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安工備考已經進入到了黃金備考期,正是大家學習的發力階段。 一些同學為了備考,在工地上學習到深夜,有的同學對一切碎片時間都不放過,等車、等電梯、上廁所都用來學習、聽課…… 更夸張的是在洗澡時回憶背誦法律科目知識點,導致出來時忘穿衣服了……,別激動是在家里。 很多同學都知道一萬小時天才理論,以為時間的投入必然帶來成功。 但是花多少時間練習本身固然重要,但是天才之所以成為天才的另外兩個關鍵點在于,在這一萬小時的練習時間里,你是否是充滿激情的,你練習的方法是否是正確的。 對于整塊時間和碎片時間的正確利用,是突擊學習考證成功的關鍵,而基本上有九成的同學都在錯誤的學習而不自知。 我們雖然擠出時間學習,但是我們并沒有分清:不同的學習時間應該學什么。 特別是碎片化學習的關鍵:碎片化時間和碎片化知識的區別和轉化。 整塊的時間學習碎片化知識,會造成“時間碎片化”。 好像學到很多內容,但都是淺嘗輒止,對知識的理解浮于表面,真正消化吸收的內容很少,尤其是在知識點之間,形成了更多的碎片化時間,這無形中造成了時間的二次浪費。 那么利用碎片化時間來學習系統性知識, 會有什么問題呢? 首先會造成學習的不連續,這對系統性知識的學習是致命的;會缺少思考時間,變成為了看書而看書,久而久之還可能形成學而不思的不良習慣。 最后,學習效率大大降低。本來碎片化時間就是較短的,每次啟動學習時,還要回顧上次學習內容,這種效率莫不如閉目養神養精蓄銳。 更有甚者將碎片化時間直接變成了整塊時間,原計劃看書十分鐘,變成了看了一上午,打亂了一天的計劃和安排,更不可取。 之所以思考尋找更高效利用時間的方法。 本質需求是提高工作、學習效率,將有限的時間盡可能充分利用,從而在不耽誤工作的情況下,拿到注安證書。 為了滿足這個本質需求,有如下幾點關于碎片化學習的原則和方法,也希望大家能夠多提出建議,我們共同討論。 1、系統性學習為主,碎片化學習為輔 系統性學習是基礎,碎片化學習是延伸;系統性知識重點在深度,而碎片化知識的重點應在廣度,千萬不可本末倒置。 所以看教材、課程中需要理解、記憶的內容盡量利用整塊的時間,否則不但學習效率低下,甚至會造成覺得自己聽不懂的假象。 2、要注意碎片化知識和系統性知識的轉化 對感興趣的碎片化知識進行專題性地系統學習,將其變為系統性知識,并進而整合成為自己的方法論。 舉例來說,在一次碎片時間中碰到了關于機械人機系統的一道題,我認識到了自己對于機械人機系統的把握處于不理解、遺忘的狀態。 那么我就可以安排一個整塊的時間,快速看、聽這方面的課程內容;并復習自己已有的筆記,將知識重新整合,甚至可以發到群里和大家交流討論。 這樣就將碎片化知識轉化為了系統性知識,增加了知識的深度。 3、要預估、定性碎片時間,針對性地安排內容。 這方面內容大家可以參考我的這篇文章《備考、工作兩不誤之碎片時間》。 |
|
來自: 奧迪A60eph4izt > 《如何提高記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