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蘇格拉底之死》雅克-路易·大衛 1787 蘇格拉底(Socrates,前470年-前399年),古希臘哲學家,和其學生柏拉圖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被并稱為“希臘三賢”。他被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沒有留下著作,其思想和生平記述于后來的學者(主要是他的學生柏拉圖)和同時代的劇作家阿里斯托芬的劇作中。柏拉圖的《對話》一書記載了蘇格拉底在倫理學領域的貢獻。他的哲學主張有“美德即知識”“認識你自己”“理想存在于一個只有智者才能了解的世界”等。 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度過。 柏拉圖(Plato,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學生,也是亞里士多德的老師,代表著作有集中闡述蘇格拉底學說的《申辯篇》(Apologia)《克里斯托篇》(Crito)以及討論他自己哲學思想的《斐多篇》(Phaedo)《美諾篇》(Meno)以及《會飲篇》(Symposium)《理想國》(Republic)等。他創辦了著名的帕拉圖學院,這所學院成為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組織的高等學府之一,后世的高等學術機構也因此而得名,也是中世紀時在西方發展起來的大學的前身。 智者說話,是因為他們有話要說;愚者說話,則是因為他們想說。 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年-前322年),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他的著作包含許多學科,包括了物理學、形上學、詩歌(包括戲?。?、音樂、生物學、經濟學、動物學、邏輯學、政治、政府、以及倫理學。和柏拉圖、蘇格拉底(柏拉圖的老師)一起被譽為西方哲學的奠基者。亞里斯多德的著作是西方哲學的第一個廣泛系統,包含道德、美學、邏輯和科學、政治和形上學。 幸福是把靈魂安放在最適當的位置。 人生最終的價值在于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伊壁鳩魯(Epicurus,公元前341-前270年),古希臘哲學家、無神論者(被認為是西方第一個無神論哲學家),伊壁鳩魯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的主要宗旨就是要達到不受干擾的寧靜狀態,并要學會快樂。 幸福就是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困擾。 笛卡兒(René Descartes,1596年3月31日-1650年2月11日),法國著名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他對現代數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因將幾何坐標體系公式化而被認為是解析幾何之父。他是二元論唯心主義和理性主義的代表人物,留下名言“我思故我在”,提出了“普遍懷疑”的主張,是西方現代哲學的奠基人。他的哲學思想深深影響了之后的幾代歐洲人,開拓了歐陸理性主義(理性主義)哲學。 cogito ergo sum 我思故我在 休謨(David Hume,1711年5月7日-1776年8月25日)是蘇格蘭的哲學家、經濟學家、和歷史學家,他被視為是蘇格蘭啟蒙運動以及西方哲學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雖然現代對于休謨的著作研究聚焦于其哲學思想上,他最先是以歷史學家的身分成名。他所著的《英格蘭史》一書在當時成為英格蘭歷史學界的基礎著作長達60至70年。 當我們專注地研究人類生活的空虛,并考慮榮華富貴空幻無常時,也許我們正在阿諛逢迎自己懶惰的天性。 盧梭(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國十八世紀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民主政論家和浪漫主義文學流派的開創者,啟蒙運動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新愛洛伊絲》《植物學通信》等。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自以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隸。 斯賓諾莎(Baruch de Spinoza,1632年11月24日—1677年2月21日),猶太人,近代西方哲學公認的三大理性主義者之一,與笛卡爾和萊布尼茨齊名。斯賓諾莎出生阿姆斯特丹的一個從西班牙逃往荷蘭的猶太家庭。年輕時進入培養拉比的宗教學校,在艱難的生活條件下,他仍然堅持哲學和科學的研究,他的思想通過通信方式傳播到歐洲各地,贏得人們的尊重。1677年不幸死于肺癆,享年45歲。他的主要著作有《笛卡爾哲學原理》、《神學政治論》、《倫理學》、《知性改進論》等。 自由人最少想到死,他的智慧不是關于死的默念,而是對于生的沉思。 貝克萊(George Berkeley,1685年3月12日-1753年1月14日),出生于愛爾蘭基爾肯尼的一個鄉村紳士家庭,十八世紀最著名的哲學家、近代經驗主義的重要代表之一,開創了主觀唯心主義。并對后世的經驗主義的發展起到了重要影響。貝克萊的代表作有三部:分別是在他24歲時刊行的《視覺新論》,25歲發表的《人類知識原理》,28歲時出版的《海拉斯和斐洛諾斯的對話三篇》。貝克萊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生前擔任教會主教十八年,一直致力于經驗主義哲學的詳細分化和主觀唯心主義的理論創建。 存在就是被感知。 康德(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著名德意志哲學家,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其學說深深影響近代西方哲學,并開啟了德國唯心主義和康德主義等諸多流派??档率菃⒚蛇\動時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學家,是德國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調和了勒內·笛卡兒的理性主義與法蘭西斯·培根的經驗主義,被認為是繼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档抡軐W理論的一個基本出發點是,認為將經驗轉化為知識的理性(即“范疇”)是人與生俱來的,沒有先天的范疇我們就無法理解世界。他的這個理論結合了英國經驗主義與歐陸的理性主義,對德國唯心主義與浪漫主義影響深遠??档碌牡赖抡軐W理論也十分著名。此外他還曾針對太陽系的形成提出第一個現代的理論解釋,即康德-拉普拉斯假設。 世界上有兩件東西能震撼人們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標準;另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 ![]() 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年8月27日-1831年11月14日),時代略晚于康德,是德國19世紀唯心論哲學的代表人物之一。黑格爾出生于今天德國西南部巴登-符騰堡首府斯圖加特;卒于柏林,去世時是柏林大學(今日的柏林洪堡大學)的校長。許多人認為,黑格爾的思想,標志著19世紀德國唯心主義哲學運動的頂峰,對后世哲學流派,如存在主義和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更有甚者,由于黑格爾的政治思想兼具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兩者之要義,因此,對于那些因看到自由主義在承認個人需求、體現人的基本價值方面的無能為力,而覺得自由主義正面臨挑戰的人來說,他的哲學無疑是為自由主義提供了一條新的出路。 一個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須如歌德所說,知道限制自己。反之,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實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終歸于失敗。 ![]() 叔本華(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享年72歲),德國著名哲學家。是哲學史上第一個公開反對理性主義哲學的人并開創了非理性主義哲學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論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認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運作的力量。叔本華出生于德國但澤的一個銀行家家庭,自幼性情孤僻。父親海因里?!じヂ謇锼埂な灞救A是非常成功的商人,后因瘋狂投水自殺身亡。母親約翰娜·叔本華是當時頗有名氣的作家,與歌德等文豪有所交往。他和母親的關系一直不好,隔閡非常深,最后關系破裂。叔本華繼承了父親的財產,使他一生過著富裕的生活,叔本華因肺炎惡化死后,將所有財產捐獻給了慈善事業。在很多書上都能看見他的身影。 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成為自己。誰要是不愛獨處,那他就不愛自由,因為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是真正自由的。 ![]() 克爾凱郭爾(Soren Aabye Kierkegaard,1813年—1855年),丹麥宗教哲學心理學家、詩人,現代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后現代主義的先驅,也是現代人本心理學的先驅。曾就讀于哥本哈根大學。后繼承巨額遺產,終身隱居哥本哈根,以事著述,多以自費出版。他的思想成為存在主義的理論根據之一,一般被視為存在主義之父。反對黑格爾的泛理論,認為哲學研究的對象,不單單是客觀存在,更重要是從個人的“存在”出發,把個人的存在和客觀存在聯系起來,哲學的起點是個人,終點是上帝,人生的道路也就是天路歷程。 絕望:人不愿意成為自己。 ![]()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是德國著名哲學家、思想家,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同時也是卓越的詩人和散文家。在開始研究哲學前,尼采是一名文字學家。24歲時尼采成為了巴塞爾大學的古典哲學教授,但在1879年由于健康問題而辭職,之后一直飽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精神崩潰,從此再也沒有恢復,在母親和妹妹的照料下一直活到1900年去世。代表作品有:《悲劇的誕生》、《不合時宜的考察》、《人性,太人性的》、《朝霞》、《快樂的科學》、《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善惡的彼岸》等。他的著作對于宗教、道德、現代文化、哲學、以及科學等領域提出了廣泛的批判和討論。尼采對于后代哲學的發展影響極大,尤其是在存在主義與后現代主義上。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 加繆(Albert Camus,1913年11月7日-1960年1月4日),法國小說家、哲學家、戲劇家、評論家。加繆的哲學思想在于從精神上反抗不可避免的荒誕。他思想的核心是人道主義,人的尊嚴問題,一直纏繞著他的創作、生活和政治斗爭的根本問題?!段魑鞲ニ股裨挕泛汀毒滞馊恕窐嫵闪思涌娢膶W創作的母題,包含著加繆未來作品的核心問題。書中,西西弗斯的幸福假設的提出,其本質動機,不在荒誕,因為荒誕不能告訴我們何謂幸福及不幸;之所以加繆假設西西弗斯是幸福的,是因為他認為只有幸福的生活才符合人的尊嚴。反抗才能體現尊嚴。 我們渴望得到意義,但我們永遠無法獲得它。 ![]() 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1889-1976)、蜚聲歐陸的20世紀最有影響的哲學家之一,存在主義的主要代表。主要著作有:《存在與時間》、《什么是形而上學》等。 向死而生的意義是:當你無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體會生的意義。 ![]()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1873年入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學習,1881年獲醫學博士學位。1882—1885年在維也納綜合醫院擔任醫師,從事腦解剖和病理學研究。然后私人開業治療精神病。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1899年出版《夢的解析》,被認為是精神分析心理學的正式形成。 1919年成立國際精神分析學會,標志著精神分析學派最終形成。1930年被授予歌德獎。1936年成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938年奧地利被德國侵占,赴英國避難,次年于倫敦逝世。他開創了潛意識研究的新領域,促進了動力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和變態心理學的發展,奠定了現代醫學模式的新基礎,為20世紀西方人文學科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柱。 沒有所謂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認真的成分。 ![]() 羅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1872年—1970年),英國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分析哲學的主要創始人,世界和平運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學史》、《哲學問題》、《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 對愛情的渴望,對真理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心,這三種簡單而又強烈的感情支配了我的一生。 ![]() 薩特(Jean-Paul Sartre,1905年—1980年),法國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法國無神論存在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方社會主義最積極的倡導者之一,一生中拒絕接受任何獎項,包括196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在戰后的歷次斗爭中都站在正義的一邊,對各種被剝奪權利者表示同情,反對冷戰。他也是優秀的文學家、戲劇家、評論家和社會活動家。 他人即地獄。 ![]() 維特根斯坦(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1889年4月26日—1951年4月29日),猶太人,哲學家,出生于奧地利維也納省,逝世于英國劍橋郡,享年62歲。著名的維特根斯坦家族的成員,父親卡爾·維特根斯坦是奧地利著名鋼鐵工業企業家,母親萊奧波迪內·卡爾馬斯·維特根斯坦是著名作家、經濟學家哈耶克的外祖父的姑表妹,也是銀行家的女兒。維特根斯坦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其研究領域主要在數學哲學、精神哲學和語言哲學等方面,曾經師從英國著名作家、哲學家羅素。從1939年至1947年,維特根斯坦一直在劍橋大學教書。他在生前出版的著作不多,包括有1篇書評,1本兒童辭典,和1本75頁的《邏輯哲學論》(1921年)。 對于不可言說之物,必須保持沉默。 ![]() 畢加索作品 《馬克思肖像》 馬克思(Karl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猶太裔德國哲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政治學家、革命理論家、新聞從業員、歷史學者、革命社會主義者。馬克思在經濟學上的工作解釋絕大多數工人和資本家間的關系,并且奠定后來諸多經濟思想的基礎。馬克思亦是社會學與社會科學的鼻祖之一,在卡爾·馬克思的一生中出版過大量理論著作,其中最著名和最具影響力的兩部作品分別有1848年發表的《共產黨宣言》和1867年至1894年出版的《資本論》。 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實際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你最喜歡哪位哲學家呢?快來為他們投個票吧! 評論征集 大聲說出你最喜歡的哲學家吧,我們將給評論區點贊的前三位,贈送你喜歡的哲學家的原著書一本~ 截止時間 5月24日 19:50 ![]() |
|
來自: Tomsp360lib > 《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