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非處方藥,由美國一制藥公司生產,被懷疑藥物實際濃度高于規定含量。 幼兒服用后,可能出現惡心、嘔吐、腹瀉、腹痛、胃出血、耳鳴和頭痛等癥狀,甚至可能造成永久性腎損傷,威脅生命安全。 事件一出,寶媽們不免心慌: 布洛芬可是家中常備藥,寶寶退燒往往都靠它。這藥還能不能給寶寶吃了? 采訪專家: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李增清教授,從事兒科工作二十余年,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媽媽們別慌! 被召回藥物未在國內銷售 李教授告訴記者,這次召回涉及的布洛芬,并未在國內銷售,寶媽們別太擔心。 媽媽們要淡定! 不是每次發燒,都要吃藥 寶寶生病發燒是常事,但家長免不了心驚膽戰,生怕吃藥看病遲了,把娃燒壞了。 李教授告訴記者,小孩發燒是常事,并不是每次發燒都是疾病引起的。 散熱不良、生長發育、運動過量等原因,都會造成孩子出現一過性發燒,處理妥當很快就能降溫,并不需要吃藥看醫生。 家長該怎么判斷呢? 李教授說,要注意觀察。 “如果孩子精神狀態好,肯說肯玩,多半是一過性發燒,可以給孩子多補充液體,以防脫水;若孩子出現其他身體不適,則要警惕是疾病引起。” 體溫超過38.5攝氏度,孩子又有明顯不適時,才需要吃退燒藥,期間也要多補充水分,以1~2小時有1次小便為宜,一般能在短時間恢復。 觀察24小時,若吃退燒藥后,體溫仍未能恢復,則應到醫院就診。 大人的藥掰一半給寶寶? 可別這么干! 市面上,專門給兒童用的退燒藥,有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兩種,寶媽們要認準了。 發燒往往來得急,當家里沒有兒童用藥,心急的家長會把成人用藥掰一半,給孩子服用。 李教授提醒,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會帶來不可預估的健康風險。 兒童和成人用藥,往往劑型不一樣,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用藥量也不相同,不能自以為是地“掰一半”,或用類似的減量方式,給孩子服用。 有寶寶的家庭,記得藥箱里常備兒童用藥,并且與成人用藥清晰分隔,別錯用。 小兒退燒家庭用藥: (1)對乙酰氨基酚:2~3個月以上月齡使用,商品名有泰諾林、百服寧、必理通,使用藥量每次10~15毫克/千克(按體重計算),使用次數24小時內不超過5次,兩次給藥間隔不小于4小時 (2)布洛芬:用于6個月以上寶寶,商品名有美林、托恩、安瑞克,使用藥量每次5~10毫克/千克(按體重計算),使用次數24小時內不超過4次,兩次給藥間隔不小于6小時。 Q:寶寶吃了退燒藥,寶媽要注意哪些反應? 李教授:臨床上,寶寶吃退燒藥后,較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皮疹、冷汗淋漓、皮膚蒼白、暈眩等,這時要及時帶小孩到醫院就診。 這些情況,多是因錯誤疊加服用退燒藥導致的。所以,家長不要使用復方藥,也不要同時給寶寶服用不同的藥物。 點在看了嗎??? 編輯:郭瑋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