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經典句式翻譯(必修四)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予、徒、被動句】 想把寶玉給秦國,又怕得不到秦國的城,白白受欺騙 2、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定語后置、得】 想找個可以派遣去回復秦國的人,又找不到 3、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于君【幸、被動、結、介賓后置】 您又被趙王寵愛,所以燕王想跟您結交 4、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判斷句、竊、宜】 我私下認為藺相如是個勇士,有智謀,應該可以出使。” 5、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予、奈何】 拿走我的璧,不給我城,怎么辦?” 6、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大、示、省略句】 秦王非常高興,把和氏璧傳給妃嬪及侍從人員看, 7、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布衣、尚、況】 我認為平民之間的交往尚且不相欺騙,何況是大國之間呢! 8、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必、急、碎】 大王一定要逼急我,我的頭現在就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其、破、辭、固】 秦王怕他撞碎和氏璧,就婉言道歉,堅決請求他不要把璧撞碎, 10、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乃、從者、衣、懷、徑道】 就打發隨從穿著粗布衣服,懷揣著璧,從小道逃走, 11、乃設九賓禮于廷,引趙使者藺相如。【乃、廷、引】 就在朝堂上設了“九賓”的禮儀,延請趙國使者藺相如。 12、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誠、見、負、被動】 我實在怕被大王欺騙而辜負趙王, 13、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唯、孰、計】 希望大王和大臣們仔細商議這件事。 14、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豈、以、故、邪】 趙王難道會因為一塊璧的緣故而欺騙秦國嗎? 15、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得、以、濺】 在五步之內,我能夠把自己頸項里的血濺在大王身上! 16、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且、素、賤人、羞、忍】 再說藺相如本來是卑賤的人,我感到羞恥,不甘心位居他之下! 17、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望、引】 藺相如出門,遠遠看見廉頗,就掉轉車子避開他。 18、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所以、親戚、徒、慕】 我們離開父母兄弟來侍奉您,只是因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19、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且、尚、羞、況】 平庸的人對這種情況尚且感到羞恥,何況是將相呢! 20、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視、孰與】 你們看廉將軍與秦王哪個厲害? 21、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雖、駑、獨、】 我雖然愚鈍,難道害怕廉將軍嗎? 22、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 【顧、念、所以、徒、以】但是我想到:強大的秦國不敢輕易侵犯趙 國的原因,只是因為有我們兩個人健在啊! 23、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為、先、急、后】 我這樣做,是因為把國家的急難放在前頭而把私仇放在后邊啊! 24、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鄙賤、寬、之】 我這個粗陋卑賤的人,不知道將軍寬容我到這樣的地步啊! 25、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以、并】 年輕時憑著父親的職位,兄弟都做了皇帝的侍從, 26、漢天子,我丈人行也【判斷句、丈人、行】 漢皇帝,是我的長輩。 27、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在漢者【乃、以、使、定語后置】 于是派遣蘇武以中郎將的身份出使,持旄節護送扣留在漢的匈奴使者回國 28、因厚賂單于,答其善意。【因、賂、答】 趁機送給單于很豐厚的禮物,來答謝他的好意。 29、單于益驕,非漢所望也。【益、非、望】 單于越發傲慢,不是漢所期望的那樣。 30、張勝聞之,恐前語發,以狀語武。【發、以、語】 張勝聽到消息,擔心他以前和虞常說的話被揭發,把事情經過告訴了蘇武。 31、事如此,此必及我。【如此、及】 事情到這地步,這一定會牽連到我。 32、單于壯其節,朝夕遣人候問武,而收系張勝。【壯、朝夕、收系】 單于欽佩蘇武的節操,早晚派人探望、問候蘇武,而逮捕監禁了張勝。 33武益愈,單于使使曉武,會論虞常【益愈、曉、會論】 蘇武逐漸痊愈了。單于派使者通知蘇武,參加審處虞常, 34、本無謀,又非親屬,何謂相坐?【無謀、親屬、坐】 我本來就沒參予謀劃,又不是他的血肉親人,怎么談得上連坐? 35、空以身膏草野,誰復知之!【空、以、膏】 白白地用身體給草地做肥料,又有誰知道你呢! 36、女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女、顧、畔、親】 你做人的大臣和兒子,不念及恩德節義,背叛皇上拋棄親父母, 37、若知我不降明,欲令兩國相攻。【若、明、相攻】 你明知道我決不會投降,想要讓漢和匈奴互相攻打。 38、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脅、白】 衛律知道蘇武終究不可脅迫投降,報告了單于。 39、單于聞陵與子卿素厚,故使陵來說足下【素、厚、說、足下】 單于聽說我與您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來勸說您, 40、空自苦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空、亡、安、見】 白白地在荒無人煙的地方受苦,你對漢廷的信義又怎能有所表現呢? 41、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何、自苦、如此】 人生像早晨的露水,何必長久像這樣苦了自己! 42、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安危不可知【亡、夷滅、定語后置】 無罪卻被滅族的大臣有幾十家,安危不可預料。 43、愿聽陵計,勿復有云!【愿、聽、計、云】 希望你聽從我的勸告,不要再說什么了! 44、武父子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亡、為、成就】 我父子無功勞和恩德,都是皇帝栽培的, 45、子為父死,亡所恨。愿勿復再言!【亡、恨、愿】 兒子為父親而死,沒有什么遺憾,希望你不要再說了! 46、前已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物故、凡】 除了以前已經投降和死亡的,總共跟隨蘇武回來的有九人。 47、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游、屬、因、觀】 張衡年輕時擅長寫文章,曾到三輔一帶游學,趁機進洛陽,在太學學習, 48、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于、而、尚】 雖然才華比世人高,卻不驕傲自大。 49、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舉、行、辟、就】 被推舉為孝廉卻不接受,屢次被官府征召卻不就任。 50、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慕、當世、居、輒、徙】 張衡不趨附當時的達官顯貴,所擔任的官職多年得不到提升。 51、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者、因、覺】 銅丸的聲音清脆響亮,守候機器的人憑借它發覺地震。 52、驗之以事,合契若神。【驗、合契、若】 用發生地震的事件來檢驗儀器,完全相符靈驗如神。 53、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書典、賓語前置】 從古籍記載中,從未有這樣的儀器。 54、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征。【咸、怪、征】 京城學者都奇怪它不應驗。 55、帝引在帷幄,諷議左右。【引、帷幄、諷議、省略“于”】 皇帝召他進宮,隨侍身邊對政事提建議。 56、宦官懼其毀己,皆共目之【其、毀、目】 宦官害怕張衡說出自己的罪過,都給他使眼色, 57、閹豎恐終為其患,遂共讒之。【終、為、患、讒】 宦官們害怕終究被張衡禍害,于是一起毀謗他。 58、衡下車,治威嚴,整法度,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 【下車、治、陰、禽】 張衡上任后治理嚴厲,整飭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黨姓名, 同時逮捕拘押, 59、上下肅然,稱為政理。【上下、肅然、理】 官府上下都敬畏他,稱頌施政突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