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這家伙,大大咧咧不易受欺負 都說胃是大喇叭,稍有不適就會“告狀”。是的,沒一個臟腑可以像胃這樣敏感,有這樣強的自愈力。比如我們吃了不干凈的東西,胃就會難受甚至反胃,用吐的方式進行排邪。 如果受寒了,我們會本能地想喝熱水來溫暖它。如果吃多了,就會想法設法助它消化。只要你不成心虐它,它都能保證正常工作。 盡管胃有這一身“好手藝”,可為何會有那么多人的胃病,一病就是好多年,反反復復,成了老胃病呢? 究其根本,是沒有找到引起胃病的根源,這么多年都治錯了。 能欺負到胃的,是肝 中醫里有個證型叫“肝膽犯胃”。肝膽的五行為木,脾胃五行為土,木易克土。正常情況下,他們相對制衡,一旦肝郁化火,就會加倍克伐脾胃,致胃火變旺。 這就是有人一生氣就拼命吃東西的原因。那么問題就來了:生氣時愛吃東西并不代表真的餓,而是脾胃功能失調的表現。這時候吃下去的食物是消化不了的,會變成水濕等垃圾 要相信身體的智慧,對于胃這么重要的器官,它絕對不會讓它難治,我們沒治好,一定是沒有找對方向。 你的胃病是肝膽“害”的嗎 首先看情緒。你去問問身邊有胃病的人,如果他(她)常發愁、上火、緊張、憤怒、焦慮,胃病發作的可能是非常大的。尤其是那些工作壓力大,學習任務繁重,情緒比緊張,思慮多,愛熬夜的人。 然后看舌脈。舌邊尖紅,代表有內熱,尤其是舌邊紅,是肝膽有熱的表現。 再看病種:胃潰瘍,胃下垂,食道失弛緩癥,反流性食道炎,神經性厭食,潰瘍性結腸炎,過敏性結腸炎,神經性便秘,都和心理健康密切相關。 肝膽犯胃 怎么艾灸 如果只是一味地治療胃,那相當于雨天屋漏了,只知道用桶接水,不但不能根治,而且會不停地反復發作。 推薦幾個針對這種胃病的穴位: 1、陽輔穴。它是膽經穴位,調節肝膽橫逆、淤熱之氣有先天優勢。因為此穴為經火穴,膽屬木,木生火,火為木之子。按照實則瀉其子的說法,刺激陽輔穴,可以很好地傾瀉肝膽之熱,故而疏肝解郁之功甚高。用好了陽輔穴,調理胃病就成功了一半。 2、梁門穴。為胃經腧穴。凡有病邪如木梁一般橫亙在體內,取此穴可以治療。胃氣以降為順。所以,這約束經氣物質的橫梁穴,就成為調節胃氣的重要一環。 3、足三里。只要是病在胃腑或胃經,不論其虛實寒熱,皆可取足三里治療 4、太沖、期門。都是為了調暢氣機,肝氣暢通,則肝胃得和。 這組穴位伍用,疏解肝郁,和中健脾,兩者配合,正和脾胃之疾的治療要義。對于胃疼、反酸、腹脹、食欲不佳并心情煩悶、頭暈頭脹、易怒暴躁、胸悶肋脹者,是比較恰當的。 30歲前人養胃,30歲后胃養人 最后再給大家啰嗦下胃的地位。別看它大大咧咧,可管起健康和美貌卻毫不含糊。大家對胃病千萬別小視。 1、 美不美,看胃經氣血旺不旺 《黃帝內經》記載 “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是指女子35歲左右,陽明經脈開始衰敗,不重保養,皮膚會開始松弛、暗淡,頭發脫落。 足陽明胃經是最多氣多血的,好比長江般滋養中國大地,胃經滋養女人容顏。它行于整個面部,一旦脈氣虛衰,面部便得不到足夠氣血滋養。許多胃病病人,大都面部萎黃無澤也是這個原因。 胃經經過嘴角鼻側,正好是法令紋和嘴角紋的位置。胃經衰落還催生內眼角八字紋,就是淚溝。脾胃不好的人,淚溝會特別明顯。 2、 胃是五臟之本,胃不好,補啥都瞎 一般我們判斷人身體好不好,吃不吃得下飯是金標準。如果無力進食,就無法創造新鮮的氣血,身體就難以健康。胃主受納,我們的生理活動和氣血津液的化生,都要依靠胃吸收食物的營養。 脾胃居中土,起承上啟下作用。脾胃有病很易影響其他臟腑。《慎齋遺書》言:“脾胃一傷,四臟皆無生氣。”五臟皆稟氣于胃,胃是五臟之本。元氣的充足,全靠脾胃之氣的充盈才能滋養元氣。 有個好胃,先從疏肝開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