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北宋哲學家共2個含義
收起 邵雍(安樂先生,公元1011年-公元1077年),字堯夫,生于林縣上桿莊(今河南林州市劉家街村邵康村,一說生于范陽,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北宋著名理學家、數學家、道士、詩人,與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并稱“北宋五子”,并著有《皇極經世》《觀物內外篇》《先天圖》《漁樵問對》《伊川擊壤集》《梅花詩》等。少有志,喜刻苦讀書并游歷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師從李之才學《河圖》《洛書》與伏羲八卦,學有大成,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歲,隨其父到共城蘇門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歲,游歷河南,因將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內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為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陽,以教授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陽天宮寺西天津橋南,自號安樂先生。出游時必坐一小車,由一人牽拉。宋仁宗嘉祐與宋神宗熙寧初,兩度被舉,均稱疾不赴。熙寧十年(1077年)病卒,終年六十七歲。宋哲宗元祐中賜謚康節。 謚號康節 字號堯夫 出生日期公元1011年 逝世日期公元1077年 朝代北宋 性別男 民族族群漢族 代表作品《皇極經世》、《觀物內外篇》、《先天圖》、《漁樵問對》 出生地林縣上桿莊,一說范陽 主要成就北宋著名理學家、數學家、道士、詩人 本名邵雍 別名安樂先生 更多 作品集人物生平苦讀游歷學易悟道當時李之才(字挺之)為共城縣令,聽說邵雍好學,便去見邵雍,并對邵雍說:“子亦聞物理性命之學乎?”,意即“你知道宇宙萬物周期發展過程的“物理”之學和有關性命的學問嗎?” 邵雍研習這些經典的時間越久,其德行也越來越為世人所稱頌。同時,邵雍的智慧也在增長中,他明白了天地的運動變化規律、陰陽消長的規律、世道變遷的規律,甚至對微小的走、飛行類動物和草本、木本植物的特性也一樣了然于胸。他高深的智慧,被當時世人認為已達到不惑的程度。邵雍的學說不是模仿前人、偶然應驗的學說。邵雍悟到了伏羲八卦中自帶的先天因素,并因此寫下數十萬言的著作流傳于世,但由于他處于隱居狀態,所以很少被世人所知。 |
|
來自: 恰恰365 > 《2.0政治 軍事 經濟 科技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