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放了很久,一直在修改豐富中。陶博士要刪公號文章了。再不發,那個附錄的超鏈接就不方便用了。 本文側重論道,較少談術。概括為主,只為方便記憶。試圖引線穿珠,以目錄流程為線,將陶博重要文章用附錄串連起來。目的是提供一個系統學習陶博體系的詳細提綱。如果作為流程使用,則不夠系統(目前正在編制一個簡明完整的操作流程圖,待成熟以后再交流)。地金剛的技術分析系列已經出了總綱,相信出全以后就會形成一個系統完整高水平的操作指引。歡迎大家對本文批評討論。 陶博體系學習架構 總體框架
具體解讀
(關鍵詞:擇股 擇時 行業 領導) (1)堅持價值趨勢的融合投資,不為消息題材的炒作所動;(附錄1) 陶博語錄:我的投資哲學中第一條原則是拒絕“暴利”和拒絕“快速致富”。投機的目的是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盡量提高報酬率,這不是投資的目的。我的目標不是要快速致富,而是找出能夠持續賺錢的方法,然后持續采用這種方法,堅持長期復利增長的道路。 陶博語錄:如何發現一批偉大的企業,并長線持有,這是一個長線投資者的終身工作和人生樂趣。 陶博語錄:我的投資方法,過去一年中得到了進化。我最新的方法是選對股買對時機,或者用另外一句話總結就是:原來股市贏利秘訣TMD只有一個,堅守第二階段的大牛股,讓利潤奔跑。 我的解讀:選對股買對時機,是陶博投資體系的最新濃縮表達。選對股是尋找偉大的企業長線持有,分享企業成長的紅利,是投資;買對時機是選擇第二階段(主升段)持股,是投機。稱為價值投機非常準確。價值、趨勢、投資、投機完美融合,這是陶博投資體系的基石,基石動搖了,整個體系就坍塌了。所以,既然選擇了陶博的體系,就要耐得寂寞不為短線暴利所動。專注于發現偉大企業,抓住十倍牛股,特別是牛股的第二階段。即便是不能持有到它漲十倍,但抓住若干個牛股的一段漲幅,收益也是豐厚的。這也是陶博過往的成功經驗。“抓成長股,買主升段”,這是我對陶博體系的最簡單理解。 對于“買對時機選對股”和“選對股買對時機”,《博士之路2018》4月11日的交流有不同理解。我覺得擇股擇時雖然主次先后不同,但它們是一個相互依存的整體。不是揚棄關系,沒有優劣之分。“買對時機選對股”強調擇時優先,但沒有叫你不看基本面、脫離成長股去參與打板;“選對股買對時機”強調擇股優先,但也不主張抄底潛伏、追高買進(首次突破啟動除外),反而一再強調尋找一個無比正確的買點。可見二者誰也離不開誰,離開了也就不是陶派體系了。擇股和擇時都不容易。技術分析的基本元素大家可以平等共享;而基本面研判的資料占有卻不對稱。對小散而言,擇股的難度甚于擇時。博士雖然用了“進化”一詞,但并非鄙薄技術分析。完美的技術形態,往往能讓我們及時發現底部崛起的“初生牛犢”。我理解他的技術分析主要是著力研判和及時把握“第二階段”,忽略那些小的波動。也是追求“模糊的正確”。 (2)在全市場選行業,在行業中選成長,在成長中選領導;(附錄2) 陶博語錄:我挑選成長股的方法,本質上是從整個市場入手,并且通過篩選,將選擇空間縮小到僅剩下幾只股票,作為我投資組合的候選對象。 陶博語錄:家居行業是一個先款后貨的好行業,從預收款的角度,是一個僅次于茅臺的好行業。對于長線投資者來說,家居行業,是目前市場中,個人認為僅僅次于白酒行業的優秀行業。家居行業必定會跑出十倍牛股出來。 陶博語錄:市值=市盈率*凈利潤。當市盈率保持不變時,凈利潤增長多少,市值就會增長多少,這是成長股的賺錢邏輯之一。當市盈率也提高時,就出現了戴維斯雙擊效應,市值的增長幅度會遠大于凈利潤的增長幅度,這是成長股的賺錢邏輯之二。 陶博語錄:我尋找十倍牛股的一個超級秘訣是從來不主觀認為某只股票一定是十倍股,一般不會在她還沒有開漲的時候就潛伏,一般是在股票的階段漲幅達到50%甚至100%或者以上的時候,才開始介入。 我的解讀:一只股票漲50%漲100%甚至漲10倍,必定是優秀的領導企業,必定有行業的整體聯動,必定是市場選擇的結果。那么,我們倒過來,從市場—行業—企業自上而下選股,就可以大大縮小范圍。陶博教我們每天(周)復盤創新高的股票,研究月線反轉的股票,就是從全市場的范圍發現強勢的龍頭股票(同時監測行業的集體異動),作為深入研究的目標。歐奈爾論述領導股時說:“投資者應該購買那些在其行業中排名第一的公司股票”。“排名第一的公司并不一定具有最大的規模,也不一定有最廣泛被認同的品牌,但必然具有以下特點:每股季收益和年每股收益增長最快、股權回報和邊際利潤最多、銷售增長及商品價格表現最好。 政策是市場背后的重要力量。陶博目前關注的家居板塊,醫藥醫療,軟件板塊,都有部委行業的政策支撐,有的還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炒股要聽黨的話”,不是沒有道理。
(關鍵詞:新高 股東RPS) (1)在必經之路設卡盤查一年新高;(附錄3) 陶博語錄:所有的十倍股要漲十倍,必定是屢創新高的走勢,股價必然要走到創一年新高的時候。因此,我設定股價創一年新高這個條件,是所有十倍股的必經之路。這個邏輯就是如此簡單。 我的解讀:陶博對這個命題的論述非常之多,相信已經深入陶粉人心。地金剛對設卡守候一年新高有段話,生動有趣值得玩味,特轉錄于此:學會博士體系以后,我就好像霸占了個重要關城,我就坐在城門口觀山景,不管你是白馬黑馬獨角獸,你要成為大牛股,都必須從我關口過,別無他途。這是唯一途徑,必經之路。而我要做的就是在喝咖啡品茶,徒步遛娃,閑暇之余,拿眼光瞄一下,擇其才色俱佳者收之即可。 得到一年新高名單的途徑很多。通達信軟件里有個現成的“近期新高”板塊,保存四天之內創(一年)新高的股票。對于每天或每周復盤都很方便。 (2)看機構和港資的持股變化縮小范圍;(附錄4) 我的解讀:陶博提出機構持股和港資持股兩個條件,理由是機構比散戶有更為強大的基本面研究能力;港資更接近西方市場的價值投資理念。所以他們的選擇值得我們參照。有陶粉提出港資持股并非越多越好,主要看持股的增減方向。地金剛提出機構股東不僅要看持股比例,也可以結合機構背景適當放寬標準。這些觀點我覺得都是可取的。歐奈爾稱之為“分析機構投資者的質量”。《笑傲股市》中歐奈爾用“機構認同度”來看待機構持股。對股東中機構數量,機構的增減方向,機構的資質水平,以及機構“過量持有”等問題都有論述。可以參閱該書第8章。 (3)用基本面工具—RPS選出過去和現在的佼佼者(附錄5) 我的解讀:這是設置以后自動完成的環節,無須過多解讀。附錄選擇的陶博兩篇文章對RPS的定義和設置方法講得很清楚很系統。地金剛用隊列比喻RPS,讓抽象的RPS線變得形象而鮮活,對理解RPS的本質大有裨益。一年新高和RPS一縱一橫組成經緯線,猶如天羅地網把未來的十倍牛股悉數收入囊中。也是地金剛的妙論,邏輯強大有力。具體內容參看附錄。 3.綜合研判 鎖定成長(手工) (關鍵詞:法則 資料 斷層 次新) (1)以七步法則為綱,精選資料,閱讀作答(附錄6) 陶博語錄:我選擇股票,經常從行業、估值、市值、超預期、換手率、RPS和K線形態等綜合研判,本文(《長線牛股的必經之路—新高(20171027)》我用一些案例做了綜合研判。 我的解讀:陶博對目標股進行綜合研判的內容和過程,涵蓋了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兩個方面,這里姑且稱之為“七步法則”。他在很多文章里多次提及。我們不妨按照這七個問題去梳理浩繁的資料,擇其精華逐一閱讀作答。不被蕪雜的炒作消息擾亂思路。文中的案例為我們學習研判方法提供了樣本,在分析目標股時可以參照。 (2)用七步法則研判的資料來源:資訊,研報,其他資料 陶博語錄:公司基本面最重要的是行業、競爭格局和商業模式。年報里,我最喜歡看的是公司競爭對手的描述。 我的解讀:用七步法則研判所需的資料,最便捷可靠的是F10里的基本資料。用通達信軟件的,在“經營分析”、“經營展望”欄目可看到年報半年報,有些還可以看到招股說明書;“行業題材”、“行業分析”、“發展規劃”等欄目,可以看到行業概況和橫向比較的數據資料,該公司的優勢劣勢等等。F10里有“港澳資訊”和“維賽特”兩家,資訊內容不盡相同,“維賽特”兼容了一些負面報道。 專業研究報告也是獲取資料的重要來源。但現在研報多如牛毛良莠參雜,以年報季報和事件點評為多,難得客觀獨立有深度的調研分析報告。我讀過的研究報告數瑞銀集團的最為優秀,可惜現在基本看不到了。業內現在也沒有標準統一的官方評比。能夠囊括名家、規模較大的評比,就是《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下面鏈接可以查閱。http://money.163.com/17/1124/18/D41D611000258169.html 其他未盡內容或特殊資料,萬能的百度基本都可查到。還有個專門披露問題的公號《面包財經》,對報喜不報憂的賣方研報是個補充。 (3)凈利潤斷層現象值得重點關注(附錄7) 陶博語錄:凈利潤斷層的意思,我個人理解應該是,凈利潤驚喜造成的股價缺口。建議朋友們再度反復閱讀《股票魔法師》一書的第7章。如果一個公司公布了遠高于分析師預測的凈利潤,很有可能未來的幾個季度仍會有驚喜。 陶博語錄:我本文講的這個贏利模式就是說的這個因為凈利潤驚喜而漲停,不斷北上的股票,不妨賭一賭他們的下一季度仍然會有凈利潤驚喜。因為業績報告而漲停的股票,值得重點關注。 我的解讀:凈利潤驚喜對應的是七步法則中的超預期。因為凈利潤驚喜造成股價漲停或跳空上漲留下缺口,《股魔》把它作為一種模式,陶博稱之為價值萬金的盈利模式。所以這里單獨列出特別強調。當然,該模式的核心還是圖形背后超過預期的業績增長。至于非業績超預期的跳空缺口,多是騙人建議放棄。現在超預期也被用來借機炒作,市場對超預期的胃口也越來越大。我們的研判標準也必須調高。 (4)次新10倍股的捕捉方法(附錄8) 陶博語錄:次新股是十倍股的最重要來源。十倍股必須喜新厭舊的第二個含義是十倍股大概率來自次新股。 陶博語錄: 根據前文分析,對于未來的十倍股,個人提出一個重點關注方向: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發行上市的317只新股。這是下一輪牛市中的次新股( 注:該文完成于2015年9月6日)。 陶博語錄:今年(作者注:2017年)9月開始,在市場開始熱烈追逐我上半年提出的漂亮50的時候,我獨辟蹊徑,開始將研究重點轉向2014年開始上市的900多只次新股。 陶博語錄:還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是在指數最重要的階段最低點附近,持有一批小市值的股票。 我的解讀:第一條語錄,已經明白無誤地確立了次新股的特殊地位。剩下的就是找方法和下苦功了。《未來的十倍股在哪里?(20150906)》一文有次新股的選擇標準。但陶博現在不提指數的中期信號了,股價也不設上限了(反而推崇高股價)。去年9月以來,陶博初選次新股的條件是這樣的:機構持股5%以上;港資持股0.8億元(不含未入選的);創一年新高;RPS高于90。最后的精選,又回到七步法則綜合研判了,任誰都繞不過這個坎! 4.跟蹤形態 抓住買點(復盤) (關注:年線 反轉 突破 支撐) (1)關口前移,在年線位守候準新高(附錄9) 陶博語錄:股價一年新高,這當然是長線牛股的必經之路。但我還想尋找更加安全的必經之路,股價都一年新高,必定是已經漲了不少了。如果在股價一年新高之前,就能提前扼守在更低、更安全的必經之路,豈不是更加理想? 陶博語錄:股價創了一年新高,那么年線肯定在當前股價的下方。這個思路您理解了沒有?反過來,股價站上年線,股價不一定就是一年新高。或者說,股價站上年線的時間點,是早于股價創一年新高時間點的。 陶博語錄:OK,現在我提出,股票價格反轉時,股價站上年線是長線牛股的必經之路。有時候,我們完全可以在股價站上年線的時候,擇機買入,長線持有。這樣的操作,幾年才一次機會,是真正的中長線操作。 陶博語錄:根據我這篇文章《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與我炒股的關系(20171011)》的觀點,在部分股票出現動量效應的時候,另外一部分股票出現反轉效應。根據我的實盤經驗,反轉效應和動量效應是我的中線大波段操作的理論基礎 陶博語錄:(1)月K線有效突破下降趨勢,(2)剛剛向上突破站上年線,這兩點是長線牛股底部反轉的重要特征。 我的解讀:在更早的時間點以更低的價位介入長線牛股的主升段,這是誰都向往的美事。陶博的探索為夢想成真提供了可能。不過且慢高興:創一年新高的股票,只有極少極少能夠屢創新高最終成為十倍股;而底部反轉突破站上年線的股票,又只有很少很少能夠繼續上漲創一年新高。這關口前移一步,安全性可以大幅提高,同時概率也就大幅降低。安全性和確定性原本就是蹺蹺板。早介入帶來的高收益和低概率導致的選錯股,是捆綁銷售,不可選擇。這里考驗的還是我們研判基本面和技術面的綜合能力。陶博提出“月K線有效突破下降趨勢,剛剛向上突破站上年線”是長線牛股底部反轉的兩個重要特征,我理解也是兩個必要的技術條件。更多條件,請看下文。 (2)緊盯突破,在啟動點可追高買入(附錄10) 陶博語錄:我看形態和強度,我比較喜歡突破長期平臺,RPS大于90,股價漲停的。這三個條件都滿足。(陶博20180107) 我的解讀:股價運動無非漲和跌。突破壓力和跌破支撐也就與漲跌相伴而生相互轉換。陶博體系研究的是長線牛股和主升段。所以涉及的就是和買點相關的突破和支撐。我把突破和支撐分為宏觀、中觀、微觀三種。微觀不在本體系研究之列。宏觀就是前述的長線牛股底部反轉形態。堅實的底部孕育了穩健的上漲,成功的突破有賴于有效的支撐。除了“月K線有效突破下降趨勢,剛剛向上突破站上年線”兩個必要條件外,有效支撐和成功突破的條件還有:突破前調整的時間充分(可以長達一年以上)、結構緊湊、量能萎縮、RPS很高;突破時大幅放量、最好漲停、跳空缺口不破,等等。動量效應和反轉效應連動,則是現象級的外部條件。陶博認為,條件充分突破成功的第二階段啟動點,可以追高買入。而且這種機會幾年才有一次。 (3)靜候調整,在均線處遇支撐買入(附錄11) 陶博語錄:我現在的做法,借用歐奈爾的工具RPS,確定一只股票進入第二階段之后,除了確認的放量啟動點(如2017.09.01漲停的普利制藥),我會追高買入,其它時侯,我都選擇逢低買入(首次10日線、首次20日線、首次50日線、首次120日線)。 陶博語錄;雖然歐奈爾是我的老師,但我個人偏好的買點,已經與歐奈爾老師的大不相同。 除了首次啟動的買點,我會追高買入之外,剩下的中長線買點,我的主張是首次下10日線、首次下20日線、首次下50日線、首次下120日線。當然,我這樣的買點,是針對我判定的長線大牛股的買點,我現在專注研究剛剛開始進入第二階段的長線牛股。我個人偏好的買點,請不要盲目套用。 換句話說,只有針對索菲亞和老板電器這樣的長線大牛股,我這樣的買點方法,才是有效的。 我的解讀:錯過了進入第二階段啟動買點以后,陶博認為不可盲目追高。可以上車的買點是回調至首次10日線、首次20日線、首次50日線(首次120日線陶博說他很少用)。這里要特別強調三點:一是“牛股”。是你判定的牛股并且正在上升途中(均線多頭排列,大角度上揚);二是“首次”。意味深長,細心琢磨;三是“支撐”。如果細分左中右,那左側是靠攏觸及或跌穿均線的下跌過程;中間是支撐有效止跌企穩低點確認;右側是反身向上重拾升勢。買入標準是突破前高扭轉跌勢(輔以其他指標,暫不展開。見《股市盈策》第二章第三節)。這里的回踩均線買點還是右側買入,是趨勢交易不是抄底。總之,再跌的概率很低,繼續上漲突破前高的概率大增。這就是中觀的突破和支撐。畢勝在回撤均線買點的思考一文的第二部分,把回撤均線買點分為短線、中短線、中長線三類,并提出了區別對待的策略。我認為是對的,請大家自行點擊閱讀。 堅強支撐和成功突破的前提就是高度完整的中期調整。什么是高度完整的中期調整?簡單歸納就是:調整幅度:不超過30%,(最好在25%以內)。調整過程:周K線的震蕩幅度越小越好(窄幅);周K線的整理時間越長越好(充分);周K線的成交越低越勻越好(縮量)。 (4)陶博偏愛的技術形態和買點(附錄12) 陶博語錄:第一,再好的股票,也需要一個好的買點;第二,一個好的買點,經常是買入后會很快賺錢,通常是不需要止損的;第三,如果感覺買錯了,建議在虧損7%至8%的時候或者之前,止損退出觀望。 我的解讀:這部分內容跟前面有重復,為方便記憶,再分兩類列出來。 啟動開始買點:1、口袋支點,2、突破長期整理平臺; 上漲途中買點:1、均線買點(斯坦恩),2、杯柄形態(歐奈爾),3、高而窄旗形(歐奈爾)。 陶博語錄:第一個買點(口袋支點),是我個人最喜歡的買入點。2005年和2006年我買中的很多十倍牛股,都是在這樣的位置買入的。這第一個買點,通常都是歐奈爾RPS值在95以上,股價在高度完整的中期調整結束之際,向上放量開始做右杯壁的時候。此時,股價并沒有突破前期最高點,也就是說還沒有一年新高。 我比較偏愛的第二個買點是一年新高+高RPS值+明顯放量+突破長期整理平臺。例如2017年5月10日的中國*平安,RPS值翻紅到達90以上,股價一年新高,突破長期整理平臺,這是一個完美的買點。 我的解讀:突破長期整理平臺形態請參閱《什么是完美的新高買點?》(20171021陶博士)。最典型完美的形態是橫向大跨度的窄幅整理箱體。《股市盈策》的作者(臺灣人王野),把窄幅量化為期間最高收盤價和最低收盤價之差在20%內。均線買點,前文已有解讀,這里再增加一則參考材料:《解釋一下我的買點20180108》文后風之清揚的留言。口袋支點和杯柄形態,參閱附錄次新十倍股實戰驗證(20170909)文中歐奈爾的杯柄形態識別例圖。高而窄旗形,參閱附錄歐奈爾的高而窄旗形形態(20170901)文中例圖。口袋支點陶博沒有展開描述過,高而窄旗形界定極其嚴格。不可隨便套用。 趨勢跟隨右側交易是陶博技術體系的理論核心。它其實體現在每一種價格形態每一個買點賣點里。任何提前和變通都是搶跑都是越軌。初學者最好墨守成規,不要搖擺騎墻。沒有形成自己的成熟體系,你就還沒有變通的資格和實力。 (5)緊跟博士 逃離大頂(附錄13) 陶博語錄:經常很多朋友留言問我賣點的問題,我沒有很詳細解答,主要原因是我的賣出點不好,我賣飛了無數無數的長線大牛股! 陶博語錄:簡單地說,就是您如果有一個良好的買點,哪怕是執行了很糟糕的賣點,也并不是致命的問題,甚至是無關緊要的問題。 陶博語錄:具體的賣出點,推薦大家去閱讀《100倍超級強勢股》(點擊藍色字可查看該文)的第10章《超級賣出法則》。 陶博語錄我個人有兩個原則,一是牛市滿倉,二是熊市主跌階段,空倉。我有一個指數中期信號的判斷方法,一般來說,在信號提示買入階段,我倉位會很高、非常高;在信號提示結束階段,我會開始控制倉位、甚至空倉。 陶博語錄對于進入股市中的人來說,人生的分水嶺不在于在牛市中賺了多少利潤,人生的分水嶺在于運用烏合之眾思維來規避熊市中的大幅回撤。這樣清晰的作戰戰略,是最大、最重要、最高級別、最需要牢記的賣點!! 陶博語錄:在牛市的大頂,還是需要逃頂的。必須控制市值的總體回撤。在牛市大頂,要及時脫離烏合之眾。這個我是頗有自信的。2007年的主板牛市大頂,2010年末的中小板牛市大頂,2015年的創業板牛市大頂,我都逃了的。 我的解讀:沒有什么好解讀的!以上文字,我還需要用余生的很長一段去悟。這里先YY一次:牛市大頂出現,我們登頂看一眼星辰大海。然后呢,陶博一聲令下,我們有序撤退,改變航向,左轉向西。去海明威的故鄉,去尋找詩和遠方! 本文系統宏大,細節完整。是目前公號發布的陶博體系中之大全之作。適合每個在學的陶粉,打印備份,日常查檢。作者隱卻功與名,郵件只留一個“朱”字。必定也是位和陶博一樣的無私大愛之人。 |
|
來自: 七1hjbcviaevib > 《宗師原文和方法結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