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 品飲綠茶,核心在一個鮮字,這里以能喝來舉例,綠茶的保質期最短,因為綠茶沒有經過發酵,一般在出廠半月之后就可以飲用,綠茶的存放要求也非常嚴格,常溫下一年左右,保存不當的話,8,9個月就會枯黃,無法飲用,加入有專用的冰箱,可以延長至18個月。 黃茶 黃茶的制作工序僅僅比綠茶多了一個悶黃的過程,黃茶存在感比較低,市場上罕有售賣,它的保質期同綠茶相近,一般一年左右。 白茶 白茶是輕微發酵茶,制作相對比較簡單,充分保持了茶葉的原汁原味,因為經過發酵,所以保質期大大延長,俗話說: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白茶當年喝的話,茶性寒涼,藥性要低一些。放置到一定年份之后,口感不降反升,藥性也會更加明顯。 青茶 青茶,即烏龍茶,屬于半發酵茶。喝烏龍茶,側重香氣,所以,當年喝更有味道。因烏龍茶制作工藝上需要焙火工序,所以,新茶制作出來,最少也要放置2個月,待火氣退卻再喝,這樣口感更佳,而且也不擔心喝了會上火。 不過清香型鐵觀音、臺灣的文山包種,這些沒有經過烘焙或者烘焙程度很輕微的保質期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長,一般來說放在冰箱里冷藏的話也就18個月左右。而經過烘培的那些,就像武夷巖茶那樣的就算放2年也還是能喝。 紅茶 紅茶是全發酵茶,應該在第二年的時候,最好喝。當年的紅茶香氣比較好,但是口感沒有那么醇滑,若存放一年后再喝,香氣更幽雅,茶湯會更柔和、醇滑。 紅茶是全發酵茶,保質期比較長,可以保存2年以上。不過一般來說就算保存較為得當,2年以上也會有變味的現象出現,所以盡量不要等到2年以后再喝。 《小茶書》2019年紙質版已經印刷出來了。 《小茶書》2019版新增加了《國外紅茶等級標準》和最新《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茶藝師》兩項內容,并對部分內容做了修訂。 印刷用紙采用高級特種啞光紙,由于內容的增加,裝訂改為平裝膠訂,更顯雅致。 喜歡的茶友可以到北京茶友會聯系購買(工本費15元/本,地址:北京市馬連道路19號茶馬大廈1411,或快遞郵寄,聯系電話:1761138528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