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臨近,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高三考生父母們都想在后勤保障方面為孩子做足功夫。 在孩子最緊張、最忙碌、最疲憊的考前這一個月里,父母如何為孩子合理搭配飲食,讓孩子保持健康的狀態呢?園園今天為大家帶來一份完整指南。 高三推薦食譜 早餐要吃好。早餐是一天的開始。孩子上午用腦較為集中,要補充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牛奶、豆漿、面包、雞蛋等,防止血糖濃度下降,過早產生饑餓感,導致大腦反應遲鈍,影響考試發揮。 午餐要量足質高。午餐是一天攝入營養和能量最多的一餐,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午餐的量要多于早餐,包括肉類、豆制品、蔬菜、米面類、水果等,以滿足孩子下午的需要。但進食過飽也會影響下午的精神狀態。 晚餐要清淡易于消化。晚餐適量可減輕孩子的疲勞感。維持清醒活躍的頭腦利于繼續復習功課。晚餐要減少油脂攝入,多吃蔬菜,適當進食五谷雜糧,如小米、燕麥、糙米、玉米、紅薯等。含豐富 B 族維生素食物可調節孩子的精神狀態,提高睡眠質量、緩解緊張情緒。如果晚上加餐,不要選擇會增加腸胃負擔的食物,進食量不宜過多,最好在睡前 1 至2 小時進食,牛奶、酸奶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有助于孩子的睡眠。 以下是舉例推薦: 如何幫助孩子緩解焦慮 從心理學角度講,適度緊張是健康的,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 而完全沒有緊張感或嚴重緊張甚至焦慮,則會對孩子產生不利影響。完全不緊張喚醒不了身體的興奮狀態,難以發揮最佳學習水平。過度緊張或者焦慮則會降低學習效率,對生活和學習造成負面影響。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緩解焦慮呢?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目標適度有層次 父母可幫助孩子制定學習目標,既不盲目夸大又不妄自菲薄。太高的目標會給孩子帶來沉重壓力,也會因失敗而無法承受,可按照三四個層次設置預期目標。這利于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減少壓力。 合理分配時間 孩子進行大量習題練習時,可先按輕重緩急分類,先完成緊急任務,再按先易后難的順序依次完成。這樣不僅可以減輕同時完成多份任務的壓力,還可以增強信心,緩解焦慮。 保持情緒穩定 根據心理學成就曲線,對于最高行為測試(例如高考)而言,適當焦慮能有效提高成績。遇到情緒低落或焦慮,若孩子自己無法有效排解,甚至對學習造成不良影響時,可在專業人員的疏導下進行心理咨詢。 適度運動保證睡眠 神經過度緊繃是無法提高學習效率的。保證充分的睡眠時間至關重要。考生要注意勞逸結合。長時間學習會使大腦疲勞,這種狀態下再高強度的學習也是無用功,不如利用半小時運動一下,轉換場景,既鍛煉身體,也讓大腦得到休息,有利于之后高效學習。同時,運動也能幫助孩子舒緩緊張焦慮的情緒。 飲食安全與營養保障 第一,氣溫逐漸升高,父母不要買容易變質的食物,也不要在無證攤販處購買零食或早餐。 第二,考試當天早上不要吃得過飽。兩場考試中間的午餐很重要,要以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素較為豐富的食物為主。 第三,不要暴飲暴食,盡量不要給孩子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少食冷飲。父母要注意葷素搭配、粗細搭配、食物結構多樣化,并以清淡為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