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加碘鹽 我國大部分地區存在飲食中碘含量不足的問題,而且攝入到體內的碘停留時間不長,所以需要補充碘,而通過食鹽加碘是攝入碘的合理途徑。 但是患有某些甲狀腺疾病的人應該慎吃加碘鹽。高碘地區,如渤海灣部分地區(水碘含量高達1000μg/L左右)的居民,因平時常食用海帶、海魚、海蝦等富含碘元素的海產品,因此不宜過多選用加碘鹽。 02 低鈉鹽 普通碘鹽中氯化鈉含量高達95%以上,低鈉鹽是以碘鹽為原料,把鈉含量降低到65%以下,同時增加了氯化鉀和硫酸鎂制成。 低鈉鹽對高血壓、心臟病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十分有益。但因鉀含量較高,高溫作業者、重體力勞動強度工作者等則應謹慎長時間吃低鈉鹽。 另外還應注意,在等量使用的情況下,低鈉鹽相比普通食鹽具有降低鈉攝入量的效果。但低鈉鹽因鈉含量較低,因此咸味不如普通鹽明顯。如果為了迎合重口味,而更多添加“低鈉鹽”,這樣不但沒有達到用低鈉鹽的初衷,反而增加了鉀的攝入,低鈉鹽也就喪失了意義。 03 加硒鹽 硒是硒蛋白的組成元素,能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的攻擊,對心臟健康和免疫力增加有重要意義。對于低硒地區的人,或是缺硒的而言,有一定的好處。 04 加鈣鹽 加鈣鹽中的含鈣量(0.25%~0.55%),非常之低。本來食鹽攝入量就不多,從中獲得的鈣就更少得可憐。這對于滿足人體的鈣需求來說,基本可以忽略。 來源:健康中國頭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