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鏡作為日用品,在我國有著很長的發展歷史,其使用的時間長達幾千年。在這幾千年中,銅鏡的樣式,花紋千變萬化。這其中,就有三種銅鏡,它們的紋飾卻是至今都沒能解開的謎團。這究竟是哪三種銅鏡呢?它們又包含了怎樣的謎團呢?接下來,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第一個叫山字鏡。山字鏡屬于戰國時間的產物,以圓形居多。山字鏡的紋飾,通常都有較為復雜的底紋,在底紋上,就出現了三到六個“山”字主紋,這些“山”字紋整體都呈傾斜狀,但線條筆直,和現在的“山”字相似度極高。但問題是,戰國時“山”字的寫法,和現代的寫法是不同的。于是,“山”字紋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圖案,它又代表著什么樣的寓意,至今無解。目前比較說得通的,認為“山”字紋是勾連雷紋的一部分。比較有意思的說法則是,認為是水紋的一種,代表著幾條河匯到一起的樣子。 第二個叫四神規矩鏡。四神規矩鏡的出現主要集中于漢代。紋飾上,四神好理解: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但問題是,這些銅鏡上,四邊還會各有一個向外伸的“T”形符號,與之對應的,是對面的一個“L”形的符號,此外,還有四個清晰的“V”形符號。有學者說: “T”象征著四方,“V”象征著四海,而“L”,則象征防止惡魔進入大地的門。我國學者,有認為“TLV”紋與漢代日晷上的紋飾相似,認為“TLV”紋具有天文學的意義,代表著時間和空間。其中,“L”表示的是夏至,秋分,冬至和春分,“V”則表示四季的開始,可哪一種才是最真的說法呢? 第三個是海獸葡萄鏡。海獸葡萄鏡出現于唐代,其主題紋飾分內外兩區,外區多為鳥獸蜂蝶穿繞在葡萄藤之間。而內區,也就是紋飾的主題,則是姿態各異的“海獸”,或攀援,或游戲于葡萄藤蔓之間。其中的海獸不僅面目猙獰,而且形象上似馬非馬,似虎非虎。這種海獸的原型到底是什么動物,至今存有爭議。有的說是海馬,有的說是狻猊。還有個謎團,就是為什么要把這種海獸同葡萄放在一起,在古代,有不少將兩種或多種風馬牛不相及的物體組合在一起,形成一種蘊含寓意的吉祥圖案的例子。比如將瓷瓶和三桿戟放一起,就是連升三級的意思。但將海獸和葡萄放在一起,又是一種什么寓意,至今沒有答案。 這就是歷史,在許多事物的背面,都有許許多多的謎團存在。而隨著人們不斷考古和積累,相信所有的謎團,都有解開的一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