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詩快速入門——淺談律詩的起承轉合 律詩分五律、七律,雖篇幅小只有八句,但要以小見大,以情感人,這就要求作者切實把握好兩點:寫什么和怎么寫。 一是寫什么,一定要做到謀篇在先,動筆在后。要先有寫作的目的,也就是想寫什么,主題是什么,想達到什么樣的目的,要明確你要告訴讀者什么。 詩言志,歌詠言。你的作品是否能感染和打動讀者,就要看你的作品是否貼近時代、貼近民生、貼近生活,你要為讀者提供什么作品,這些事先都是要慎重考慮的。我們常讀杜甫李白的詩,他們的詩也都離不開當時特定的環境、人或事。遠離生活、憑空臆造,自然寫不出什么感人作品。 二是怎么寫,要保證脈絡清晰,不僅要讓讀者看得明白,更要讓讀者受到啟迪共鳴。這就需要精心安排章法,把握好起承轉合章法。 起承轉合的要點: 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轉要變化;合要有味。 有關起承轉合的具體內容,請參閱《星園吟草》的上一篇文章——《絕句快速入門——淺談絕句的起承轉合》。
再明確一下寫律詩的要領: 第一要謀篇在先,明確主題。 第二要在章法結構上下功夫。 笫三注意對仗的自然。 現在不少人寫五律七律詠物寫景多,未能情景交融,注意在頷聯頸聯對仗上下功夫,而轉句無變化,合句平淡無味,這就忽略了格律詩章法結構的起承轉合。 律詩的章法與絕句是相同的,只不過絕句只有四句,律詩有八句,變化會多一點,但萬變不離其宗。 律詩的章法大致主要有三種: 1、“起承轉合法”——即首聯為起,頷聯為承,頸聯為轉,尾聯為合。 如:杜甫的《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起)
2、“起承繼轉合法”——首聯為起,頷聯為承,頸聯為繼,就是接著頷聯的意思繼續發揮而不轉折,把轉、合的功能放在尾聯的第七句第八句。 如: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起)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承)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繼)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轉、合) 又如:王維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起)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承)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繼)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轉、合)
3、“起承展轉合法”——首聯第一句為起,第二句為承,對仗的頷聯及頸聯是圍繞主題,起到敘事、勾勒、點染、渲染、議論等作用。第七句為轉,第八句為合。 如:王維的《過香積寺》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起、承)
又如:毛澤東的《長征》 如:李商隱的《安定城樓》 迢遞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盡汀洲。(起) 賈生年少虛垂涕,王粲春來更遠游。(轉) 永憶江湖歸白發,欲回天地入扁舟。(承)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雛竟未休。(合)
當然,律詩要寫好,也不只要章法處理好就行,還有許多技巧需要掌握,詩一定要寫出詩味來,有些詩句是別人想說沒說出來而被你寫出來了,這樣的詩一定是好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