶沙提取物經證實,對造血干細胞,粒單細胞, 紅系祖細胞,骨髓有核細胞的恢復,增值有很明顯的促進作用, 也能調節骨基質的修復,從而促進了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復。 蒼術 20G 痛風:蒼術,何首烏,此病多數脾腎虛為本,濕熱毒為標,久病 累及它臟,內生痰瘀(石) ,嘌呤代謝紊亂,使尿酸生成過多或 排泄過少,形成了高尿酸血癥,中醫認為脾腎失調為其因,尿酸 生成過多責之于脾,脾虛運化失職,濕濁內生,尿酸排泄過少責 之于腎,腎虛分清泌濁功能減退,蒼術可以健脾燥濕,助運化, 散脾精,用治脾虛,何首烏可以益腎添精,防利濕傷陰,活血傷 血,用于補腎。然而此病既然已經形成,著重補法早已不及,且 易留邪,只能以不膩不偏之品添加于清利藥中,求利中寓補。 糖尿病(二型) :蒼術,身體肥胖易患此病,體胖者多數缺少運 動或嗜肥甘厚味,致使脾運呆滯,谷精不易化,溢于血中形成高 血糖,脾不布津,而成濕阻,故見乏力,渴不欲飲,周身困重, 谷精不守,溢于尿中,故見尿甜。蒼術健脾助運燥濕,斂脾精, 輕身減肥,待脾氣健旺,濕化氣展, 津液布達,諸癥即得以消失。 車前子 慢性腹瀉:車前子,烏梅,腹瀉日久清稀,我多用車前 子利小便以實大便,用烏梅斂腸止瀉防其脫,利水與澀腸為治標 之法,腹瀉日久,必有陰津耗損,用車前子利小便恐有加重陰津 耗損之嫌,而出現口干渴癥狀,烏梅不僅可以澀腸止瀉,還可以 生津止渴,故 2 藥多合用,以相互取長補短,并協同增強療效。 川楝子 近代名醫--董建華藥用其自己配制的經驗方金延香附湯(金鈴子、 延胡索、香附、陳皮、枳殼、大腹皮) ,對于又痛又脹、以痛為主的血瘀輕型胃 痛療效較好。 D 杜仲 生杜仲治療腰痛有奇效,30,不果 60~90。 當歸 功能補血活血,適用于血虛血瘀諸證,然而當歸在復方中,小劑 量應用則補血, 大劑量應用則活血。 如當歸補血湯即由黃芪 30g, 當歸 6g 組成,后世在應用補血的總方四物湯時,當歸用量也不 超過 10g;歸脾湯、八珍湯中,當歸的用量僅 3g。而具有清熱解 毒, 活血止痛作用治療脫疽的四妙勇安湯, 當歸的用量竟達 60g, 主要是取其活血止痛;治婦女產后瘀血內阻的惡露不行,小腹疼 痛的生化湯,當歸的用量為 24g,也取其活血止痛,祛瘀生新之 效能。再如治婦人胎前產后氣郁血瘀諸疾的佛手散,當歸用二至 三兩者,乃取其活血之用,使瘀去新生、血有所歸。由此可見, 當歸用于活血, 劑量宜大, 可用至 15g 以上。 前人謂其氣味俱厚, 行則有余,守則不足。故重用則行血之力更甚。若用于補血,劑 量宜輕,3~9g 即可。血虛者每致陰虛,陰虛則生虛熱,當歸氣 味辛溫而主動,重用則每致動血,切不可重用,否則適得其反, 病家服后每致口干、煩躁、失眠、頭暈更劇,甚則鼻衄。 丹參 大劑量--失眠 - 上海--姜春華 丹參,冠狀動脈內的血小板集聚沉積符合瘀血的性質,丹參可以 祛瘀生新,此為眾醫家所共識。久病多痰淤,而冠心病的病理很 符合痰淤阻于脈絡,所以按痰淤論治,是我的基本治療方法。 心臟神經官能癥:丹參,石菖蒲,很多病人同時伴有胸悶胸痛, 舌暗脈澀等痰瘀之象,這多與氣虛不運,虛火熏灼,肝郁氣滯等 有關,本病多虛實夾雜,其虛多為氣血不足,或陰陽不足,而神 虛,其實則多屬痰瘀,丹參能祛瘀生新,涼血安神,石菖蒲豁痰 開竅,我多用之清化心腦。 代赭石 9~18 g 有鎮胃降氣、止嘔止噫之功,適用于胃氣虛弱的嘔吐、 嘔逆、呃氣、胃脘滿實等。24~30 g 用于治療實證氣喘及肝陽上 亢所致頭暈、目眩等證。本品苦寒,入肝、心經。其藥理作用為: 鎮胃降氣,平肝熄風,對中樞神經有鎮靜作用,并有輕微收斂作 用。 張錫純赭石通腸結。磁石(代赭石) ,缺鐵性貧血言外之意就是 體內缺鐵,所以我們在治療此病時,可以適當加點原料,比從食 物獲取要快多了,不妨試試。 大黃 [良將] 、[藥中四維]、[十大主帥] 1~5 g 有致瀉作用。其致瀉成分為葡萄糖甙元,番瀉葉甙 A、C, 主要為蒽醌衍生物。3~6g 可止瀉,9~15g 可瀉下;30 可排尿 毒。 兩許--疔毒之毒熱甚盛者 參西錄 治療肝炎,隨用藥量增加而各項指標復常時間縮短,認為 30g 可作為常規劑量。 二兩--癲狂其脈實者--醫學衷中 大黃粉口服 0.3g 以下有止瀉作用。其機理為大黃鞣酸的收斂 作用掩蓋了含量甚少的致瀉成分的作用。鞣質的 D-兒茶精抑制 大腸內細菌生成酶,阻斷吲哚類的產生而止瀉。1~5g 有致瀉作 用。其致瀉成分為葡萄糖甙元,番瀉葉甙 A、C,主要為蒽醌衍 生物。 用單味大黃治婦人血枯,芎黃湯治頭目眩暈,奪命散治 小兒胸膈喘滿 明朝吳有性提出“溫病下不厭早”觀點”,把大黃的臨床應 用推向了新的階段,“承氣本為逐邪而設,而非專為結糞而設 也”,“三承氣湯的功效皆在大黃,余皆治標之品”。 大黃還是重要的止血藥。 大黃用于癰疽疔瘡由來已久, 癰疽腫毒除內服大黃外,還可 用大黃粉外敷。 中醫用大黃非常重視舌苔, 吳瑭提出脈象沉數有力,也為應 用大黃之指征。 小劑量(3 克以下)有健胃助消化作用;中等劑量(1~2 克大 黃粉沖服或 6~12 克煎服)有緩瀉、逐瘀作用;大劑量(15~30 克)其通瀉攻逐之力頗強。 近年來, 有不少報道用大劑量大黃(一 般用 30 克,多達 100~200 克,甚至有重用 500 克的個案,均 為湯劑)治療急性膽囊炎、出血性壞死性腸炎、流行性出血熱、 急性胰腺炎及急性黃疸型肝炎等疾病,取得了明顯的療效、未 發生明顯的毒性反應。 李春和老中醫根據祖傳和個人經驗認為:治療年輕力盛的狂 證,每劑用量 150 克以上,多者達 240 克;對青壯年婦女不孕、 痛經、月經不調和跌仆損傷癥,每劑用量 90~150 克;癰瘡、 疥腫瘟毒每劑用量 50~100 克;小兒驚風、胎毒、衄血等每劑 用量 5~15 克。 前列腺增生:大黃,芒硝,肝腎不足,日久必有血氣凝滯,敗 精瘀血阻竅,見排尿困難,此 2 藥可以通瘀化結,蕩滌瘀敗, 迅速緩解前列腺水腫以達到利小便作用,為我治標的常用方法, 用于尿潴留。 地榆 潰瘍性結腸炎:生地榆,腸主傳導化物,只容谷粕而難容邪 氣,濕熱毒邪蘊結于內,熏灼腸道,必滯氣傷絡,傳導失常。 對濕熱毒邪,周鳴崎最喜用生地榆,他認為地榆專走大腸,清 熱解毒,收斂攻淤力強,對膿血夾雜之瀉痢,收效最捷,我經 常與白頭翁,雙花,大黃等同用清利濕熱毒邪。 地龍 癲癇:地龍,腦外傷,腫瘤,產傷等可發生此病,多與瘀血 有關,病人多數舌暗有瘀斑,痰火等邪可凝血為瘀,瘀血作為 病理產物,同時也為致病因素,故需祛瘀通絡,地龍善于活血 通絡,熄風止痙,如果瘀血明顯,加土鱉蟲,水蛭。 痛風:地龍,此濕熱毒邪性偏粘滯,易相互交混,入血則如 膠似漆,日久凝聚痰瘀,沉積于關節等處,使關節僵硬,甚至 變形,地龍善于活血通絡利關節,清化血中濁瘀之邪,我常以 土鱉蟲,益母草等為伍,以通之,化之,搜剔之。 支氣管哮喘:地龍,白僵蠶,本病宿根在于痰瘀膠結于肺, 化痰瘀之品我首選此 2 藥,它們同時善于通絡熄風,可以標本 兼治,效果也首屈一指,用于此病,極為對癥。 慢性阻塞性肺病:地龍,痰阻于肺,加之肺氣郁閉,勢必滯 血為瘀,瘀停肺絡,使肺絡受損,又影響到肺朝百脈,本病后 期肺泡毛細血管受膨脹的肺泡擠壓,從而使肺泡的毛細血管明 顯減少而血流不暢,同時低氧血癥,CO2 潴留,體循環瘀血等 使血液呈高凝狀態,這些全部屬于瘀血,故此病活血很重要, 地龍歸肺經,能活血通肺絡,改善并重建肺泡周圍毛細血管, 改善血液高凝狀態,又能擴張支氣管而平喘,為我治療此病的 必用藥,如有必要,需加穿山甲,橘絡等。 慢性蕁麻疹:地龍,此病為邪風所害,見癮疹瘙癢,邪風內 潛血分,郁而化熱,必致陰傷血瘀,況且有治風先治血,血行 風自滅之說,地龍活血通絡,又善清熱,故以之為主,加赤芍, 當歸等活血之藥。 帶狀皰疹及愈后神經痛:地龍,心,肝,脾,肺之火內盛,又 受外來風火邪毒侵入,兩陽相合,其火炎炎,津血受其熏灼, 必致津傷血瘀于絡,故而作痛,地龍能活血通絡,又能清熱, 屬蟲類,力大效宏,且一藥多用,為我治療此病的必用藥。 獨活, 風濕性關節炎:獨活羌活,久病以風寒濕痹最常見,此 2 藥 辛溫苦燥,祛風濕作用顯著,合用可直通上下,橫行肢臂,腰 膝,宣通一身脈絡,使邪無藏身,痹癥上肢明顯重用羌活,下 肢明顯重用獨活。為我治療風寒濕痹的最常用藥。常與淫羊藿, 當歸為伍,其中當歸補血活血,防溫燥太過 膽南星 支氣管哮喘:膽南星,熱痰我喜用膽南星,此熱痰多為 膠結之痰,不易化,故用善化頑痰的膽南星,白僵蠶, 海浮石等, 膽南星效果顯著,為我首選。 F 茯苓 (用時搗碎) 研究結果發現,在 25g 以下無明顯利尿作用,至少達 30g 才有 利尿作用,認為 100g 時利尿作用最強。 防己 小量能使尿量增加,而大量則作用相反; 汗防己小量則增加尿量, 大量尿量反減少. 附子 麻) [良將] 、[藥中四維]、[十大主帥] (30 危險小心,口不 1 枚-輕量-陽虛 2~3 枚-重量-祛風濕、止痛--《傷寒論》 (一枚炮 附子的重量約 12 克。 ) 制附子 120-300 克水煎 3-5 小時有甘溫補脾腎之陽, 溫補中 下焦元陽之氣,無辛燥熱之弊, 李氏認為附子治療心力衰竭時劑量宜小,治亡陽證兩便失禁、肢 厥脈微時劑量宜大。 (輕量治陽虛 6~12,大量治痹痛 24~36) 首先來看附子的毒性。應當包括:炮制、配伍、劑量、煎煮等。 以上方面一有不慎,禍不旋踵,必須小心謹慎,時時在意。 附子,在尿路結石這里用于補陽,陽主動,陽氣充足才有力推動 結石外出。看過很多方子都忽略了這一點 下肢靜脈曲張:久病病人下肢大多冷痛,不論是寒濕引起還是陽 虛引起,附子皆適宜,況且附子走而不守,通行 12 經,對淤滯 之處更是毫不留情,與 行氣活血并用,效果異常明顯,上例提 到的結石病用附子也是這個原理。 風濕性關節炎:附子,附子內壯元陽,使一身之元陽旺,又能無 處不到而除風寒濕,對痹癥屬寒者,效果很好,尤其對頑癥,我 必用。 慢性盆腔炎:附子,桂枝,臨床所見,脾腎陽虛,寒濕為患也不 少,脾腎陽虛可以導致或加重寒濕之邪,寒濕之邪也易傷陽氣, 加重陽虛,它們經常互為因果,而導致病情難愈,故取此 2 藥補 脾腎之陽,化寒濕之邪,所謂濕非溫不化,寒非熱不除,此 2 藥 均為溫熱之品,即善補陽,又善祛寒濕,對于這種癥型,我常選 加蒼術,茯苓,肉桂等以增強療效。 蜂房 類風濕性關節炎:蜂房,此病日久及腎,損傷督陽,臨床所 見大多有陽虛體征,見寒痹明顯,蜂房不僅善于祛風,攻毒, 止痛,還善于溫腎助陽,與骨碎補,牛膝伍用,對防治關節畸 變意義很大。由于蜂房功能強大,又為此病的諸多癥狀所適用, 故為我喜用之品。 防風 慢性腹瀉:防風,升麻,受風感邪,引發腹瀉,自當散其邪,另 外此 2 藥性升,有升清陽之氣功能,所謂清氣在下,則生飧瀉, 脾虛下陷以此 2 藥升提亦為治瀉之法,風藥屬陽,性能勝濕,如 地上沼澤,風之即干,用于風邪濕邪引起的泄瀉,常有意想不到 的效果。 G 桂枝 [十大主帥] 在桂枝湯中用 9g,取其溫經散寒、解肌發表之功,以祛除在表 之風邪;而在五苓散中用量不到 5g,則取其溫通陽氣,增加膀 胱氣化功能的作用 干姜 [十大主帥] 甘草, 紫癜:兒童病毒感染后引發的 ITP 屬于中醫里的外感疫毒,甘草 可以解其毒,久病脾虛,脾不統血,甘草是補脾藥之一,正如上 面生地里所講,甘草也有類激素樣作用,所以,甘草在此病里所 對之證較多,可身兼多職,是巧合,也很難得。 枸杞 對房勞過度引起的精血不足比較適宜,古語有離家千里,勿服枸 杞,說明它有強陽道之功。雖然它的作用很平和,但卻很實用, 一可以補腎填精以起痿,二可以與補陽藥相伍,抵制補陽藥之燥 烈。枸杞用量到 50 以上,效果會很明顯。 下肢靜脈曲張:枸杞,先天肝血不足(此病遺傳,可天生血管壁 薄弱)或后天郁怒傷肝而血燥,使筋脈失其濡養而薄弱,加之瘀 血阻于其中,傷上加傷,故而變形扭曲。枸杞養肝血,肝血充足 自可濡養受損之筋脈,使之強健回縮。 葛根, 降糖無毒) (90 緊張性頭痛,多因緊張,勞累引起頭項肌肉持久收縮而頭痛,葛 根善于升清,解肌,對頭項背肌肉收縮有緩解之功,所以此病我 必用葛根,另外頸椎病病人的相關癥狀,我也多用之。 糖尿病(二型) :葛根,薏苡仁,氣機的升降影響著水谷精微的 轉輸布化, 從而影響血糖, 葛根能升發脾津, 薏苡仁能降瀉脾濕, 一升一降,脾運復常,此 2 藥均能治療消渴,對此病的治療可以 事半功倍。 龜板, 類風濕性關節炎:龜板,鹿角,腎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肝腎 不足, 筋骨失精血濡養, 加之風濕痰瘀等邪滯留關節, 損傷尤重, 最終可能導致關節骨質破壞而殘疾, 龜板, 鹿角為血肉有情之品, 大補精血, 善健骨養筋, 對骨端關節骨質空虛及滑膜增厚有良效, 我一般用于此病的中晚期見關節損傷明顯者。 頸椎病:龜板,頸椎病本虛多在肝腎,中年以上肝腎虛易精 血不足,筋骨失養,體力勞動易內傷筋骨,從而頸椎發生退行性 病損,腎主骨,肝主筋,故用龜板補腎健骨,滋腎水以養肝木, 從而使頸部筋骨強健。若為陽虛病人,則用鹿角補陽填精,強健 筋骨。 瓜蔞 支氣管哮喘:瓜蔞,氣管變應性炎癥是本病的主要發病機制,清 肺,抗過敏可以快速緩解癥狀,清肺之品我必用瓜蔞,它清肺化 痰,又能寬胸,常與黃芩,魚腥草等同用(清肺不效按濕毒治, 用苦參,土茯苓等) ;瓜蔞能通便,肺與大腸相表里,與大黃聯 用可以通腑氣以宣肺氣;再者,它能疏肝,宣肺無效時,往往疏 肝可以獲顯效,尤其情緒引發的哮喘,為木撞金鳴,多與柴胡, 白芍,枳殼等伍用,肝氣得舒,則肺氣得宣,所謂木不撞金則金 不鳴。 慢性阻塞性肺病:瓜蔞,川貝,對燥痰,熱痰見痰少不易咳出, 我喜用此 2 藥,川貝潤肺化痰,其力非小,清肺金而不敗胃,瓜 蔞善于寬胸化痰,潤腸通便,使腑氣通,肺得宣。我多與沙參, 麥冬等同用 習慣性便秘:瓜蔞,杏仁,便秘嚴重可見氣逆喘急,此因肺與大 腸相表里之故,肺失宣降與大腸不通常常相互影響,所以治療便 秘,從肺論治亦為可取,瓜蔞,杏仁均可宣肺寬胸,潤腸通便, 此 2 藥可同時解決肺與大腸的問題,也是我治療此病的常用藥。 H 合歡皮 量小可以安神,量大可以化痰。 合歡花,有的病人因七情所傷,忿怒煩躁,憂郁不眠,此藥可以 解郁安神,對虛煩不眠最為合適。酸棗仁與合歡花經驗證,有很 好的助眠作用,很多時候,即使沒有辯證,用此 2 藥也會獲取很 好的效果,比如有人治療其他疾病,想順便把失眠也治一下,我 此 2 藥各取 30g,加入方藥中,無效者很少。等劑量的此 2 藥, 合歡花要比酸棗仁效果明顯。 紅藤 慢性盆腔炎:紅藤,濕熱之邪寢及盆腔,與氣血相搏,日久可以 導致濕熱,瘀毒膠結,加之正氣不足,不能抗邪,故而病情纏綿 難愈,紅藤可以清熱解毒,散結消腫,在急性發作時,我多按熱 毒治療,與白頭翁,敗醬草,蒲公英,黃柏等同用。 紅花 少用可養血,稍多則活血,再多則能破血。0.9~1.5 g 用于調 養氣血。在溫補劑中加入少量紅花,用于治療產后血暈、頭暈、 眼花氣冷等。 12~15 g 用于冠心病、心絞痛,取其有破瘀通經之功。紅 花小量養血和血, 大量則活血化瘀。 其藥理作用是破瘀活血通經, 表現為興奮子宮、降壓、擴張血管。 紅花 0.9~1.5g 用于調養氣血。在溫補劑中加入少量紅花,用于治 療產后血暈、頭暈、眼花氣冷等。12~15g 用于冠心病、心絞痛, 取其有破瘀通經之功。紅花小量養血和血,大量則活血化瘀。其 藥理作用是破瘀活血通經,表現為興奮婦宮、降壓、擴張血管。 黃芪 常用量為 9~15g,在王清任的補陽還五湯中重用至 120g。 10 克以下升壓 ,15-30 克降壓 ,40 克以上調節血壓的動態平 衡,15g 以下能升血壓,30g 以上可降血壓,氣虛難汗者用之可 汗,表虛多汗者用之可止。其利尿作用在 20g 以內明顯,30g 以 上就趨向抑制; 其對血壓的影響, 量在 15g 以內可升高血壓, 35g 以上反而降壓。 國醫大師鄧鐵濤用 250 克黃芪治療重癥肌無力傳為佳話, 張錫純言參芪利尿 瘡口久不愈合,遇勞加重,伴脾虛之象,此類為黃芪特長,黃芪 擅長托毒生肌,對虛弱而瘡口不愈合的很適合,只是在劑量上要 用重劑方可顯效。 下肢靜脈曲張 :黃芪,氣能行血,病人久立,因氣虛不能推血 上行,故淤于下肢,形成瘀血,阻于脈絡,脈絡受損,變得曲張 迂回,黃芪即可以補氣讓行血有力,又可以升提助血上行,故氣 充足推血上行全賴黃芪也。 冠心病大多屬于本虛標實,本虛包括氣血不足,繼而陰陽不足, 但氣虛是首要的,貫穿于各證之中,對于氣虛病人,黃芪可以補 氣強心, 對于實證氣滯血瘀, 更可以助行氣血, 亦可間接助化痰, 散寒凝等,為我治療此病的必用。 慢性腎盂腎炎:黃芪,濕熱毒瘀膠結于腎,與正氣不足關系很密 切,黃芪可以托毒外出,與蜂房,皂角刺相伍,對深伏之邪仇有 獨鐘(自創成語,呵呵) ,另外黃芪可以間接化濕祛瘀(多次提 及) ,所以對此病的根治起著重要作用 脂肪肝 :黃芪,脾胃為氣機升降之樞紐,氣機的升降在津液 的輸布與水濕的代謝中發揮重要的作用,若脾胃功能失常,亦 可發此病,黃芪可補脾升清陽,配伍澤瀉淡滲降濁陰,氣機升 降得調,則此問題即可得以解決;另外脾主運化水谷,有因過 食肥甘厚味礙脾,而使脾的運化功能失常者,常可內生痰濁, 充斥于肝,黃芪與白術伍用可以補脾助運化,恢復脾的功能; 痰瘀濕濁滯留于脈管,容易變生他病,黃芪與活血藥相伍可以 補氣運血,防止滯留。 風濕性關節炎:黃芪,久病多因正虛邪戀,妄用辛散溫通之 品更易傷正,對虛證明顯的關節炎病人,當補中求通,重用補 元氣的黃芪振奮氣機,可使氣貫血脈,煦之,推之,即使經脈 有凝滯之邪,隨大氣以轉,或可消散,況且有川芎等行氣活血, 治療更易。另外,黃芪善于補脾化濕邪,療著痹,補肺固表, 抗外邪,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此為黃芪的優勢。 糖尿病(二型) :黃芪,脾主轉谷化精,輸布津液,人過中年, 脾氣漸虛,運化失常,水谷不化精微,卻游溢血中,或排出體外, 故見血糖偏高,進食卻見消瘦,脾虛升運無力,津液不能上承, 故口渴,脾不攝精,水精下趨,故多尿。黃芪補脾助升運,使水 谷化精微,并輸布周身,使水津能上承,從而血糖自降,津液布 達,不治津而津自生,口渴得愈。藥理學證實,黃芪可以激發胰 島素敏感性, 能雙向調節血糖。 糖尿病病人多數有氣陰兩虛癥狀, 黃芪補脾補氣,針對氣虛,我常用白術,山藥等與之為伍。 前列腺增生:黃芪,車前子,人到老年,元氣必虛,氣機失調, 可見小便不利,黃芪補元氣,主升,車前子利水道,主降,2 藥 一升一降,共達氣升水降之功,使小便得調,臨證可加升麻,牛 膝增強療效。 頸椎病:黃芪,葛根,本病見眩暈多屬供血不足,腦為清靈之府, 賴脾升清上榮,當脾虛升清無力,氣血不能上榮,可以發病,升 陽之品,我最喜用黃芪,葛根,黃芪補脾,鼓舞中州,激發化源 使氣血充足并能上榮,它又能補肝,補元氣,助血運行等等,葛 根升清陽,又善解肌,對頸椎病引起的供血不足,肌肉緊張作痛 效果良好,且無毒,我常用至 50g 以上,加天麻增強療效,以解 除頭痛,眩暈,項強,耳鳴,肢麻等癥。 胃下垂:黃芪,枳實,此病多虛實夾雜,以虛為主,脾虛升清無 力,胃虛降濁無力,故應脾胃同治,使清升濁降,各歸其道,因 虛為主,又見下垂,故多用升清,少用降濁,大量黃芪補中氣, 使清陽得升,小量枳實主降濁,因劑量頗小(10g 以下) ,又有 大量扶正之品,不會傷正,反而會和胃消漲止痛,強胃肌,待升 降得調,氣機自能暢達,為提升胃體,特用補中益氣湯為主方, 添加升麻,柴胡,當歸等。另外,此病與胃的韌帶松弛有關,韌 帶屬筋,為肝所主,黃芪善于補肝,重用黃芪的另一原因也在這 里。 尿道綜合證:黃芪,枳實,此病多見于中老年女性,雌激素減少 從而使尿道口括約肌功能減退,嚴重時可以尿失禁,中醫認為脾 虛升提無力,可見尿頻尿失禁,脾主肌肉,脾虛則尿道口括約肌 功能減退,這些都與西醫理論不謀而合,從脾論治,我選大量黃 芪與小量枳實來調脾之氣機,療脾之下陷,使脾健而升提有力, 使尿道口括約肌舒縮有力,從而消除癥狀。 痛經:黃芪,當歸,各種原因引起了氣血不足,行經之后,血海 更虛,胞脈失養,故痛經,另外,氣虛運血無力,亦可至淤,黃 芪補氣助血行,當歸補血活血,故多用之。 子宮肌瘤:黃芪,卵巢囊腫中提及過,此類病人必有虛證,臨證 發現很多病人兼有氣短乏力,小腹墜痛,舌淡胖大等氣虛癥狀, 氣虛運血無力,日久成瘀,阻于胞中,形成肌瘤,又因此導致月 經過多,氣隨血脫,加重氣虛,從而病情日益加重,見氣血兩虛, 肌瘤增大, 此時當逆轉惡性循環, 補氣最為關鍵, 黃芪大補元氣, 氣得補則行血有力,瘀血漸消,氣得補則攝血有力,月經過多得 以恢復,氣得補則生血有力,從而氣血充足,并且調和。 慢性蕁麻疹:黃芪,何首烏,此病為變態反應性疾病,所謂變態 源或抗原可以理解為邪風,然而,若無正氣不足,表虛不固,邪 風也難以入侵為病,況且邪留皮膚日久,損傷更是必不可免,故 扶正也很重要,黃芪能大補元氣,使脾肺強健,從而強衛固表, 慢性蕁麻疹多有陰血不足, 陰血虛生風見瘙癢, 何首烏善補精血, 亦為扶正之法,氣血得補,則正氣存內,而邪不可干。 心臟神經官能癥:黃芪,仙鶴草,此病多見心悸,乏力,氣 短,失眠等氣虛神虛之證,此 2 藥均可補氣,神生于氣,補氣也 意在養神,黃芪大補元氣,曾多次提及,不在贅述,仙鶴草強心 定悸,尤其對心率增快效果顯著,亦為我的必用,2 藥合用,有 種成竹在胸的感覺。 帶狀皰疹及愈后神經痛:黃芪,愈后神經痛治療較為棘手,此多 屬熱、濕、毒邪蘊結肌膚,消退后,脈絡受損,瘀血阻滯,不通 則痛,中老年或體虛病人則往往病去正氣受損,無力推動瘀血, 故纏綿難愈,還有就是正虛邪戀,正氣不足,不能鼓邪外出,而 余毒未清,也可使病情纏綿不愈,黃芪與活血藥地龍等同用可使 氣充足而推血有力, 與扶正藥蜂房等同用可使正氣充足能鼓邪外 出,我的經驗是黃芪劑量要大,否則效果也不會太明顯,還有, 如果病人陰虛或火旺,一定要配伍滋陰清熱之品,否則有助火之 嫌。 厚樸 多用則破氣,少用則通陽--葉天士 (我不知道少用與多用的程 度到底是如何) 慢性阻塞性肺病:厚樸,痰阻氣道, 氣機不利,影響了肺的宣降, 見胸悶,咳喘,而且氣滯也可加重痰濕阻肺,故需要一味能夠行 氣滯的藥,我喜用厚樸,它燥濕化痰,行氣消漲,能治胸悶,尤 其行氣效果很好。 黃連 [十大主帥] 與龍膽草 用 1~2g 能健胃,增進食欲,3~6g 可燥濕瀉火解毒,大 量則會刺激胃壁引起惡心、嘔吐; 對前人的經驗, 先生師古而不泥古, 將其放至實踐中檢驗和改進, 如左金丸,古人沿用黃連、吳茱萸 6:1 的比例,而先生發現 6: 4 效果更佳,遂改進使用。 黃連最苦,然治糖尿病這一甜病特效。筆者用黃連,通常劑量為 每日30克,而治療糖尿病酮癥,一日量最多達120克,降糖 迅速。 黃連,臨床所見,陰虛陽亢,心腎不交失眠最為常見,治療自當 滋陰潛陽,交通心腎,黃連可以清心火,再配伍生地等滋腎陰, 此法也叫瀉南補北,待陰平陽秘,陰陽相濟,自能安然入睡。 潰瘍性結腸炎:黃連,干姜,有的病人中陽不足,或過食寒涼, 使陽失溫化,或久病正虛邪戀而至寒熱并見,此 2 藥辛開苦降, 調理腸胃,黃連清戀腸之熱,干姜溫臟腑之寒,雙方劑量根據病 情而定。 瘡瘍:黃連末、薄荷冰,蜜調敷。 黃柏, 慢性腎盂腎炎:清腎經濕熱,乃黃柏之專職,另外,熱邪易傷陰, 利濕藥亦能傷陰, 黃柏可以堅陰, 如果陰虛明顯, 需要加旱蓮草, 女貞子養陰,此亦為扶正之法。 (杰)舌炎:多方治療無效,結果以他為主藥有效,黃柏 15 知 母 12 蒼術 12 茯苓 12 薏以仁 30 甘草 6 扁豆 12 多次含服 黃芩 治療淋證、下血諸證 30~45 滑石, 早泄遺精用,可能有的朋友感覺很奇怪,是這樣,早泄和遺精都 屬于尿竅閉,精竅開,不兼用利水以開尿竅而僅以澀精之品固精 門,很容易越澀越不利,所以在用五味子,桑螵蛸,金櫻子等澀 藥的基礎上加一味滑石,取其用澀于利之中,用補于遺之內,此 為用藥之密。此法還可以有效防止有輕微濕熱的病人閉門留寇。 滑石,利尿通淋藥中,此藥我必用,喜歡它的名字,滑石滑石, 滑出結石,有名中醫說過它可以滑利尿管,對結石的排出有利。 何首烏 ,經治療觀察,在補血藥中,它的效果要比當歸好的多,幾乎與 阿膠不差上下, 我在臨床經常用到 50G, 它所含的卵磷脂是血細 胞膜的主要原料,并且又能促進造血,在治療貧血時,它是我的 必用藥。 何首烏,對心血不足的病人,我最喜歡用何首烏,它的效果優于 當歸,阿膠雖然效果也好,但太滋膩,對于有痰淤阻絡征象不太 適合,除非 血虛十分明顯而痰淤又不是很重,何首烏則無需顧 慮太多,另外,還有一點,它能補肝,脈管為肝所主,冠脈受損, 加上痰淤阻于其中,使之受傷不輕,補肝之法可以使受損之冠脈 得以濡養, 從而最大程度回復原有功能, 此法為治本的要訣之一。 止心痛在高血壓心臟病、冠心病、心絞痛中辯證加入何首烏 9~15 克 脂肪肝:何首烏,柴胡,五臟調和,氣血生化有源,津液輸 布暢達,則百病不生,若臟腑功能失調,腎失氣化,肝失疏泄, 脾失健運,則聚濕生痰凝瘀,痰瘀濕濁充于血中則血脂偏高, 結于肝中則為脂肪肝。中老年人大多肝腎不足,水不涵木,肝 失所養則疏泄不及,以至津滯成濕,血滯成瘀,何首烏可補肝 腎,使肝木得養,再配伍柴胡疏肝,肝失疏泄這一問題即可得 以解決;對有郁熱征象的柴胡更可以散其郁熱。另外柴胡可以 引藥入肝。 慢性蕁麻疹:何首烏,精者,身之本也,神生于氣,氣生于精, 神依之如魚得水,氣依之如霧復淵,何首烏善于補精,精旺則神 生,則氣足,與黃芪,仙鶴草伍用為此病補益心氣心神的最佳組 合。失眠日久,必耗傷心血,何首烏亦為補血佳品,心血得補, 何懼心氣不足,精血氣神俱補,此病之虛便可迎刃而解。 胡黃連, 口瘡屬心脾積熱,見多處潰爛,灼熱而痛,口臭便干,此藥為我 的首選,起瀉火化濁之用,臨證也可以用瀉心湯加減,也可以加 蒲公英清熱解毒,但個人感覺,此藥作用十分強大。 琥珀, 古方治療石淋的,用琥珀的占一大部分,它有利尿通淋和活血化 瘀的雙重功效,又可以治療尿血,為我治療尿路結石的必用藥。 慢性腎盂腎炎:琥珀,濕熱蘊結于腎,氣機不暢,氣滯水停血 瘀,又因正氣不足,運血無力,從而加重瘀血形成,瘀血又可 以加重病情,導致病情反復不愈,腎盂局部充血,變形,腎實 質纖維化,都應屬于瘀血范疇,琥珀善于活血通淋,與丹參, 土鱉蟲為伍,可以化瘀,改善腎血流量,促進炎癥吸收,軟化 瘢痕組織,修復變形的腎盂。 海藻, 此病中醫病名為腿筋瘤,屬瘤病范疇,從其外觀看,曾隆起狀, 觸之較硬,所以需要軟堅散結以治之,海藻為我最常用之品。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管壁內脂質沉積符合痰的性質,海藻可以化 痰,另外,海藻有軟堅作用,可以用來軟化硬化之動脈,海藻之 妙用在于此。 脂肪肝:海藻,此藥不僅能化痰濁,降血脂,還能軟堅散結, 對有肝脾腫大者,此藥是我的必選。 前列腺增生:海藻,對增生肥大的前列腺,軟堅散結是必用的 手段,海藻是我最常用之品,它不僅能軟堅散結,還能消痰利 水,我一般以荔枝核,橘核,白僵蠶等為伍,對陰虛體征病人 或久病纖維化者,我則首選鱉甲。 卵巢囊腫(水性) :海藻,甘草,中醫之名為腸蕈,是惡肉,屬 瘤的范疇,治療自然少不了消痰祛瘀,軟堅散結之品,海藻為癭 瘤要藥,又善化痰水,故多用之,藥理學證實,它能使卵巢增厚 之包膜軟解,有促進病態組織崩潰和溶解的作用。 《得配本草》 中記載:反者并用,其功益烈。與反藥甘草同用,可增強軟堅散 結之功,這已經被許多醫家所共識,一般情況下,如果病人體質 允許,我都會 2 藥合用,體虛太過則只用海藻一味,我多與白芥 子,半夏等伍用,結合活血藥起到化痰瘀作用。 虎杖 尿道綜合證:虎杖,濕熱毒邪乘虛而入,蘊結尿道,見 尿急尿頻尿痛等癥,虎杖善于清熱解毒利濕,濕熱蘊結日久,必 有絡氣不和,氣血凝滯,而尿路久久不暢,虎杖又能活血祛瘀, 我多與琥珀,土茯苓等為伍祛其邪。 槐花 30 以上降壓 J 荊芥 荊芥解表時用 3—9 克,治產后血暈時,可用芥穗炭 30 克,單味 水煎服解表時用 3—9 克,治產后血暈時,可用芥穗炭 30 克,單 味水煎服 決明子 3~6g 治療急性結膜炎、麥粒腫、角膜云翳、虹膜炎等; 9~12g 治療老年性哮喘、胃炎、胃潰瘍、急性腎炎、急性泌尿 道感染; 20~30g 治療急性膽道感染、膽囊炎、慢性胰腺炎、高 血壓等。 雞內金粉 3 g,用于治療體虛遺精、遺尿等,尤其對肺結核之遺 精有較好療效。 4.5~12 g 用于調理脾胃、消食祛積,尤其適用于因消化 酶不足而引起的胃納不佳、積滯脹悶,反胃嘔吐等。 15~18 g 有化堅消石之功,可用于泌尿系結石及膽石癥。 胃下垂:雞內金,病人進食后,多見脘腹墜漲,噯氣等,足見胃 功能之薄弱,故消食健胃不可缺少,我喜用雞內金和山楂,它們 可以加速胃內排氣排空, 促進消化, 這種治法可以快速緩解癥狀, 對疾病的痊愈也有很大的意義。 桔梗 與枳殼,咳喘必用,若以 6 克比 4 克或 5 克,則重在調節氣機升 降,以上浮宣肺為主;而 6 克比 6 克,則重在調和痰液,使之易 出。 前列腺增生:桔梗,肺主通調水道,為水之上源,故宣肺為利水 的一種方法,用于此病起到提壺揭蓋的妙用,我常用它與杏仁伍 用共同宣肺以利水。1,2, 3 條這 3 法我經常同時運用,并加 石菖蒲開尿竅以治其急,解除尿潴留。 卵巢囊腫(水性) :桔梗,蒼術,囊腫內液體為水濕之邪,故水 濕之患亦須清除,水濕為病與肺脾腎關系密切,故用桔梗宣肺布 氣化水,蒼術健脾利濕化水,以及肉桂溫腎蒸化水濕,大量車前 子直接利水,多方位治療使水濕之邪速退。 白僵蠶, 久病結節難消,應軟堅散結,白僵蠶能化頑痰,散結節,通經絡, 與浙貝,海藻合用,對此病乳腺結塊有消散作用。 下肢靜脈曲張:白僵蠶,地龍,久病多痰淤,脈絡受阻日久必有 痰淤互結,而痰淤互結又可以加重脈絡受阻,我喜歡用此 2 藥, 既能化痰淤,又能通脈絡, 且又為強悍之品(久病之痰淤為頑 痰頑瘀,非草木所能勝任) 白僵蠶,脾濕生痰中阻,可引發肝風,肝風挾痰上犯高巔,阻于 清竅,脈絡不通,頭痛乃作,腦為清陽之府,豈容痰濁上犯,故 以白僵蠶化痰,同時取其祛風,通絡,止痛之功。為治其本,應 該加白術,茯苓等補脾,以杜絕痰源。 癲癇:白僵蠶,此病癥狀多為風痰,風痰上涌見口吐涎沫,痰蒙 神竅見昏撲,神智不清,化痰我喜用白僵蠶,它氣味俱薄,性升, 善拔邪外出,能化頑痰,熄風止痙,用于此病極其適合,常與白 礬,石菖蒲同用,白礬化痰善治癲癇,石菖蒲化痰善于開竅,皆 為我的必用藥。風痰皆與火密切相關,所以臨床以熱痰為多,可 加膽南星,郁金;也有脾虛陽虛內生痰濕的,可加半夏,陳皮等 化痰。 痛風:白僵蠶,白芥子,痰瘀為病,可見皮下結節痛風石,甚至 潰破流出膏脂狀滲液,這些符合痰的特性,我最喜用白僵蠶,白 芥子,它們善于散結通絡,能搜剔,消頑痰,尤其針對此病經絡 之痰,共為我的首選。 頸椎病:白僵蠶,地龍,此病不論外受風寒還是內傷虛損,日久 必有痰瘀互結,阻滯脈絡,此 2 藥善于化痰瘀,熄風通絡,對頑 疾我向來喜用蟲藥搜剔,化痰可以加白芥子增強療效,因為此病 多數瘀血體征明顯,故重用活血,可以添加土鱉蟲,蜈蚣,雞血 藤,丹參等。 子宮肌瘤:白僵蠶,土鱉蟲,瘤病我多按痰瘀論治,白僵蠶不僅 善化頑痰,還能散結通絡,土鱉蟲活血化瘀作用顯著,為我治療 婦科瘀血癥的常用藥,在月經期則改為三七,因為此病多有月經 過多,三七不至于加重出血。 姜黃 頸椎病:姜黃,此藥外散風寒,內行氣血,能祛風療痹,對上肢 肩背疼痛較為適宜。 風寒濕等邪滯留于筋骨脈絡, 從而諸癥乃生, 只有病邪清除,才能使氣血調和,筋脈得養,祛邪我喜用此品, 加羌活,白芷,川芎,桂枝等來散風寒濕邪,待邪去后再著重補 法及活血等法善其后。 K 苦參 5~8g 有利尿消腫作用,用治腎炎性水腫、肝硬化腹水、心臟性 水腫等,并有平喘止咳作用,可治療支氣管哮喘發作; 10~15g 治療細菌性痢疾、鉤端螺旋體病及各種皮膚病; 30~60g,可用于外治感染、各種原因所致的失眠癥。 慢性蕁麻疹:苦參,急性蕁麻疹取苦參 25 益母草 80 即可在短期內控制病情,苦參涼血解毒,祛濕止癢,益母草涼血 活血祛風,慢性蕁麻疹屬熱者也多用之,與土茯苓,白鮮皮,地 膚子等為伍,以清熱燥濕止癢。 L 硫黃 張錫純硫黃治虛寒下利 連翹 諸家皆未言其發汗,而以治外感風熱,用一至二兩,必能 發汗,且發汗之力甚柔和,又甚綿長。曾治一少年風溫初得,俾 單用連翹一兩煎湯服,徹底微汗,翌晨病若失。------《醫學衷 中參西錄》 龍膽草 小劑使用有開胃建胃之功,大劑則清肝膽濕熱效著 慢性前列腺炎:龍膽草,黃柏,前列腺位居下焦,走肝經,故用 龍膽草,黃柏引經,并協助土茯苓,敗醬草清利濕熱。 男性不育:龍膽草,有的病人因嗜酒或縱欲而相火旺盛,導 致濕熱下注,見淋濁,亦可導致不育,龍膽草用于清肝經濕熱, 以龍膽瀉肝湯為主,可以造 就精子良好的生存環境,明顯提高精子的存活率及 數量。 龍骨、牡蠣 6~10g 有攝汗作用,對鼻衄、月經過多者有止血作 用,治療高血壓有潛陽之功; 12~15g,對支氣管哮喘有定喘作用; 20g,有安神作用。 綠礬 ,鉤蟲病貧血的要藥,治療貧血不能只是補血那么簡單的事,必 須查明貧血的病因,針對病因治療,就像鉤蟲病引起的貧血,單 純補血豈能行。鉤蟲感染導致脾虛,脾虛血失其統反生濕熱,加 上鉤蟲繁殖排泄濁氣而導致萎黃,治療需要補脾虛,瀉濕熱,殺 蟲。 貧血可以有許多種原因,在治療的過程中,要找到 原因再對癥治療,這里需要我們辨病和辯證相結合,比如因為失 血引起,我們要先治血癥,慢性胃炎引起,我們要治胃病,等等, 有一個方劑對貧血的癥狀效果很好,是人參養營湯,另外對于簡 單的貧血用食療的方法也不錯,比如豬肝,紅棗等 龍骨, 龍骨、牡蠣,龍骨入肝以安神,牡蠣入肺以定魄,魂魄者,心神 之左輔右弼也。此二藥善潛陽,能使陽入陰,對陰陽失衡效果較 為快速。 鹿角膠, 用于再障性貧血,此病病位在骨髓,腎主骨生髓,髓生精,精化 血,故用鹿角膠補腎精以化血,此為精血同源原理,治療此病必 須從此處下手,我曾治療 2 例,配伍龜板膠,蠶沙等取得良好效 果。 鹿角膠:紫癜 ITP 后期,有很多表現出了陽虛癥狀,此時血小板 數值很難提升(陽主動,主生化,陽虛必然難以生化此精微,這 里的精微指的是 血小板) ,所以最有效的方法是溫補 腎陽,填補腎精,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難題,鹿角膠就可 以做到這一點,如果這樣還不能獲效,說 明有髓寒 引起了瘀血,阻礙了血小板的生成,酌加祛瘀生新即可。 帕金森病:鹿角(龜板),腎精不足,腦髓失充,人之腦髓 空者,知覺運動俱廢,因腦髓之質,原為神經之本源也。善補 腎精者,此 2 藥首選,腎虛水 不涵木, 而見肝風多屬陰虛, 不宜用溫, 故以龜板為主滋養腎精,后期虛損明顯時,見神呆而無熱象, 腦以陽為榮,溫髓可振奮元陽,故以鹿 為主溫補腎精。 角 萊菔子 30 以上降壓 蘆根(120 降溫無慮) M 麻黃 [十大主帥](30 分服,頓止暴喘)少用通陽消徵,多用發汗 利水 蒼術--麻黃 許公巖對積濕為病以蒼術、麻黃二藥為主,兩藥用量配伍不同其 作用有異:如兩藥相等,臨床 常見能發大汗;蒼術倍于麻黃則 小發汗;蒼術三倍于麻黃,常見尿量增多,有利尿之作用;蒼術 四倍于麻黃,雖無明顯之汗利,而濕邪能自化。 許公巖對積濕為病以蒼術、麻黃二藥為主,兩藥用量配伍不同其 作用有異: 如兩藥相等,臨床 常見能發大汗; 劑量是: 10g:10g 蒼術倍于麻黃則小發汗; 劑量是: 沒有提及 蒼術三倍于麻黃, 常見尿量增多, 有利尿之作用; 劑量是: 18g: 6g 蒼術四倍于麻黃, 雖無明顯之汗利, 而濕邪能自化 劑量是: 12g: 3g 藥物之間的比例 關鍵在于藥物之間的比例,并非藥量越大,療效越好。先生經過 長期觀察,總結出各組藥物療效最佳的用量比例, 慢性阻塞性肺病:麻黃,射干,化痰止咳平喘藥中,此 2 藥 組合效果很好,麻黃平喘擴支氣管,射干降氣消痰,清除呼吸 道分泌物,一般用于急性,發作期屬 熱的,與重劑蚤休,魚腥草(各 30 到 50g)伍用, 效果極其顯著(4 藥缺一不可) 。 馬兜鈴 常用量能止咳,用量 15g 時可致嘔吐,30g 以上可使呼 吸抑制,血壓下降; 關木通 常用量能利水通淋,用量 60g 以上可導致腎功能衰竭, 小便不利; 麥芽 催乳、 回乳有以下三個觀點: 生麥芽通乳, “生”取其“生 發”之意,量在 30g 以下;炒麥芽回乳,“炒”取其“炒枯”之 意, 量在 60g 之上。 炒麥芽均可單獨用于回乳, 60-120g。 生、 量 生麥芽、炒麥芽混用用于回乳,量各為 60g。 生麥芽,乳腺增生初期可能因情志所傷,引起肝氣郁結而發病, 久病也多因此加重或復發, 生麥芽可以疏肝解郁, 治療肝氣郁結, 用它的另一原因是中藥藥理學證實它可以抑制催乳素釋放, 從而 達到治療效果,肝郁較重加柴胡,生麥芽我一般用 100G。小了 無效。 慢性膽囊炎:麥芽,膽氣郁滯,則飲食不化,麥芽疏肝利膽, 消食化滯,另外水谷得麥芽而易消化,也減輕了膽囊的負擔, 所以治療此病,我通常都會加 一些消食之品,消食也可以間接的行氣滯。 芒硝 [十大主帥] 木瓜 帕金森病:木瓜,此病肌強直,見肢體不利,活動受限,木 瓜酸入肝,善柔筋解痙孿,可緩解肌強直現象,從而改善癥狀, 被我視為此類病的專用藥( 凡見肌肉僵直都喜歡用它,除有消化性潰瘍見泛酸 者例外) 類風濕性關節炎:木瓜,穿山龍,晨僵,活動不利,此 2 藥 效果不錯,祛風除濕之品大多辛溫燥烈,用之過久過多易傷津 液,這對受傷的關節不利,對痰瘀的 清除亦為不利,但此 2 藥溫而不燥,無傷津之弊, 善于祛風濕通絡,故選之,然木瓜效果雖好,需中病即止,因久 服于齒骨不益。 P 胖大海 1~4 枚,有開肺解表、清熱利咽之功,用于風火犯喉而致的 聲音嘶啞。 12~15 枚有通便之功,可用于頭目風熱疾患,合并有大便 熱結者。 蒲公英, 此藥擅長治療癰瘍,能清胃消瘀,對于糜爛性胃炎,胃潰瘍伴感 染,證屬瘀熱而胃痛的效果極佳,如能用其根更妙。辯證準確有 藥到病除之效。 慢性膽囊炎: 蒲公英, 此藥清熱解毒, 消癰散結, 肝膽乳 (我 認為“脾”)胃屬實熱者皆為我必用,它雖非竣烈之品,但在 劑量上做些手腳,效果實在讓人滿意,治療此 病 ,早年用過茵陳,金錢草,如今是蒲公 英,以后應該不會再換了,我通常用 30--80g。 胃下垂:蒲公英,黃連,此病常伴有胃炎,可見濕熱之象,故以 我最喜用的蒲公英和黃連來清熱解毒,厚胃降濁,待邪去正安, 氣機方可升降自如。 蒲黃 慢性胰腺炎:蒲黃,五靈脂,邪毒內蘊,胰絡受損,必有瘀 滯,活血之品,我最喜用此 2 藥,蒲黃活血消淤,導淤化結, 五靈脂活血散血,降濁止痛,慢 性胰腺炎多為痰瘀交阻,宿食不消,濁氣壅塞, 而見脘腹脹痛,此 2 藥恰中病機,它們可以使腹中痰瘀得消, 宿食得降,濁氣下趨,脹痛得消, 與山楂伍用,更能疏利胰管,消除脂類堆積,對于 慢性病來講,要比大黃實用的多。 Q 牽牛子 少用可瀉下通便,祛除腸中積滯,多用則峻下逐水,攻 逐腹中積水。 青蒿素治療瘧疾,口服 1000 毫克/日有效。青蒿中青蒿素含量約 0.5%,折算為藥材用量約 200 克/日,而青蒿常規用量為 4.5—9 克。中華中醫藥學會中成藥分會主任委員肖小河分析,從中藥或 天然藥物提取的有效成分藥物的有效劑量看, 中藥傳統用量往往 難以達到有效劑量范圍。雖然難免有失偏頗,但還是可以折射出 傳統劑量規定的局限。從藥材角度看,由于盲目引種,中藥材的 道地性減弱。而當代中醫的大劑量用藥經驗等,都證明加大中藥 用量可能是提高中醫藥臨床療效的重大舉措。 全蝎 類風濕性關節:全蝎,白僵蠶,土鱉蟲,邪留日久,必有痰 瘀互結,致使病情頑固,全蝎祛風攻毒止痛,白僵蠶祛風化痰 通絡,土鱉蟲活血破瘀療傷,它們 均屬蟲類,性善搜剔,能化膠結之痰瘀毒邪,從而 使外觀腫大的關節回縮,僵直變靈活,疼痛減輕或消失。 支氣管哮喘:全蝎,此病與過敏有關,發時小支氣管痙攣, 屬風,祛風止痙可以控制,全蝎擅長治療百日咳即為此意,用 于此病效果也很顯著,我常與白 僵蠶,蟬蛻,防風等伍用。 茜草 30 以上治療口瘡 R 肉蓯蓉 6~12 g,有補腎助陽、益精血之功。適用于陽痿不孕、 腰膝冷痛、筋骨無力等證。 15~18 g 有潤腸通便之功,用于腸燥津枯之大便秘結之證。本 品助陽而不燥,滑而不寒,是一味既補陽又益陰的藥物。 肉蓯蓉,陽虛精血不足見便秘者,我喜用肉蓯蓉,它溫而不 燥,能補肝腎精血,潤腸胃燥結,常與鎖陽同用,若病人無陽 虛,則以之為次, 用于方藥中,陽主動,溫陽可增強腸道的蠕動功能, 故為必選。 男性不育:何首烏,肉蓯蓉,此 2 藥為善補精者,何首烏兼 能補陰血,肉蓯蓉兼能補陽氣,合用則陰陽氣血精兼顧,經驗 證,它們有明顯改善精子質量 ,數量的功能,病人陰虛加女貞子,生地,陽虛加 淫羊藿,巴戟天。 人參 [良將] 、[藥中四維]、[十大主帥]與白術為 10 克比 9 克, 常用量為 5~10g,用于復脈固脫時可用至 15~30g;紅參:對陽 痿癥狀也有很明顯的效果,我通常是在常規治療效果不顯時才 加,起絕招之用,劑量在 20 到 30.(養殖) 帕金森病:人參,肝病傳脾,或久思傷脾等引起脾虛,氣血 生化不足,腦髓失養,故神機失靈,而淡漠,脾主四肢,主肌 肉,故肢體活動不利,見寫字 變小,慌張步態等,人參補脾,使氣血生化,上 榮于腦,濡養四肢及面部肌肉,從而恢復原有功能;人參又能 養神,治療神不足引起的呆傻, 健忘等;脾虛內生痰濁,上犯腦髓,髓濁元神失 其所主亦可動風,人參健脾以絕痰源,亦為其功。肝脾腎虛常 常相互影響,從而變生太多雜癥 。以上為其本。 肉桂 [十大主帥] 用于陰虛火旺,虛火上炎引起的口瘡,可引火歸元,此型口瘡此 愈彼起,反復發作,有陰虛體征,治療時在養陰解毒基礎上加肉 桂收浮游之火是很必要的,一般我用 5G, 慢性腎盂腎炎:肉桂,濕為陰邪,易傷陽氣,尤以脾腎之陽 為甚,陽虛不化水,則濕濁之邪積留腎與膀胱,從而病情頑固 不愈,溫陽我喜用肉桂,溫陽化濕 功專力 雄,另外補陽之法,我通常都是陰陽雙補,補陰可以使陰精充 足,從而可以蒸化陽氣,使陽出有根,此為陰陽互根也 糖尿病(二型):肉桂,對陰虛火旺病人,小劑量肉桂可以 引火歸元,對久病陰陽兩虛病人,肉桂更可以補陽布津,上等 肉桂可以降低血糖,激發胰島素的敏 感性,故為我喜用(一般不用大劑量)。 卵巢囊腫(水性):肉桂,此病寒邪與營衛搏結,氣 血周流滯澀,與垢穢之氣交并,形成惡肉,說明它與寒邪,氣 滯,痰瘀,濕毒等有關,又張景岳說:壯盛之 人無積,虛人則有積,說明此病也與虛有關,臨 床所見,其實,多為陰邪,其虛,多為陽虛,故常用肉桂補命 門之火,使離空當照,陰消霾散 乳香 潰瘍性結腸炎:乳沒,邪留腸中日久導致氣滯血瘀,見疼痛拒 按或有結塊,此 2 藥善行胃腸氣血,與三七,五靈脂等伍用, 對氣滯瘀血證效果較好,提到的 幾味藥也是修復潰瘍面的佳品,故優先選之。 乳沒,全蝎,所謂不通則痛,不論從疼痛性質,還是月經血 塊上看,瘀血指證再明顯不過,故活血化瘀成了眾所周知的治 療方法,乳沒 2 藥 相需為用,善行氣血,用于此病,頗為適合,全 蝎善于攻凝通絡,祛風止痛,此處用全蝎的另一用意是取其善 解痙攣之意,它可以使子宮過度 收縮的現象快速得以緩解。 S 升麻 少用(6g 以下)有清熱解毒之功;多用(10g 以上)有升陽舉陷之效。 3~10 g,有發表透疹、升陽舉陷之功。用于風熱頭痛、中氣下 陷、斑疹不出等。 30 g 時,有報道治療面神經麻痹有較好的療效 升麻一般用量 3~10g,有發表透疹、升陽舉陷之功。用于風熱頭 痛、中氣下陷、斑疹不出等。用量 30g 時,有報道治療面神經麻 痹有較好的療效。 卵巢囊腫(水性):升麻,黃芪,此病與毒邪有關,西醫有 的認為與慢性隱性炎癥有關,有的認為與體內酸性環境有關, 這些都歸屬毒邪,升麻善于解毒,黃芪 善于補氣托毒,針對慢性病,它們恰恰是扶正祛邪 組合,另外對于水濕之患,它們又可以升清陽,起到氣升則水降 的妙用,從而利水。 尿道綜合證:升麻,柴胡,五倍子,小便不利,滴瀝不爽, 與氣機升降失調有關,也與肝的疏泄與腎的封藏失調有關,升 麻,柴胡疏肝氣上行,五倍子斂 腎氣下走,一升一降,一疏一斂,使動靜結合,氣 機調暢,肝腎功能失調得以糾正。 蘇木 量小和血,量大破血 赤芍 膽紅質代謝障礙一般用 30-60g,也可用 90g 以上,有涼血 活血,通腑利膽利尿,降門脈壓, 白芍 6~30 g。有養血斂陰、柔肝止痛、平抑肝陽之功效。 30~45 g 有利尿作用,用于熱病后期,陰液耗損,小便不 利等癥。白芍長于養血斂陰,雖有利尿作用而不傷陰。 用量若在 30 克以上, 對大量吐血的確有較好的止血效果。 -----《岳美中醫話集》 大量治療腹痛也很好 芍藥甘草湯的芍藥用量要大。 芍藥、甘草--大劑量--呃逆 -- 上海--姜春華 桑白皮 6~9g 有退熱作用,10~12g 有祛痰鎮咳之功,15g 有利尿及輕 瀉作用; 水蛭 1.5g 研末吞服,1 日 2 次,主治肺心病; 5~10g 治療急性支氣管炎、高血壓所致頭暈; 12~15g,治療腦溢血后遺癥、原因不明的癥瘕痞塊,本品破瘀血 而不傷新血。 男性不育:蜈蚣,水蛭,石菖蒲,濕熱或虛火為患,易內生 痰瘀,敗精阻竅,新生精子無法排出又受其污染,從而精子數 量低下,且活動力差,蜈蚣, 水蛭善于活血通絡逐瘀, 又可使精子有伸展靈動 之機,石菖蒲善于化痰濁開精竅,痰瘀敗精阻竅得以解決,新 生健康精子即得以釋放而病愈。 (地龍等能殺精子,盡量避而不用) 慢性膽囊炎:水蛭,白僵蠶,膽熱淤積日久,必有痰瘀互結, 也正因痰瘀互結,導致病情久治不愈,B 超示膽壁增厚,及結 石,息肉,我均以痰瘀論治, 由于是頑痰 頑瘀,故以蟲藥破之,否則實難見效,此 2 藥可以修復膽壁, 是遠期療效的保障,我治療的慢性膽囊炎,凡按療程服藥的, 很少有復 發的。結石加金錢草,雞內金, 芒硝;息肉加烏梅,鱉甲,白芥子。 石菖蒲 1.5~3 g 作藥引,有明目、開音之功。用于治療角 膜潰瘍、聲音嘶啞等。 4.5~7.5 g 用于開竅。治療濕溫病之濕濁蒙蔽清竅者,以 及狂躁型精神分裂癥。 9~12 g 有通利小便之功能,可用于治石淋或熱淋。 3g 治療冠心病; 6~10g 治療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及梅核氣(神經官能癥); 30g 可治療中風后遺癥偏癱、慢性腸炎所致的久瀉。 石菖蒲, 對心肌缺血發作的, 芳香開竅藥效果最為快速, 如檀香, 冰片,石菖蒲等,我最喜歡用石菖蒲,它不僅能開心竅,還能化 痰濁,我 多以葛根,川芎配伍起協同作用。 山楂 6g 祛瘀力強;9~12g 溫通力強,用于治療慢性肝炎;15~ 30g 治療慢性膽囊炎、萎縮性胃炎。 慢性胰腺炎:山楂,胰為消化器官,受病日久必然壅塞,故 以山楂通化之,病人多腹脹痛,糞臭,此為腑氣不通,飲食停 滯之象,山楂善于消導,還有, 病人可見腹瀉油狀物,即為脂肪瀉,山楂善于消 化肉食,故作此病必用藥。 子宮肌瘤:山楂,脾虛不能運化水濕,聚濕為痰, 與血相搏,形成腫塊;肝郁氣滯,血行不暢,滯于胞中,形成 腫塊;氣虛運血無力,血滯津停,內生 痰瘀,形成腫塊等等等等,此病的最終產物就是 腫塊,即子宮肌瘤,治療自然要軟堅散結,活血祛瘀,山楂善 于活血消脂,消肉食積滯,在此 處引申為消磨肌瘤,為我所必用,常與烏梅為伍 以消瘤。另外軟堅散結之品眾多,我的習慣是病人陽虛或有寒, 用荔枝核,橘核,白芥子,病 人陰虛或有熱,用夏枯草,海藻,鱉甲。 山藥 張錫純之書治虛勞的內容甚多,其中出現最多的藥物為生山藥, 中風外感癥,多與桂枝湯,續服山藥粥和阿斯匹林半。 慢性阻塞性肺病:此病發作期以化痰止咳平喘為主,緩解期 則以補肺脾腎為主,肺(衛表)得補則邪氣難寢,我喜用黃芪, 脾得補(培土生金)則肺金得健,痰源得除,我喜用大劑量山 藥(100g),若陽虛濕盛則易白術,腎得補則一身之元氣旺, 諸虛損得以漸愈,我喜用紫河車。 胃下垂:山藥,肉桂,胃屬陽明為陽土,得陰則安,得降則 和,胃陰不足則胃不降濁,且胃液失權,胃陽不足則胃動力不 足,且消化不良,從而顯示一派虛陷之象,山藥滋脾陰而養胃 陰,肉桂補真火而助胃陽,胃之氣血陰陽得補則必強健,虛陷 之勢自然得以解除。 沙參 30 以上補氣,小量滑腸 三棱 常用劑量的上限為 9 克, 但臨床上以該藥配合其他中藥主治各類 晚期惡性腫瘤病時,其每日用量達到 45~75 克,相當于權威規 定劑量上限的 5~8.33 倍。(30 克破氣行血) 生地 (800 極量)大劑量--類風濕-- 上海--姜春華 生地,紫癜時發時止,遷延不愈,伴陰虛體征,生地是我的必用 藥, 滋陰涼血眾所周知, 我用它的另一原因是, 它有激素樣作用, 過敏性紫 癜是變態反應,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與 自身免疫有關, 所以紫癜的治療在西醫里, 主要就是靠激素控制, 但激素的副作用有時也讓病人得不 償失,生地的優 勢就是減少了那些副作用,表現的是它的治療作用,更不違背中 醫的辨證論治,就效果而言,更是令人滿意。 熟地 [良將] 、[藥中四維] 凡下焦虛損,大便滑瀉,服他藥不 效者,單服熟地就可止瀉,然須日用四,五兩,煎濃湯服之亦不 做悶,(熟地少用則作悶,多用轉不悶),少用則不效。--醫學 衷中參西錄 90-120 克對糖尿病晚期尿液渾濁有特效。 慢性阻塞性肺病:熟地,淫羊藿,五味子,久病肺腎兩虛, 腎不納氣,見虛喘,又冬季多發,多見于陽氣不足。腎主藏精, 精化腎氣,腎氣充足則攝納有權, 故若補腎之陽氣來納氣平喘,必先補腎精,熟地 后下取其濁藥清投,再加淫羊藿則可使陽出有根,效果持久, 若無補腎精的熟地,功效難以持 久,五味子則功專斂肺納氣止咳平喘。 山茱萸 常用量為 5~10g, 急救固脫時用至 25~30g, 張錫純所附醫案中 幾乎包括各種休克,尤以大汗致脫為最效。其法為,當緊急時急 煎萸肉一味 60 克(2 兩)左右急服,病稍緩或以下脫為主則配 以人參、山藥等。又生山藥一味救脫之輕者亦效。 功血(崩漏):山芋肉,五味子,肝腎不足,沖任不固見崩 漏,補腎為治本之法,與乳腺增生貼中基本一致,仍為陰陽雙 補,陰虛重用六味或二至,陽虛重 用菟鹿或艾附,然固攝斂沖,我一般選山芋肉,五 味子,此 2 藥補澀同治,對肝腎不足,固攝無力效果皆顯著。 桑葉, 桑葉、薄荷,牛蒡子為 9 克、6 克、6 克。 紫癜:桑葉,此病屬虛者,一般補虛即可,如陰虛,氣虛,脾腎 虛等,此病屬實者,一般多用清熱涼血解毒或化瘀,但有時常規 治療乏效者,我多 以肝論治,皮下出血屬血管破裂 所致,脈管為肝所主,肝又藏血,當肝弱不藏血時,脈絡失和則 血管破裂,血溢脈外,桑葉善清皮下之熱,潤 肝絡 止血,常規用到 30,不論是實熱還是虛熱都適合,再加枸杞, 白芍等養肝柔肝之品,就可以解決常規治療無效的紫癜了。 石膏 [十大主帥](搗碎) 陽明熱必用,石膏(一日可至 600)配阿斯匹林效果更佳,周身 微汗佳。 三七 最有價值的闡發即重用三七、雞內金、水蛭等治癥瘕積聚等慢性 病 張錫純三七消瘡腫 胃痛屬瘀血,痛處固定,夜重,脈澀,我首選為三七,個人感覺 三七效果優于五靈脂蒲黃, 其化瘀定痛之功在瘀血胃痛里也能很 明顯的顯示出來, 另外對消化性潰瘍引起的出血證屬瘀血的更為 適宜,既能止血又能活血。 水蛭 張錫純水蛭散癥瘕 水牛角, 急性的紫癜多屬于血熱妄行引起,犀角地黃湯是最適合的方劑, 源于犀角很難找到, 一般都知道用水牛角代替, 我經過多例驗證, 水牛角 30 到 50G, 對于過敏性紫癜, 效果十分明顯。 酸棗仁,最大 180 安神 心主血,肝藏血,心藏神,肝藏魄,酸棗仁能養心陰,補肝血, 故心肝血虛引起的不眠,此藥為必用。 心臟神經官能癥:五味子,酸棗仁,此 2 藥為安神佳品,病 人多因失眠而心悸加重,它們即可補心安神,又可定悸,失眠 多因陰血不足,心失所養故而心悸, 心煩,酸棗仁能補心肝之血,使心有所主,肝有 所藏,從而諸癥皆消,五味子可補陰血,又能收斂耗散之心氣, 從而定悸,臨床觀察,如果病 人沒有失眠,用此 2 藥亦可定悸,針對心虛感更可 藥到病除, 如果病情較為頑固, 可加龍骨, 牡蠣以重鎮安神定悸。 何首烏 ,發現有些失眠病人存在很明顯腎精虧虛的癥狀,如頭痛,健 忘,腿軟等,長期失眠最易耗傷心血,精血同源,故腎精受累, 也正因 精血同源,補精的方法也能很好的補養心血,何 首烏是我治療腎精不足的常用藥,藥理學認為它能強壯神經, 對神經衰弱病人來說,我倒比較 喜歡選此藥治療,同樣能強壯神經的藥還有五味子, 人參等,建議辯證準確后優先選加之。 桑螵蛸 尿道綜合證:桑螵蛸,腎陽不足,膀胱氣化不利,且腎失封 藏,亦可使小便失常久久不愈,桑螵蛸可以溫補腎陽,化膀胱 氣,又善固攝,多與淫羊藿,菟 絲子,五味子等伍用。剛剛提過此病多見中老年 女性,與雌激素分泌不足有關,我一般就是按補腎的方法來解 決這一問題的,而且還是那種陰 陽調補法,以前說過很多遍了,不贅述了。 T 土鱉蟲 結石發作時絞痛難忍,證屬瘀血,土鱉蟲擅長治療瘀血腰痛,在 這里當然也算符合病機,活血是排石的動力之一,我還經常用三 棱,莪術,王不留行,川牛膝聯用,有條件者加穿山甲更好。 慢性盆腔炎:土鱉蟲,濕熱毒邪互結,可致血行不暢,形成 瘀血,局部因感染導致結締組織增生及粘連,屬于瘀血范疇, 針對瘀血,我最喜用土鱉蟲以及 乳沒等,在經期,出現小腹痛,血中必有滯氣, 氣中必有瘀血,故通因通用,以此藥(劑量不可太大)借經期 排出瘀血,惡血,如果病人月經 過多,以三七代替,在非經期,運用活血藥可以 解除小腹痛,腰痛等瘀血體征,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使滲液, 包塊吸收,使增生,粘連消除, 如果有必要,可以加蜈蚣攻散瘀毒,蜈蚣的運用 已經多次提及,在這里不再細解,盆腔所在為肝經,故盆腔瘀 血即為肝經瘀血,這正是蜈蚣的 優勢所在,它善攻竄,又善走肝絡,原理和前列 腺炎中提到的是差不多的。有時可以酌加化痰藥,如白芥子等, 白芥子對機體組織中不正常的 滲出物的吸收,有殊功,它又善化結節,對于此病 有滲液或包塊的不失為是個好辦法。 菟絲子, 此藥陰陽雙補,偏于補陽,服之可令婦人有子,在諸多不孕方劑 里多有之,它有促排卵促黃體功能的作用,對證屬腎虛的,我每 方必用, 同樣有此作用的還有枸杞, 巴戟天等, 辯證準確后選加。 痛經:菟絲子,肝腎不足故精血虧虛,經后精血更虛, 胞宮失養, 發生痛經,菟絲子補肝腎善填精,陰陽并補,偏于補陽,為我治 療女科腎虛證的常用藥。其實針對虛性痛經,我一般都是氣血肝 腎同補的,因為氣血精可以相互化生,臨證根據病情,所補的側 重點不同而已,比如貧血引起痛經,加用阿膠重補血等等等等。 土茯苓,(240 解毒,30 以上消尿蛋白) 慢性腎盂腎炎:濕熱溫毒寢及于腎,此為首要病因,又因正 氣不足,導致正虛邪戀,祛邪我首選土茯苓,此藥擅長化濕毒, 對淋癥療效較好,又可利尿,由于腎盂生理結構,導致病菌容 易潛伏,利尿可以沖洗局部,有利于痊愈。 慢性前列腺炎:土茯苓,敗醬草,此病多為濕熱毒瘀蘊結精 室,精竅與尿竅同門,有時見淋癥,重劑土茯苓可清熱解毒利 濕,對淋癥我也經常以之為主,敗 醬草清熱解毒,化瘀排膿,2 藥伍用可以消除濕熱 瘀毒之邪,使精室潔凈。 痛風:土茯苓,萆薢,此病的治療多數以清熱,解毒,利濕, 通絡為主線,此 2 藥可以利濕,瀉化濁毒,通利關節,排尿酸, 多與秦皮,澤瀉,螻 蛄,金錢草為伍,同時金錢草可以防治結石。 透骨草 類風濕性關節炎:透骨草,風濕瘀毒等邪侵及關節,滯絡損 骨,邪伏于骨,根深蒂固,故用透骨草入骨搜邪,它祛風除濕, 解毒止痛,甘溫無毒,效果顯著, 為我治療此病的必用藥。 葶藶子 慢性阻塞性肺病: 葶藶子,此病虛實夾雜,實證中痰占主 要位置,尤以發作期為顯,痰的形成與肺脾腎關系密切,肺不 布津,津凝為痰,脾不運濕,濕聚為痰 ,腎不化水,水凝為痰,治療時根據脈證調補 3 臟,肺為貯痰之器,因痰才導致肺氣阻塞,故通肺氣,祛痰為 先,針對寒痰熱痰,在支氣管哮喘 中提及過,不再贅述,針對痰多癥狀,我最喜用 葶藶子,它瀉肺行痰水,我每用 15g 于方中,多在用藥第 2 日 獲效,無不良反應,若無此藥,效 果較慢。 W 烏蛇 慢性蕁麻疹:烏蛇,蟬蛻,白僵蠶,全蝎,很多時候,對于 頑固的蕁麻疹,一般藥物難以奏效,不得不選用蟲類血肉有情 之品搜風逐邪,它們皆為搜風佳 品,能入血走膚,搜剔血中伏風,善于通絡止癢。 五味子 大劑量,約 100~150 克治療慢性疲勞綜合癥有奇效。四川--劉禎吉 1.5~3 g 時,有斂肺鎮咳之功。用于治療肺虛咳嗽,如老年慢 性氣管炎、肺氣腫等。 6~9 g 有滋補益腎之功,用于腎虛型咳嗽、遺精、滑精及 久瀉久痢等。 12 g 以上有降低血清谷丙轉氨酶作用,可用于慢性肝炎恢 復期轉氨酶過高 五味子,對氣陰血虛病人證見心悸者,五味子為我的必用藥,其 次是酸棗仁,遠志等,它不僅能養心安神,還可以收斂耗散之心 氣而定悸, 對心動過速或心律不齊偏快者,可加牡蠣,龍骨等 貝石重墜之品鎮之, 對心動過緩證屬心陽虛見心悸者, 可加附子, 桂枝等,臨證靈活運用。 糖尿病(二型) :五味子,脾病及腎或房勞傷腎,使腎失封藏, 精微下漏,可見蛋白尿及尿糖,五味子補腎固攝,與桑螵蛸,金 櫻子伍用,可獲顯效。 烏賊骨、瓦楞子--大劑量--胃潰瘍劇痛 蜈蚣 張錫純蜈蚣、 蝎子定風消毒。 我個人認為不用辯證分型的有效藥, 一, 精神憂郁引起的, 它可以疏通肝絡以起痿, 脈絡瘀阻 二, (動 脈硬化)引起,它可以化瘀通脈以起痿,三,蜈蚣本身也有強壯 之功。有一問題順便提及一下,蜈蚣和枸杞開始時經過幾例治療 發現,水煎的效果比吞服的好,原因至今未明,但為取效,一直 就用水煎的方法至今和過程很復雜的腎虛兼脈絡瘀阻, 治療當補 腎與活血通絡并用,如加蜈蚣,地龍等。另外還有濕熱下注等不 再一一詳解。 曾治療一例頑固口腔潰瘍,局部潰爛嚴重,用清熱斂瘡等常規療 法效果不明顯,后來我按毒瘀論治,在原方基礎上加蜈蚣,皂角 刺破瘀攻毒,很快的取得了效果,此藥我也用來治療臁瘡,褥瘡 等。 蜈蚣,其走竄之力最速,內而臟腑,外而經絡,凡氣血凝聚 之處皆能開之,此藥可以搜風通絡,對頑固性頭痛屬瘀血的, 我多用之,如無此 藥,全蝎亦可代替之。此 2 藥治療頭痛,鮮有不效 者 慢性前列腺炎:蜈蚣,琥珀,濕熱滯留精室,日久傷及精血, 使化精之血變為瘀血,生殖之精變為敗精,瘀血敗精阻于精竅, 故需活血散瘀通竅,蜈蚣走竄 之力最速,凡氣血凝聚之處皆能開之,善于散瘀 攻毒,又能強壯,治療陽痿,其功效如同專為此病而設,為我 治療此病的必用藥,琥珀破瘀通 淋,對尿路刺激癥狀效果較好,故多用之。 帕金森病:蜈蚣,全蝎,肝脾腎功能失調,日久必生痰瘀, 痰瘀阻于腦絡,四肢,可導致神機失靈,肢體不遂等癥;有些 繼發病多為腦炎,中毒等毒邪 引起(要加甘草等);頭暈,顫動等為此病主要 癥狀,明顯為風的癥狀。此 2 藥不論是祛瘀通絡,還是攻毒或 者搜風,均為上品,尤其熄風之力 ,遠非它藥所能及,其功效全面有力,在治療此 病中,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為我的必用藥,多與白僵蠶, 半夏,地龍,及水蛭同用,共同 消除痰瘀毒風等邪。 癲癇:蜈蚣,全蝎,此 2 藥熄風止痙作用很好,對控制病情 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幾年前曾治療一例兒童病人,我以此 2 藥為主,結合白僵蠶,蟬 蛻研成細粉裝膠囊服,服藥前平均每日發作 7, 8 次,用藥第 2 日開始見效,發作次數逐漸減少,治療 3 月后 幾乎不復發,隨訪得知病人每年僅有 1 ,2 次小發作,現在正在上學。 前列腺增生:蜈蚣,琥珀,敗精瘀血阻于莖端,其位置走肝 絡,故選蜈蚣祛瘀通肝絡,因有排尿不利,故選琥珀活血通淋, 針對瘀血敗精,我常與王不留 行,地龍等聯用,以增強活血通絡之力,也經常加 川牛膝活血并引藥下行 帶狀皰疹及愈后神經痛: 蜈蚣, 全蝎, 2 藥針對久病頑疾, 此 久瘀頑毒,有殊功,遠非他藥所能及,蜈蚣搜風攻毒,走竄之 力最速,凡氣血凝聚之處,皆能開之,性 微毒轉善解毒,又能增強體質,從而促進疾病痊 愈,全蝎能竄筋透骨,開氣血之凝滯,并解毒醫瘡,祛風止痛, 2 藥合用則所向披靡,頑疾亦可 獲愈,對體質虛弱者需重視補虛。 烏藥, 針對下焦氣滯, 冷痛, 我喜歡用烏藥行氣散寒止痛, 劑量比較大, 要 30 以上方可。此病發作疼痛難忍,且有傷腎可能,所以用藥 最好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用大劑量速愈之。 大劑量烏藥可以擴張 尿管,有利于排石。 卵巢囊腫(水性) :烏藥,烏藥善于行下焦氣滯,并溫腎散寒, 對此病的氣滯, 寒邪, 水濕的祛除等特別適宜, 為標本兼顧之品, 是我治療此病的必用藥。 烏梅 慢性蕁麻疹:烏梅,此病與過敏有關,烏梅有較明顯的抗過敏作 用,用過敏煎為主治療蕁麻疹屬于辨病用藥,加龍骨,牡蠣補鈣 也是如此,用于治療疾病,只能考慮酌加,不能以之為主。 威靈仙 威靈仙—新病 10-15g,久病 30-100g X 希簽草 6~9 g,對慢性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有較好療效。 9~15 g 用治療肝陽上亢型高血壓兼有四肢麻木、腰膝無 力、頭痛、頭暈者,較為適宜。 風濕性關節炎:豨薟草,風濕熱痹,我最喜歡用豨薟草,它 不僅善于祛風濕熱邪,又能通經絡活血,所謂治風先治血,它 恰為合拍,它又善于解毒,都知道 此病與鏈球菌感染有關,此藥在用至 60g 以上時, 可以明顯的控制風濕活動,從而降低抗 O,治療風濕熱痹時,我 常加入土茯苓,地龍等。 痛風:豨薟草,急性發作期,證見紅腫熱痛,當屬熱痹,我 首選豨薟草,它祛風除濕,涼血解毒,活血通絡,對濕熱毒瘀 等邪兼顧,是一味難得的 良藥。 玄參 9~12 g,有滋陰降火、清熱潤肺之功效。可用于治療 虛火上炎所致的咽喉腫痛、牙痛,以及肺熱咳嗽等。 18~30 g 有祛虛熱,除煩躁之功、用于熱病傷陰、陰虛火 盛出現的煩躁不安者。 30~90 g 有軟堅散結的作用。用于治療瘰癘、脈管炎等。 玄參苦甘而咸寒,用于熱證有清熱滋陰、消炎解毒作用。虛熱實 熱均可應用,但以滋陰見長 習慣性便秘:玄參,陰虛燥熱伴便秘,我首選玄參,它善于 養陰生津,雖無通便之功,但能增液,水不足以行舟而結糞不 下者,養陰潤燥,增水行舟方為 治本之法,我常以生地等為伍來增強療效。 小薊 大劑量--降血壓-- 上海--姜春華 夏枯草 常用劑量上限是 15 克, 而臨床以該藥治療病程較長的甲 狀腺瘤時,用量一般都超過 30 克; 細辛 [十大主帥] 瘡家圣藥,起收濕療瘡之用,又能止痛,但不適合虛火引起的口 瘡。 表征風寒 3 起 9 止,痛證可至 30。 蝎子 定風消毒 杏仁, 對于石淋有小便不利癥狀的,或者無尿的,我有時會考慮到肺的 宣降功能,肺主通調水道,小便不利及無尿在治療時添加杏仁桔 梗宣肺以利水,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思路,恰恰就是提壺揭蓋的治 療方法。此法我也用于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小便不利等。 仙鶴草 ,我的恩師是中醫教授,擅長治療血液病,我見他治療血小板減 少性紫癜(ITP),從不離此藥,而且劑量很大,比如一個 7 歲兒 童, 用到 60G,他告訴我,仙鶴草既能止血,又能 補虛,此病多與虛有關,又是血癥,所以它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良 藥。對于脾虛失統的病人,就用歸 可獲效。 仙鶴草, 早年治療一個崩漏病人, 因出血過多出現心悸乏力癥狀, 我以仙鶴草 80 五味子 20 治療,第 2 日,癥狀即得以緩解,仙 鶴草有強心功 能,心臟病病人有很多伴有不同程度 脾湯加上此藥多 的心功能問題,以它針對之,不次于黃芪,仙鶴草味辛澀,能于 止澀中寓宣通,文獻《百草鏡》記載它能 治療冠心病用它也起到了其活血的功能。 下血活血, 潰瘍性結腸炎:仙鶴草,受朱良春的仙桔湯影響,仙鶴草成 了我治療此病的必用藥,它有止血,活血,止瀉,強壯之功效, 對邪實盛者無斂邪助熱之弊,對 久病體虛者更可以補虛止瀉,對膿血便,加桔梗, 蒲公英排膿。 小茴香, 在我治療的不孕癥中,多半是陽虛引起,胞宮虛冷,不易受孕, 此為常識, 小茴香既能溫補腎陽, 又能暖宮散寒, 而且效果很好, 我經常以肉桂,艾葉,紫石英聯用。 香附 ,女科之主帥,善調經,內分泌失調病人有月經不調的一般不易 懷孕,所以針對月經不調的不孕癥病人,首要是調經,經期提前 多為陰 虛,延后多為陽虛,不定期多為肝郁,分別對癥治療, 這些只是例舉,總之,調經為主要治療方法,還有一種叫免疫性 不孕的,是自身免疫導致的精卵不結合,這類病人多有抑郁,善 太息等肝郁癥狀,用疏肝之法即可解決。 董建華:藥用香蘇飲(香附、蘇梗、桔皮)治療胃痛,藥少 量輕,不燥不膩,不寒不熱,既能理氣導滯,又能疏肝解郁。 血余炭 潰瘍性結腸炎:血余炭,施今墨認為此藥可以厚腸止瀉,其 成分可以吸附于潰瘍面,防腐而保護黏膜,早年未引起我的重 視,后來發現凡用此藥的病人,效果全都很好,沒用的病人則 效果一般或不好,而且同一病人,在用的時候效果很好,沒用 的時候又效果不理想,從而得知,此藥的作用的確不 錯。對久瀉不愈的病人,我通常會加入此藥,與赤 石脂為伍。 功血(崩漏):桑葉,血余炭,對血熱妄行伴有瘀血的,過 用寒涼容易加重瘀血,過用化瘀又犯虛虛之誡,我一般多選此 2 藥,桑葉可養陰涼血,潤絡止血 ,在紫癜貼中提及過,血余炭亦可養陰,化瘀, 有人補人之妙,也有止血不留瘀之妙,實為最佳選擇,多與仙 鶴草,三七等止血活血又善補虛 之品合用,此幾味藥為我最常用之品,個人感覺 效果顯著,從不以其他藥代替,個別出血較重者加烏賊骨,地 榆炭,用于數十例病人,未見無 效者。 旋浮花 支氣管哮喘:旋浮花,肺氣上逆,見咳喘,此藥咸可軟堅消 痰,溫能宣通壅滯,虛實寒熱皆可用,對頑固疾病,劑量可加 大到 40g 以上,為我治療此病的 必用藥。 Y 洋金花 洋金花,如用以止咳平喘或止痛,一般只用 0.3~0.6g,每日量不超過 1.5g,但 若用作麻醉藥時可用到 20g,如用以止咳平喘或止痛,一般只用 0.3~0.6g,每日 量不超過 1.5g,但若用作麻醉藥時可用到 20g 元胡 少用止痛,多用安神 薏苡仁 系藥食兩用中藥,其常用劑量的上限為 30 克,而臨床上 有經驗的醫師用該藥治療風濕、腰腿痛等病證時,該藥的用量達 到 45~90 克。 洋金花 止咳平喘或止痛,一般只用 0.3~0.6 克,每日用量不超 過 1.5 克,若用作麻醉藥時可用到 20 克。 郁金 3~10 g,有疏肝解郁止痛的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和肝 硬變所致的肝區痛、 泌尿系疾患引起的腎區痛、 婦科血瘀痛經等。 10~15 g 有行氣利膽的作用,用于治療傳染性肝炎,能升 高血清蛋白,促進膽汁分泌和排泄,增進病人食欲。 30~60 g 有較好的排石作用,可用于治療各種結石。本品 入氣分以行氣解郁,入血分以涼血破瘀,善治肝膽,善行下焦。 郁金用量 3~10g,有疏肝解郁止痛的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和肝硬 變所致的肝區痛、泌尿系疾患引起的腎區痛、婦科血瘀痛經等。 10~15g 有行氣利膽的作用,用于治療傳染性肝炎,能升高血清 蛋白,促進膽汗分泌和排泄,增進病人食欲。30~60g 有較好的 排石作用,可用于治療各種結石。本品入氣分以行氣解郁,入血 分以涼血破瘀,善治肝膽,善行下焦。 淫羊藿 對性事淡漠的病人, 此藥為首選, 從名字中就可以看出羊食貪合, 增欲望。用于臨床,效果的確明顯,若符合腎陽不足,其劑量一 般用 20 到 50.此藥是我治療腎虛陽痿的最常用藥。 脂肪肝:淫羊藿,痰瘀濕濁滯留于肝及周身,可因肝失疏泄, 脾虛不運,然命門火衰,釜底無薪何嘗不是濕濁滯留的另一主 要原因,眾所周知,肥人多陽虛,此病病人多見于肥胖人群, 對于陽虛氣化失常,我比較常用淫羊藿,原有何首烏補陰而使 陽出有根,故淫羊藿補陽更可以淋漓盡致的發揮其作用。以上 3 條均為治本之法。 前列腺增生:淫羊藿,何首烏,此病之本主要在腎,補腎還需 陰陽雙補,陰得補則陰精充足,化氣有源,陽得補則溫運氣化 有力,使小便得調,睪丸萎縮,功能退化導致的前列腺代償性 增生為此病的最主要病因, 補腎填精可以制止或逆轉這個現象, 從而達到根本上的治療,如果年紀較大,病史較久,或者腎虛 癥狀較重,可以添加鹿角,龜板等血肉有情之品峻補之。 陽起石, 幾年前治療一 10 年病史的病人,諸多治療方法無效,我以此藥 為主,劑量達到 70,佐以枸杞防其燥烈,病人于用藥第 2 日獲 得成功房室。取效后減量鞏固治療一些時日,2 年來未復發。中 醫之密在于量,在此處可見一斑。通常情況,它的劑量只是 15 到 30G,隨病情調節藥量。此藥過量會引起咽干等,但未發現其 他不適。 益母草 調經 10~15,利尿則 30~45~60~75,90~120 更佳,急性腎炎, 尿少浮腫,效佳。 Z 枳殼 3~12 g,有行氣寬中、除脹之功效。用于脾胃功能失 調所致氣滯諸證。 15~30 g 可用于子宮脫垂,或久瀉脫肛等臟器下垂證。藥 理研究證實,枳殼對胃腸、子宮有興奮作用,能使腸蠕動增強, 子宮收縮。 枳殼一般用量為 3~12g,有行氣寬中、除脹之功效。用于脾胃功 能失調所致氣滯諸證。15~30g 可用于子宮脫垂,或久瀉脫肛等 臟器下垂證。藥理研究證實,枳殼對胃腸、子宮有興奮作用,能 使腸蠕動增強,子宮收縮。 炙甘草 1~2g 有調和藥性的作用,5~lOg 溫腎養心,30g 以上有類似激 素樣作用; 知母 大劑量--控制血糖-- 上海--姜春華 糖尿病(二型):知母,丹參,佩蘭,白僵蠶,此病氣陰兩 虛最常見,脾虛不能輸津濟胃,胃土燥熱內生,故見消谷善饑, 燥熱傷津,陰虛更甚;氣虛運血無 力,又有燥熱耗傷陰血,勢必凝瘀;脾不布津, 津停為濕;氣虛不運,燥熱所在,煎熬水濕,必有凝痰膠結, 所以糖尿病病人燥熱,痰瘀,濕 濁為其標,它們經常互為因果,相互影響,致使 病情極其復雜多變,有時也共同處于矛盾的統一體中,知母清 火滋陰,善治燥熱,丹參涼血活 血,祛瘀生新,佩蘭化濕醒脾,又不傷陰,白僵 蠶善化頑痰,能增加胰島細胞。臨證時根據它們的動態變化, 調節它們的劑量,以解除矛盾, 消除癥狀。 枳實 常用量為 3~10g,用治臟器下垂時可用至 60~100g; 胃痛或脅痛屬氣滯者,單獨此一味就可以獲效,我感覺它是 行氣藥里效果最明顯的。本人幾年前患胃痛,開始只是偶發, 后來曾持續性,先以郁金,厚樸等效果不顯,最后以枳實 10G, 于用藥第 2 日后,再未發作過,從此我治療氣滯胃痛必用此藥, 用于臨床,通常都是 1 日見效。如果病人脾虛腹脹作痛,需要 加四君子以標本兼顧。 慢性膽囊炎:枳實,膽主通降,一旦阻塞,不通則痛,通降破 氣之品,我首選枳實,它破氣除痞,化痰消積,其藥力強大, 利膽作用十分顯著,可謂立竿 見影,如是虛性體質,需加黃芪防其耗氣。 慢性腹瀉:枳實,葛根,有的病人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此 多為脾虛不運,氣滯濕阻,脾虛濕盛則瀉,脾呆氣滯則秘,故 需要以四君子補脾助運,配葛 根,枳實一升一降,調暢氣機,同時,瀉得葛根則 止,秘得枳實則通。 梔子, 剛剛參加工作那年,我有一同事慢性膽囊炎急性發作,疼痛難 忍,輸液無緩解,大黃煎劑效果不明顯,我的恩師囑其以梔子 30g 搗碎 泡水代茶飲,結果效果很明顯。 膽囊炎久病膽郁化火,梔子可以宣火熱,受早年此病例的影響, 此藥成了我治療膽囊炎屬郁熱的必用藥。 慢性胰腺炎:梔子,暴飲暴食或過度飲酒,使脾胃 濕熱熏蒸化火,發為胰脹,即胰腺炎,梔子清三焦火,入氣分 則清熱化火,入血分則涼血行血,對濕熱 毒瘀的清除效果很好, 藥理學證明它能糾正胰腺 水腫,充血,減輕胰腺的病理損害,多與二花,蒲公英,紅藤 等伍用,以清濕熱毒邪。 帶狀皰疹及愈后神經痛: 梔子, 帶狀皰疹, 干者紅赤, 作癢發熱,多屬心,肝火盛,濕者黃白,作爛流水,多屬脾, 肺濕熱,但不論哪種癥型,均與熱有關,臨證根 據發病部位的不同以及脈證所指示的歸經不同 來選藥,例如發在脅肋部屬肝經,用龍膽草等等,然而,梔子 可清一身之火,不論何經何絡,不 論新病溫毒還是久病余毒,皆可清解之,故我每方 必用。多與二花,地丁等同用。 澤瀉 治眩暈非 30 克不為功。 6~10g 治療黃疸型肝炎、急性腸炎(暴瀉)、植物神經功能失調 所致的多汗; 15~20g,可治療乳汁不通、急慢性濕疹; 25~30g,治療美尼爾氏綜合征、高血壓、低血糖所致的眩暈等。 紫草, 對熱毒引起的紫癜,我首選此藥,其次大青葉,它們涼血解毒消 斑作用很顯著,個人認為比二花,連翹明顯,此結論是經過幾例 驗證 所得出,所以很看好紫草。 皂角刺 慢性前列腺炎:皂角刺,穿山甲,前列腺膜及纖維組織增生 形成屏障,使其淤滯不通,藥物難以進入并發揮作用,故命此 2 藥為開路先鋒,使藥能達邪,發 揮作用。 慢性盆腔炎:皂角刺,蜂房,慢性盆腔炎不易治愈,視為頑 毒,單純清熱解毒難以清除這種頑毒,故以此 2 藥攻逐頑毒, 其中皂角刺辛散溫通,藥性銳利 ,可直達病所,善于拔毒,消腫,排膿,蜂房咸 平,善補陽,能攻毒外出,同時蜂房又善化濕邪,治療帶下頻 多。對正氣不足尚需扶正,比如 加黃芪補氣,以托毒外出,等等。 紫河車, 不孕: 子宮發育不良屬于中醫的先天稟賦不足, 紫河車為首選藥, 它擅長補氣血陰陽,對稟賦不足的問題尤為適宜,在我治療的 14 個不孕 病人里,有 2 個就是單獨靠此一味藥治愈 的,此 2 病人證見體瘦,發育較差,小手指短,西醫檢查為小子 宮, 我以此藥研細末裝膠囊, 每日 15G, 長服而愈。 癲癇:紫河車,母體受驚傷腎,精血耗傷,累及于子,或本 人突受大驚,氣機逆亂,損及臟腑,肝腎等不足,故多數虛證 為其本,紫河車善補先天 ,陰陽并調,氣血雙補,尤其腎精得補,可使一身 正氣復原。 男性不育:紫河車,腎為先天之本,若先天不足, 或后天縱欲過度,使腎精不足,見睪丸細小,故不育,紫河車 大補精血,陰陽兼顧,我常以之 15g 一 日量吞服治療此病, 病人多在半月后發現睪丸體 積,重量明顯增大,此效果在淫羊藿,巴戟天之上,這為此病 的治療奠定了深厚的基礎。鹿茸 溫燥太過,價格較高,我較少用。 豬苓(120 消浮腫) 中藥物保健-食物類名單如下、 人參,三七,大薊.川芎,丹參,升麻,天麻,木香,木賊,白及,白 術,白芍,石斛,當歸,竹茹, 紅花,杜仲,蘆薈,蒼術,訶子,赤芍,遠志,龜甲,佩蘭,澤蘭, 澤瀉.知母,青皮,厚樸.姜黃, 積殼.積實,珍珠,茜草.蓽苃.香附.黨參.桑枝.黃芪.蛤蚧, 越橘,槐實.蒲黃.疾藜.蜂膠, 酸角,鱉甲, 人參葉,土茯苓,女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貝母,馬鹿胎,馬鹿 茸.馬鹿骨.巴戟天,牛旁子, 牛旁根,車前子,車前草,平貝母,生地黃,白豆蒄,石決明,西 洋參,吳茱萸,懷牛膝.天門冬, 側柏葉,制大黃,刺五加,刺玫果,厚樸花.益母草.積雪草.淫 羊藿.莬絲子,野菊花.很杏葉. 墨旱蓮,熟大黃,執地黃,絞股藍,胡蘆巴,玟瑰花..玟瑰茄. 羅布麻,苦丁茶,金蕎麥,金櫻子, 韭菜子,首鳥藤.骨碎補,桑百皮.麥門冬,地骨皮,紅景天,五 加皮,五味子,補骨脂,杜仲葉, 沙苑子,牡丹皮,浙貝母.番瀉葉.人參果,柏子仁, 生何首鳥.制河首鳥,湖北貝母. 2:食物類和藥物類名單如下: 中藥食物類-既是食物食品.又是藥物物品名單: 小茴香,馬齒莧.鳥梢蛇,火麻仁.代代花,白扁豆,決明子,肉 豆蒄,羅漢果,郁李仁, 金銀花,魚腥草.積椇子,枸杞子,高良姜,淡竹葉,淡豆豉.酸 棗仁,鮮蘆根,紫蘇籽, 黑芝麻,黑胡椒,薏苡仁.菜菔子,蒲公英,胖大海,余甘子,雞 內金,益智仁,黃芥子, 赤小豆, 丁香,刀豆,小薊,山藥,山楂,鳥梅,木爪,玉竹,甘草,白芷, 白果,百合,肉桂,藿香. 佛手,沙棘,牡蠣,茨實,花椒,阿膠,麥芽.昆布,青果,梔子, 砂仁,茯苓,香櫞,香薷, 桃仁,桑葉,桑椹,桔紅,荷葉,蓮子,菊花,菊苣,黃精,紫蘇、 葛根,槐米,槐花,蜂密, 榧子,蝮蛇,橘皮,薄荷.薤白.覆盆子. 鮮白茅根, 八角茴香,白扁豆花,棗(大棗,酸棗,黑棗),龍 眼肉(桂圓),姜(生姜,干姜) 杏仁(甜苦) 3醫療類、絕禁保健類: 醫療性藥物類-在保健食物類中絕對禁用的中藥物品名單: 凡在中藥保健品制劑中見有如下藥物成份的都屬不正常“為禁 制劑保健品” 。 河豚.石蒜,朱砂,川鳥,鬼臼.芥草,草鳥.巴豆,水銀.甘遂. 紅粉.鈴蘭.班蝥.硫磺. 雄黃.顛茄.藜蘆.蟾酥. 魚藤. 八角蓮,八里麻,千金子,山莨菪,馬桑葉,馬錢子,六角蓮,天 仙子,長春花,生半夏. 生狼毒.白降丹,關木通,農吉痢.夾竹桃,紅升丹.紅豆杉.紅 茴香.羊角拗.羊躑躅. 京大戟.鬧羊花.青娘蟲.洋地黃.洋金花.牽牛子.駱駝蓬.鐵 棒槌,雷公藤. 生白附子.土青木香,生天南星.麗江山慈姓.昆明山海棠.米 売(罌粟殼), 砒石.(白砒.紅砒.砒霜)香加皮(杠柳皮).雪上一枝蒿. 黃花夾竹桃. 一:十八反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蔞貝蘞芨攻烏。 藻戟遂莞俱戰草,諸參辛芍叛藜蘆。 二, 十九畏歌: 硫黃原是火中精,撲硝一見便相爭。 水銀莫與砒霜見,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為上,偏與牽半不順情。 丁香莫與郁金見,牙硝難今京三稜。 川烏草烏不順犀,人參最怕五靈脂。 官桂善能調冷氣,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順逆,炮爁炙焗莫相依。 五:禁忌: 用藥禁忌:除了配伍中的相畏,相反還有妊娠用藥禁忌、和 服藥禁忌兩方面。 一:妊娠用藥禁忌:妊娠期間,應該注意藥物的禁忌.因為某此 藥物,具有墮胎的流幣,可使柛駒斐閃韃?暮蠊?根據藥物礙胎程 度的強弱,一般分為禁用與慎用二類. 禁用一類的藥物,大多數毒性較強或藥性猛烈的藥物: 如巴豆,牽牛,大戟,班蝥,商陸,麝香,三棱,義術,水蛭.虻蟲 等。 慎用一類的藥物, 如桃花,紅花,大黃,積實.附子.干姜.內桂,半夏.冬蔡子等。 二,服藥禁忌:服藥其間.對某些藥物的禁忌,前人稱之為(服 藥禁忌)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忌口,在古代文獻中有(甘草,黃連, 桂枝.烏梅)等。忌(豬肉)(薄荷) 、 ;忌鱉肉, (必甲、忍莧菜、 茯苓) “忌醋”等記載,這些就是說明服用某些藥物時.對某此食物 、 不能同食其次在服藥期間,對“生汵”,“腥臭”,“粘膩”和不易消化, 以及有強烈刺激性等食物.也應盡量注意禁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