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6年10月馬云在云棲大會上提出新零售概念后,2017年就成為“新零售元年”。接著京東上馬無界零售,而蘇寧則上線智慧零售。可以說,在最近兩年內,新零售席卷了線上和線下的整個消費領域。不論BAT巨頭,還是傳統互聯網公司,都在緊鑼密鼓地布局線下場景,以期通過線上線下的集合,在“人、貨、場”三個維度下,重構新零售生態格局。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無人貨柜、無人超時候就紛紛上馬。面對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新零售產品,消費者也是應接不暇。在最近兩年內,百米消費場景的概念再次被提出,新零售的競爭更加兇猛。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線上流量日漸枯竭的情況下,新零售在2019年獲將面臨重大變數。 目前來看,電商巨頭的普遍選擇都是積極融入線下。雖然有不少人懷疑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轉戰線下是為線上流量紅利枯竭所找的借口,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線下的激烈競爭也到了極為慘烈的地步。阿里落地新零售戰略的產品是盒馬鮮生,這也是馬云極為看中的。相比之下,京東的新零售店7 fresh則進展緩慢,尤其在2018年,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在歷經強奸案事件后,京東股價暴跌,整體戰略受損。 去年,網易嚴選開了線下第一家店,整個約300平,一半是場景化體驗區,另一半則是商品陳列區。這是網易嚴選第一次走向線下,結合其線上流量優勢,嚴選線下店承擔著渠道擴張、場景輸出、產品銷售等多重功能。 在筆者看來,線下零售店重在體驗。要想實現規模式的發展,主要通過全渠道式的體驗帶動。 新零售在2019年發生的重大變化就在于通過最后一公里狠抓本地生活。如今,“即時配送”已成為一個火熱的名詞,它將開啟本地生活服務電商的下一個億萬級市場。如今的主要玩家是美團外賣對陣阿里旗下的餓了么和盒馬鮮生戰隊。除開本地生活領域,商超、服裝、醫藥等領域也成為美團和阿里全面對抗的核心戰場。 此前阿里和銀泰合伙開通了場景化營銷方案。京東到家、永輝生活等第二陣營隨即跟進,要么推出前置倉模式,要么擴張商品品類,并在配送效率和運營成本上狠下功夫。而阿里旗下的盒馬鮮生實現的最顯著效果就是:在短期內實現快速盈利,規模將達到普通超市的3到5倍。 目前盒馬鮮生基本打通了線上和線下的資源對接,顧客能夠很好地完成到店體驗。配合其“三公里內30分鐘送達”的配送服務,盒馬先生率先成為國內新零售領域的標桿企業。包括京東的7 Fresh、蘇寧小店、每日優鮮等都在爭相仿效,其主頁業務主要是海鮮和水果。 雖然目前線上獲客的成本越來越高,但依然存在未被完全挖掘的線上流量。從目前的挖掘方式來看,線上流量幾乎都是建立在用戶分享和推薦的基礎上,其中最為成功的就是連咖啡。這點玩的最好的當屬互聯網咖啡品牌——連咖啡。 在去年8月,連咖啡上線了口袋咖啡館概念,它主要基于用戶想開咖啡店這個想法。在發布相關活動后,點擊量一度高達420萬用戶總共開了52萬個咖啡館。其中有10%實現了真實銷售,其社交裂變和轉化效果非常強大。 其實細心觀察就可以發現,連咖啡的主要陣地在微信。它主要以咖啡站點為主,但不提供座椅供消費者飲用,其服務更多在于咖啡的制作和配送。 因此其新零售主要模式就是:公眾號+小程序+社交裂變+外配配送。在微信的社交裂變基礎上,連咖啡很好地完成了更具社交特色的咖啡消費模式,其核心點就在于抓住了社交+新零售的特性。 2019年將迎來新零售的激烈爭奪,當然不論如何,一切都還是要回到零售行業的本質,即商家的供應鏈管理、商品能力以及商家的渠道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