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除具有其固有的焦距外,還有其特有的最近對焦距離和最大放大倍率。它們帶給鏡頭以個性,可以說沒有完全一樣的兩款鏡頭。下面我們通過對不同規格鏡頭進行的測試,來了解什么是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和最大放大倍率。 最近對焦距離是鏡頭所能夠對焦的最近拍攝距離 拍攝距離是指像方焦平面到物方焦平面的距離 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是指在非常靠近被攝體拍攝的狀態下,鏡頭能夠合焦的最近距離。鏡頭不同其最近對焦距離也不同,一般來說焦距越長其最近對焦距離也越長。但對于微距鏡頭這種有著特殊用途的鏡頭來說,最近對焦距離則不只是取決于鏡頭焦距。最近對焦距離的測量方法是取物方焦平面到相機內部圖像感應器像方焦平面的直線距離。像方焦平面的位置位于相機機身上標有標記的地方。 如上圖所示,從被攝體的物方焦平面到圖像感應器的像方焦平面的距離稱為“拍攝距離”。而鏡頭能夠進行合焦的最短拍攝距離叫做“最近對焦距離”。另外,從鏡頭最前端到物方焦平面的距離被稱為“工作距離”。 如最大放大倍率為1倍的話,可在圖像感應器上得到與實物相同大小的圖像 需要注意最近對焦距離短不等于最大放大倍率大 最大放大倍率表示圖像感應器上成像的被攝體的最大尺寸。它與最近對焦距離有著密切聯系,使用最近對焦距離拍攝的放大倍率為最大。但如果是變焦鏡頭的話,最大放大倍率還與焦距有關,當變焦鏡頭處于遠攝端時才能達到其最大放大倍率。另外,焦距短的鏡頭,即使最近對焦距離較短,其最大放大倍率也有不及遠攝鏡頭的時候。因此如要得到較大的放大倍率,鏡頭必須同時具有近攝能力和較長的焦距。 最大放大倍率是用來標記被攝體能以多大尺寸在圖像感應器上成像的數值。1倍(等倍)是指被攝體能夠被圖像感應器以實際大小拍攝下來。現在的絕大多數微距鏡頭都擁有1倍的最大放大倍率,但微距鏡頭實際上并沒有具體的定義,放大倍率在0.5~1倍的鏡頭都可以稱為微距鏡頭。EF 50mm f/2.5小型微距是EF系列微距鏡頭中惟一一款最大放大倍率為0.5倍的微距鏡頭。當與專用增距延長管組合使用時可獲得1倍的最大放大倍率。 驗證相同焦距下,最近對焦距離的區別 即使焦距相同,如最近對焦距離不同照片的效果也會有這樣大的差異 我們在前面已經提到過即使鏡頭焦距是相同的,最近對焦距離也可能不同。在這里我們使用各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進行拍攝,通過照片的實際效果來驗證它們之間的區別。使用的鏡頭為EF 100mm f/2 USM和EF 100-400mmf/4.5-5.6L IS USM,分別使用100mm焦距進行拍攝,結果見左圖。EF 100mm f/2 USM的最近對焦距離為0.9米,而EF 100-400mmf/4.5-5.6L IS USM的最近對焦距離是與前者有2倍之差的1.8米。因此,放大倍率更大的EF 100mm f/2 USM能夠把被攝體拍得更大。就算焦距相同,不同的鏡頭拍出的照片效果也有很大不同。 最大放大倍率的實拍對比 與學習最大放大倍率的理論相比,觀察實際拍攝的照片會更容易理解。在這里我們準備了5款最大放大倍率不同的鏡頭,并使用各鏡頭的最大放大倍率拍攝郵票進行實拍對比。放大倍率最低的鏡頭為0.15倍,最高的鏡頭為5倍。
鏡頭的放大倍率,指拍攝時底片上的成像長度與實物長度的比值。 舉例說明: 如果實物長度為10毫米,在底片上成像也是10毫米,則鏡頭放大倍率1:1; 如果實物長度為10毫米,在底片上成像也是5毫米,則鏡頭放大倍率1:2; 如果實物長度為10毫米,在底片上成像也是2毫米,則鏡頭放大倍率1:5; 鏡頭放大倍率通俗一點說就是實際物體在底片或電子感光器件上成像大小的比率。比如鏡頭放大倍率為1∶2,前面的1是實際物體在底片或電子感光器件上成像大小,后面的2是物體的實際大小。以此類推。 在數碼時代,人們常提到鏡頭的“等效于35mm相機的焦距”或者說鏡頭的等效倍率。 之所以常提到等效焦距這一概念,是因為傳統35mm相機以前是流行很廣的相機,底片尺寸24*36mm是所有相機統一的標準,多少mm的鏡頭視角有多大大家都清楚。而現在的數碼相機傳感器尺寸有許多種,以致于只知道鏡頭的實際焦距并不能知道拍攝范圍(即鏡頭的視角)有多大,所以才告知等效焦距或等效倍率,比如你的50mm鏡頭在APS-C傳感器上的取景范圍與一只75mm的鏡頭在傳統35mm膠片(24*36mm)的取景范圍是一樣的。這樣可以說這只鏡頭的等效焦距為75mm,或者說為種相機的鏡頭的等效倍率為1.5,也就是相當于一只1.5倍實際焦距的鏡頭有膠片135相機上的成像范圍(即視角一樣)。 比如一個50毫米的標頭用在135膠片機或者全副數碼單反上還是50毫米鏡頭 但用在D40上 焦距就要乘以個1.5 就成了75毫米鏡頭了。 這個系數和感光器件的大小還有像場有關系。因為數碼相機的CCD或COMS比135膠片要小,所以要乘上這個數。但照出來的照片透視關系是不變的,只是在一張“大照片”上切取中間的一部分。所以數碼單反上所用廣角鏡頭的“廣度”都要大打折扣,而長焦鏡頭則變得更長,使用時要注意盡量使用三腳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