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耳朵可以分辨40萬種不同的聲音,有些聲音微弱的只能使耳膜移動氫分子直徑的十分之一。當有聲音響起時,周圍的空氣分子就起了一連串的騷動。這些騷動也就是聲波,從聲源往外傳遞。聽覺器官接收到這些聲波后,將他們轉變成其他能量,然后傳到大腦,由大腦加以詮釋,由此完成了聽到及區別聲音的過程。那么聲音到達大腦之前要經過聽覺系統的三個部位:外耳、中耳、內耳。外耳:外觀上看就是我們的耳廓,它的作用就是收集四面八方傳來的聲音,然后把這些聲音傳到外耳道,外耳道的作用就是傳遞聲音。在聲音進入外耳道的時候,外耳道會對聲音有一個共振,然后把聲音傳向耳膜,耳膜在收拉的的過程中就會牽動中耳部分的聽小骨。在聲音傳入外耳道的時候是以聲波的方式傳播的,到了中耳由于收拉的力量將聲波轉換成了機械能,其實中耳的作用就是轉換能量的功能。中耳的聽小骨最后一個小骨推動的就是我們的內耳,內耳的形狀就像是一個蝸牛,內部有很多的淋巴液,內毛細胞和外毛細胞。聽小骨拉動的就是里面的淋巴液,流體的能量。淋巴液的流動就會帶動毛細胞產生對應的生物電。也就是說耳蝸上面不同的毛細胞的位置對聲音處理的頻率是不一樣的。有的毛細胞處理的是頻率低的聲音,有的毛細胞處理的是頻率高的聲音,然后將這些生物電經由聽神經傳入大腦中樞。這樣就產生了聽覺。由此可見,外耳、中耳、內耳不管哪部分出現問題了都會影響聲音的傳播。所以建議每個人都要保護好我們的耳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