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受領導委托,到下屬地市某單位參加一個會議。原先以為,只是去做做樣子,到了現場才發現,要代表領導講話,但他一點準備也沒有,所以給我發消息求救。 我問他具體的情況。 原來,省市聯辦一項大型活動,省上是主辦單位,地市是承辦單位。活動定于7月初舉辦。目前各項籌備已進入最后階段。這次的會議,是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本來說好小李的領導要去,但臨時有事,讓小李代為出席。 了解具體情況后,我給小李建議: 把講話分成開場、主干、結尾三個部分。 開場部分:應該包括自我介紹和替領導解釋的內容。一來與會者對小李不熟悉,應當首先做自我介紹;二來替領導向大家表示歉意,把禮數盡到。 主干部分:這種場合的講話,一般要考慮到三方面因素:一是自己的角色;二是聽眾的需求;三是工作的需要。并且要把三種因素都結合起來,就是一個比較完整的講話主干了。 首先看自己的角色。雖然小李只是一般工作人員,但既然是受領導委托,那上臺講話就代表領導。所以,準備講話,要站在領導的角度來考慮說話內容,同時要找到領導在臺上講話的自信,不能限于自己本來的身份。 其次看聽眾的需求。就是這種場合,下屬單位聽上級單位領導的講話,要去分析聽眾的心理,看看他們想聽哪些話。從常理來說,應該是想得到表揚、肯定,這是人之常情,也是最基本的。所以,這些話,不能少,而且要講到位。 最后看工作的需要。就是要站在工作的角度,站在上級機關的角度,對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作出指示,以更好的推動工作。 結合這三層意思,我給小李設計了“感謝”“希望”兩個關鍵詞,并且讓他圍繞這兩個關鍵詞,通過具體的事例來談。 比如,在感謝部分,講一講:地市工作是多么辛苦,活動前期準備工作是多么有效,大家是多么認真等等,要給予充分肯定;在希望部分,圍繞下一步工作,要從深化組織、做好配合、強化宣傳等方面入手,來談如何深化、持續推動。 結尾部分:應該包括真情實感和表態的內容。原因是,小李雖然是替領導講話,但不能把自己完全當做就是領導。既是又不是。所以,在講話結尾部分,應該把姿態放低,贏得大家的好感。 比如說,在活動的籌備過程中,自己也是參與者,在工作中,有很多真實的具體感受,通過講述真情實感,以此打動聽眾。最后再加上為下級單位搞好服務、做好配合的話,顯得更加謙虛。 小李收到我發的講話提綱后,就感覺抓到了救命稻草,一下子找到了說話的感覺,思路也理清了。現場發揮之后,感覺相當不錯。 機關的發言和講話,是有內在規律可循的。只要做個有心人,就可以通過觀察和思考,去發現規律。一旦再經過大量實踐,能夠自如的運用規律,那講話的水平,自然就會有大的提升和改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