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小區門口有一個賣豆腐的婆婆,每天晌午時分都會推著當天新做的豆腐來街上擺攤。 還溫熱著的老豆腐在冬日里冒著縷縷薄煙,掰下一小塊放嘴里,越嚼越香甜。 還有韌勁十足的千張和調了味兒的五香豆腐,買回去切成細條,或炒或拌都是十足的好味道。 那時候能吃到的豆制品品種還比較單一,像什么南豆腐、內酯豆腐和當下流行的日本豆腐都是近幾年才頻頻吃到的食材~ 這也注定了老豆腐和千張在我心目中無法撼動的地位。 傳統鹵水老豆腐的吃法大多涉及油煎和燴炒,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家常豆腐和豆腐盒子。前幾日偶然在網上看到了一種做法,是將老豆腐捏碎后夾上調好的肉餡上鍋蒸,最后勾芡調味,倒是覺得眼前一亮。 買回食材在家試驗了一番,你別說,還真是另人稱奇的“新大陸”~ 咸、鮮、香、韌,好吃還好看!都別愣著了,趕快吃下這盤“心里美”吧~ ▼ RECIPE 一品豆腐 材料 老豆腐 250g / 豬肉餡 100g 胡蘿卜 1段 / 香菇 3朵 / 雞蛋 1枚 生姜 1塊 / 小蔥 適量 調料 蠔油 2瓷勺 / 生抽1瓷勺 白糖 2茶匙 / 鹽 2茶匙 香油 適量 / 淀粉 適量 / 胡椒粉 少許 ▼ 1. 處理食材:胡蘿卜去皮切碎,香菇一部分切片,一部分切成細丁。 小蔥切蔥花、生姜去皮切碎,雞蛋把蛋清和蛋黃分離。 ▼ 2. 加工豆腐:豆腐捏碎,加入1茶匙鹽、1茶匙糖、雞蛋清和少許水淀粉。 用手將所有材料抓拌均勻。 ▼ 3. 調制肉餡:豬肉餡中加入蔥花、姜末、蛋黃、1瓷勺生抽、1瓷勺蠔油、1茶匙糖、1茶匙鹽、適量的香油和少許胡椒粉。 將所有材料沿同一個方向攪拌均勻。 ▼ 4. 擺盤:找一個深口的盤子,盤底先鋪上一層豆腐,用手將豆腐壓實。 然后鋪上一層肉餡,同樣壓實。 最后再鋪上一層豆腐壓實。 然后撒上香菇丁、胡蘿卜丁,再按照自己的喜好碼上香菇片。裝盤就結束了。 ▼ 5. 上鍋蒸:鍋內燒水,水開后放入蒸盤,中火蒸30分鐘。 ▼ 6. 勾芡:時間到后,控出蒸盤中的水分,來調一個簡單的芡汁。先用小火煮沸控出的湯汁,然后加上水淀粉。 等湯汁變得濃稠后放入1瓷勺蠔油,攪拌均勻。 把燒好的欠汁淋在蒸好的豆腐上,再撒上些蔥花做點綴,這道營養與美味俱佳的美食就完成啦! ? 如果嫌欠汁的顏色太淡,也可以像花吃姐姐一樣最后再淋上少許生抽作點綴,不過如果不追求賣相這一步就可以省了。 ▼ 7. 享用:即便只看賣相和創意,這也是道讓花吃姐姐想“王婆賣瓜自賣自夸”的菜。 長時間的蒸制讓香菇的鮮和胡蘿卜的甜得到了充分釋放,豆腐的甘美和豬肉餡的濃香融為一體。 這道菜最適宜用勺子挖著吃,一勺接一勺,夾心的快感你值得擁有~ 今天這道菜雖說喚它一品豆腐,但是做法上還真不同于坊間流傳的那道經典名菜“一品豆腐”。 為了避免爭議,花吃姐姐專程上網查了些資料,今天就一并分享給大家~ 名廚們口中的“一品豆腐”是一道“孔府菜”,也就是所謂的“官府菜”,后在各地飲食文化的影響下演變成了不同的流派。 比較經典的有天津風味和魯菜兩種。天津風味的一品豆腐,是將豆腐切成小塊,混上蝦肉、海參、干貝、蟹黃、筍、鮮蘑、雞肉、青豆這八珍,包裹在鮮豆皮里,入屜上鍋蒸,最后再淋上鹵汁制成。鮮美異常,據說還獲得過某烹飪大賽的金獎。 而魯菜中的做法,我看了描述,覺得大體上與我們今天分享的這個做法有些相似,只不過他們是把肉餡換成了炒熟的冬菇,成品上會用蛋皮剪成“一品”的字樣碼在豆腐餅上。 當然了,除此之外肯定還有不少流派和做法,這里就不再一一為大家介紹了,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上網查一下試做看看,想來應該也是不錯的。 好啦,今天這道創意的豆腐美食你學會了嘛?你愛吃豆腐嘛,最愛哪道菜?歡迎留言來分享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