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楊絳先生去世,享年105歲。她的一生為中國文學界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不僅翻譯了許多外國書籍,還為后世留下了多部優秀的作品,除此之外,她和錢鐘書的愛情故事也被許多人傳頌。 楊絳1911年出生于北京,13歲時隨家人遷往蘇州生活,也許是受到家庭熏陶的緣故,楊絳從小就是個才女,在無錫一帶非常有名。 楊絳從小的志愿就是要考上清華大學,但當時蘇州并沒有清華名額,楊絳只好退而求其次,去上了東吳大學。楊絳大學畢業后又去了清華大學借讀,就是在這里,楊絳遇到了那個相守一生的人。 那天,楊絳去看望老同學孫令銜,而孫令銜恰好要去看望表哥錢鐘書,為了方便,楊絳就和孫令銜一同去了。在男生宿舍門口,楊絳第一次見到了才子錢鐘書,并對他一見傾心。而錢鐘書也對楊絳產生了好感,隨后,兩人開始了交往。 這像極了言情小說里的情節,但這絕不是虛構,而是真是發生過的事情。兩人交往后,楊絳在錢鐘書的鼓勵下考上了清華大學外文系的研究生,不久后,兩人的愛情就被雙方父母知道了。 雙方父母對這段感情都非常滿意,尤其是錢鐘書的父親,在看到楊絳的第一眼就認定了這是錢家的兒媳婦。在雙方父母的鼓勵下,兩人在認識一年后就訂婚了。兩年后,楊絳和錢鐘書舉行了婚禮,隨后兩人就出了國。 在國外的時候,錢鐘書全心全意地攻讀牛津大學文學學士學位,而家里的所有瑣事就都交給了楊絳。楊絳從來沒有抱怨過什么,將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條。 有一次錢鐘書想吃紅燒肉,但英國沒有合適的材料,為了滿足錢鐘書的愿望,楊絳嘗試了好多次,最終研究出用雪利酒燒制的紅燒肉,雖然不如國內的好吃,但也極大地滿足了錢鐘書的愿望。 1937年,兩人的愛情結晶錢瑗出生了,楊絳身體較差,只能住院調養,得不到楊絳照顧的錢鐘書整天委屈巴巴地去醫院找楊絳告狀,楊絳每次都會安慰他。 不久后,錢鐘書和楊絳帶著女兒回國了,當時國內的情形并不理想,為了生存,錢鐘書和楊絳多次分隔兩地,只能通過書信來往,但即使這樣,兩人的感情也是有增無減。 1998年,錢鐘書先生去世了,這段相互扶持六十多年的愛情最終也沒能逃過死神的召喚。錢鐘書臨終前交代楊絳:“你要活著。”就是這短短四個字,支撐著楊絳在錢鐘書去世后又孤獨地生活了18年。后來,楊絳將她與錢鐘書、女兒錢瑗的生活寫成了一本書,他們的愛情故事終將再傳承下去。 閱讀全文 |
|