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李定國6 ——清史札記之十五 我楚狂人 四、進軍湖廣2 2.衡州大捷
清軍在湖廣接連失利,使清政府大為震驚,急忙命洪承疇經略湖廣、云貴、兩廣,趨長沙。十一月,清廷又派敬謹親王尼堪任定遠大將軍,率領三貝勒、八固山共十五萬八旗精兵直撲長沙。面對強敵,李定國進行了周密的布署:大西軍暫退出長沙,引誘清兵渡湘江,命馮雙禮、馬進忠部埋伏白杲市,待清兵過衡山,李定國從蒸水(衡山西南)正面攻擊,馮、馬二將背后出擊,兩軍相夾,合殲尼堪。但這一計劃卻被馮雙禮透露給孫可望,孫可望嫉妒李定國立功,密謀破壞
十一月十九日,尼堪進抵衡州,李定國在蒸水率軍出擊,接著轉戰到城北香草庵、草街,戰況膠著,為此李定國準備采用伏擊戰術。二十四日,雙方再戰,李定國佯裝敗退,尼堪緊追不舍,追至演武亭,大西軍伏兵四起,團團圍住尼堪,李定國手舉大刀,將尼堪一劈兩半。清軍失去主帥,大敗而逃。李定國繳獲了尼堪的鎧甲、繡旗,正準備乘勝追擊,才發現馮雙禮、馬進忠未到,派人偵察說已走湘鄉。李定國才知自己是孤軍作戰,無法擴大戰果,只得收兵向武崗轉移。衡州戰役后,李定國叫人繪制孔有德、尼堪畫像,刊布粵楚,“露布告捷”
桂林、衡州兩次大捷,使得清廷朝野震動,一聽到李定國的名字就顫栗不已,甚至還有放棄西南各省與李定國平分天下講和的打算。李定國出征不足一年,縱橫數省,收復湘、桂,擊敗清軍數十萬,掀起了繼1647年第一次抗清高潮后的第二次抗清高潮。黃宗羲贊道:“逮夫李定國桂林、衡陽之戰,兩蹶名王,天下震動。此萬歷戊午以來全盛天下所不能有。” 但是如果沒有孫可望的破壞,形勢將會進一步發展。一個千載難逢的歷史轉機就這樣生生被孫可望破壞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