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人稱“九千歲”,是明朝末年有名的大宦官。魏忠賢能混到只比皇帝少一千歲的程度,也確有其過人之處,他的一生也可以說是一段傳奇。那么,魏忠賢是如何發跡的呢?他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走上權力的巔峰的呢? 魏忠賢畫像 魏忠賢年少時也曾是一個純爺們,而且還娶了老婆,不過那時的魏忠賢還只是一個斗雞、遛狗、嫖賭的小流氓而已。一次他與人賭博大輸,不但自己受辱,連妻子也未能幸免。魏忠賢也是“知恥而后勇”,為了飛黃騰達,他一氣之下就閹了自己,入宮當了太監。一個大老爺們突然成了太監,這也不是什么長臉的事,于是偷偷改名為李進忠。后來,直到他得勢之后,他才改回原來的姓氏, 并得皇帝賜名為魏忠賢。 魏忠賢入宮后,成了司禮監秉筆太監孫暹的手下,起初也只是負責做一些粗活。不過魏忠賢可是有門路的人,他與一個名叫秋月的和尚是死黨,而這個秋月與當時的內官監馬謙太監也是老相識,于是通過秋月,魏忠賢認識了馬謙。有了熟人好辦事,在馬謙的一再關照下,魏忠賢不僅在宮中站穩了腳跟,還結識了大太監王安和朱由校的奶媽客氏。 客氏在明熹宗時期可是個呼風喚雨的人物,但此人卻生性放蕩,而魏忠賢的出現讓她眼前一亮。據說,魏忠賢雖已閹割,但并未斷根,再加上他早年吃喝嫖賭樣樣皆精,所以他很快就擺平了這個沒怎么見過男人的客氏,于是魏忠賢與客氏結成了“對食”。憑借著客氏的這股“風”,魏忠賢逐漸贏得了熹宗的信任,很快就被提拔為司禮監秉筆太監。 魏忠賢好歹也是一個為成功先自宮的有志青年,他豈會滿足于司禮監秉筆太監這個“小職位”,他開始有計劃地把控朝政。話說回來,魏忠賢之所以能“上位”還要感謝他有一個“好主子”——明熹宗。明熹宗和南唐后主李煜差不多,也是一個投錯了胎的“皇帝”,他不善理政,卻精于木工,終日都喜歡在后宮干著木工活,而且干得不亦樂乎。明熹宗“舞錘弄斧”的時候,魏忠賢將朝政大權盡數收攬,終于成了人敬人畏的“九千歲”。 明熹宗畫像 手握東廠這桿槍,后宮又有客氏撐腰,再加上明熹宗一直醉心于木工無心朝政,魏忠賢可謂是如日中天。作奸犯科這些惡行自不必多說,一些不良的官員也如蒼蠅一般蜂擁而至,紛紛巴結投靠于他。時任內閣首席大學士顧秉謙有一次和魏忠賢在家里喝酒,喝了幾杯后竟然假借醉酒對著魏忠賢就叩頭下跪,并且堅持把自己的兒子送給魏忠賢當孫子。這顧秉謙不愧是大學士出身,巴結人都能巴結出花來,這不就是要給魏忠賢當兒子么! 天啟七年,魏忠賢的好日子終于要到頭了,這一年大明王朝首席木匠熹宗病逝,其弟朱由檢即位。朱由檢也就是崇禎皇帝,他雖然是個亡國之君,卻要比他那個木匠哥哥強太多了,他即位沒多久就收拾了魏忠賢,并將其發配至鳳陽。 崇禎畫像 在去鳳陽的途中,魏九千歲還在做著東山再起的美夢,領著一批豢養的亡命之徒,四處招搖。崇禎知道后大怒,命錦衣衛前去逮捕,押回北京審判。魏忠賢行到阜城時得知密報,自知難逃一死,遂與同伙李朝欽在痛飲至四更后一起上吊自殺。 魏忠賢死了,東林黨回來了,可這波人也沒好到哪里去,沒折騰幾年,大明王朝這艘巨艦就徹底傾覆了。 文 by 歷史文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